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日拂晓,俄罗斯发动了大规模协同攻势,主要依靠攻击无人机和导弹,对乌克兰东北部纵深地区实施了连续的定点打击。无人机并非作为辅助支援,而是作为电子战刺刀,瞄准指挥中心、补给点和通信系统,为有限的地面行动做准备。
清晨,无人机在目标上空持续盘旋,以侦察该区域并确定薄弱环节,然后在分离时转为直接攻击。
袭击主要使用中程精确打击无人机和自杀式无人机,对固定目标进行攻击。此外,还观察到使用集群战术试图摧毁当地防空系统。
此次袭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中使用的无人机和导弹袭击的有效性的战略质疑,不仅在于其准确性和战术,还在于莫斯科在这场看似持久的战争中保持生产和运营节奏的能力。
衡量有效性
俄罗斯对乌克兰空袭和导弹袭击的有效性取决于衡量这些袭击的框架:如果仅从成功率来看,这些袭击似乎效果有限。据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数据,乌克兰防空系统击落了约85%的导弹和无人机,并且在西方的支持下,其防空系统依然保持着韧性。
然而,单凭数字并不能反映其真实影响。从道德和战略角度来看,莫斯科已成功将一连串的打击(间隔时间已缩短至仅两天)转化为一种持续施压的手段,它不仅消耗乌克兰的神经,消耗乌克兰的资源,也让乌克兰及其盟友对乌克兰能否长期坚持产生怀疑。
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展现出了其学习和适应的能力。此前,“沙赫德”无人机的命中率不超过10%,而如今,得益于重叠弹道和交错发射波等新战术,其命中率已接近20%。
最重要的是,如果莫斯科没有成功规避对无人机部件进口的限制,利用复杂的走私网络和全球灰色市场,使其能够继续生产廉价而有效的战争工具,这一发展就不可能实现。

袭击频率增加
随着俄乌战争进入第四个年头,俄罗斯使用导弹和无人机进行空袭的频率与2025年头几个月相比大幅增加,并在2025年9月达到顶峰。
据战争研究所统计,今年年初,俄罗斯在乌克兰使用的导弹和无人机数量每天不超过150枚,这一速度一直持续到3月,当时的数量超过了250枚。
6月份,俄罗斯无人机和导弹的数量显著增加,达到每天500枚导弹和无人机。这种增长态势持续,单日发射量接近750枚导弹和无人机。然而,9月份达到了峰值,每天发射的导弹和无人机数量超过800枚。
尽管俄罗斯的导弹和无人机制造项目遭到制裁,但这些不断上升的数字仍然引发了人们对其军工能力的质疑。自战争爆发以来,欧盟已对莫斯科实施了大约18项制裁。
国际战略研究所称,自2024年以来,俄罗斯已成为世界上受制裁最多的国家,自2024年1月以来,对敏感国防设备和技术的限制已超过1.6万项。
这些弹药在战场上的广泛使用反映了相对较低的成本下巨大的生产能力,并表明西方国家共同努力限制莫斯科的工业能力的失败,莫斯科依靠外包、商业零件和其他手段来逃避制裁限制。

依赖外国来源
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发表了一项实地研究报告,追踪了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使用的弹药残留。通过分析其成分,揭示了其全球生产来源。
该研究记录了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制造中使用的数千个零件,包括半导体、天线、现场可编程电路、测量单元、GPS单元、微处理器电路和电压调节器。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产品带有美国、亚洲和欧洲制造商的标志,这些制造商的总部设在至少24个国家或地区。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确定真正的原产国仍然很困难。例如,这些公司通常仅限于设计半导体芯片,而这些芯片的生产则通常由位于其他国家的制造工厂进行。其中一些产品甚至是假冒的。
根据上述研究,冲突军备研究所(Conflict Armament Research)掌握的样本包括来自美国约56家公司的零部件,但没有证据表明这些公司自乌克兰战争开始以来将这些零部件直接出口到俄罗斯,也没有证据表明他们在出售前就知道这些零部件将用于军事目的,这表明了分销这些产品的公司所扮演的角色。
依赖商业零件
2022年5月,时任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透露,俄罗斯军队在导弹制造中使用了洗衣机、冰箱等家用电器的零件,美国和欧洲政界人士也重复了这一说法。
冲突军备研究所的调查证实,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更多地依赖可用于军事工业的商用零部件,这反映出西方对两用商用出口限制存在漏洞。
这些零部件是通过分销商而不是主要生产工厂转移到俄罗斯的,此外,核实电子零部件的潜在最终用途也存在困难。
因此,制造商表示,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使用的一些部件在销售时并不受出口管制,此外这些公司也无法对销售,尤其是在线销售进行有效的监督或控制。
《出口管理条例》将部分美国生产的电子产品归类为“低技术消费品”,允许这些产品无需许可证即可出口,除非出口到被禁国家或可疑实体,或用于支持被禁止的用途,这指的是莫斯科利用的出口管制漏洞。

