博客十周年
当年写「博客五周年」之时,就期待写十周年这天。2023年参与二维吾码「2023 年了,为什么还在写博客」播客录制,我跟评论尸说,这个话题我原本想在博客十周年写一篇。现在时间到了,我重新听了一遍播...
当年写「博客五周年」之时,就期待写十周年这天。2023年参与二维吾码「2023 年了,为什么还在写博客」播客录制,我跟评论尸说,这个话题我原本想在博客十周年写一篇。现在时间到了,我重新听了一遍播客内容,发现当时的讲的东西,今天仍然适用。
为什么是独立博客
建独立博客,总体而言是希望在互联网上有一块自留地,不依附于内容平台,形式和内容百分之百为我所控。
互联网不断涌现新兴内容平台,早年的新浪博客、后来的知乎专栏和公众号、现在的小红书等,追逐平台你会发现自己在互联网上的内容被割裂在不同平台而无法汇总,甚至无法导出备份,随着平台的没落或关闭,数据逐渐丢失。独立博客没这个问题,这十年我在互联网上发布的内容,包括删除的微博,均能在博客中找到。在今天的AI时代,这些汇总的内容将有更大的用处。
即便存在长青的平台,当初我因为喜欢而选择时,因为平台功能和社区氛围持续变迁,也无法保证10年后依旧喜欢。新浪微博和知乎非常典型,它们早已不是诞生之初我喜欢的样子。他们还在,但我已主动离开。独立博客没这个问题,这十年我的博客只变过几次,最近五年完全不变,它一直是我喜欢的样子。
总结来说:
- 独立博客数据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上
- 独立博客因为独立不会变味
没有平台审核也是很多人建独立博客的理由之一,我不聊政治,因此还好。但独立博客能避免「一篇常规内容因命中某些敏感词而被删」的问题,也是顺带的好处。
写什么
现在的「写」更多归于记录而非创作,发博客和发朋友圈类似,只是记录更翔实。
关于博客定位在「深耕垂直领域」和「记录生活」之间有过纠结。因为喜欢看剧在2015-2016集中更新过影评/剧评类文章,也因为研究炒股在2020-2021集中更新过股票类文章,至少有这两次垂直领域的尝试,最后都失败了。原因有二:
- 我希望独立博客是人格化而非工具化的存在,深耕垂直领域最终一定是工具属性强过个人属性。当然,这个可以通过建两个独立博客分别更新垂直领域和个人生活来解决,下面这个原因则无解。
- 深耕垂直领域门槛很高,需要极大的热情和时间投入。我发现我做不到,以至于更新频率越来越低。且我之所以有「深耕垂直领域」的想法,私心还是希望变现,变现上内容平台更好,没必要建独立博客。
现在完全不纠结了,随意发挥,最终形成生活记录为主,偶尔写点工具文。生活记录写起来无压力,更新更积极了。
如何坚持
这个博客之前有几个没坚持下来的博客,为避免重蹈覆辙,建站之初有个隐约的想法:只要域名和服务器坚持续费不关站,总能偶尔写一写。如今看来确实如此,它存在的时间越久就越惦记着它,是坚持下来的原因之一。比如现在,我就期待着二十周年时,再来聊聊独立博客。
记录生活不设更新目标也容易坚持。
博客偶尔带来的奇妙联结,是很好的正反馈,比如:
最后,贴下博客的页脚统计:博客运营3651天,共492篇文章和4660条评论。其中评论是2019年至今的,约一半为我的回复。
你的反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