通过商业中介机构采购
全球供应链以分销商为中心,这使得利用外贸中介机构获取军工零部件并规避限制和制裁成为可能。俄罗斯在采购导弹和无人机时利用了这一漏洞,在未受制裁的国家设立幌子公司。
作为这一过程的一个例子,战略与国际研究所的研究引用了Jsc Morion品牌的振荡器。实地调查记录显示,该公司的振荡器被用于一系列俄罗斯弹道导弹和无人机。美国财政部和欧盟于2024年10月对该公司实施了制裁。
但贸易数据显示,其仍然通过将货物从欧洲、北美和东亚的公司转移到位于中国的公司,然后再运往俄罗斯来获得这些产品。
从东亚市场采购
俄罗斯依赖东亚市场获取制造导弹和无人机所需的部分零部件,例如微电路,尤其是从中国大陆和香港采购。这反映了这些市场对莫斯科的重要性,因为这些市场没有法律禁止在当地设立商业公司,也不要求公司在当地设立办事处或所有者在当地拥有住所。
莫斯科正转向中国和香港的零售商,购买由KB Navis公司生产的Kh-59和Kh-101弹道导弹所使用的SN-99卫星导航系统。据冲突军备研究所的数据,为了避免自2022年2月以来实施的制裁,该公司越来越依赖一家中国公司向俄罗斯进口产品。
尽管制裁对俄罗斯的工业努力产生了影响,但这些数据反映出,俄罗斯成功地利用了美国和欧盟与反对它们的东欧集团国家之间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两极分化。此外,俄罗斯还利用了出口法规的漏洞,这些漏洞有时不包括可用于军事工业的商用产品,以及难以随时监控的供应链复杂性。
技术进步、地缘政治竞争与限制的全面性
受制裁国家面临的最大漏洞是导弹和无人机制造以及电子元件多种用途的技术快速进步,而由于与这些限制相关的结构性原因,出口法规无法跟上这些技术的快速进步。
国际导弹控制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5年,以核供应国集团、澳大利亚集团和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MTCR)为代表。俄乌战争初期,欧盟、英国和美国公布了《共同高度优先清单》(CHPL)。
但俄罗斯仍然能够获得制造导弹和无人机所需的零部件,这表明控制系统的结构存在问题。
各国对多边出口管制的定义和实际应用可能有所不同,从而限制了对单一产品多种用途的限制的有效性,例如可在战场上直接携带爆炸物载荷的民用无人机。
这些法规不够全面,不足以禁止出口这些行业使用的所有零部件。即使是《共同高度优先清单》(CHPL),也未涵盖许多被归类为“低风险”并用于制造导弹和无人机的技术,尤其是当这些技术是在遵守清单的国家之外生产时。这些法规也分为不同类别,一些国家要求对某些类别进行限制,而对其他类别则不进行限制。例如,英国对第1类适用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MTCR)的管制,但不适用第2类。
根据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的研究,MTCR第一类仅限于射程超过300公里、可携带500公斤有效载荷的完整导弹系统和无人机及其主要子系统,而第二类包括不符合第一类有效载荷限制的系统,并允许合作伙伴在出口第二类产品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这意味着,受到管制和限制的零部件可以在商业合作的国家之间转移,因为制造国不一定是最终用户的供应商,这使得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可以规避这些限制,通过第三方或商业中介获得供应。
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在于,随着美国影响力的下降和中国崛起成为对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构成威胁的大国,地缘政治竞争重新抬头,同时也为美国对手寻求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联盟提供了机会,例如俄罗斯,其中包括朝鲜等国家,实地调查已证明这些国家参与向莫斯科提供用于制造导弹和无人机的弹药和零部件。
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
出口管制体系和法律的漏洞,以及俄罗斯及其盟友规避这些漏洞的能力,反映了冷战后秩序解体和国际两极分化的后果:东方以中俄联盟为基础,西方则弥漫着日益加剧的分歧。这两个轴心都在朝着经济和工业军事化的方向发展。
这一现实加剧了军备竞赛,并促使对美国影响力怀有敌意的各方和国家加强相互合作,从而限制了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并为俄罗斯及其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来满足其军事工业的需求。
事实证明,在国际利益相互冲突、相互交织的情况下,即使在西方轴心国家内部,共同的出口法规和体系也显得效力有限。随着欧洲内部关系以及欧盟与美国关系的裂痕不断显现,这种情况只会愈演愈烈。
随着民用工业军用转民用方式的不断改进,以及基于利益驱动的电子商务模式的扩张,再加上上述因素,俄罗斯军工综合体将维持其生产能力,甚至可能发展出生产链。面对这些复杂情况,实地升级选项似乎比法律选项更为重要。
在战场上,俄罗斯最近的袭击证明了俄罗斯弹道导弹持续发展以提升其穿透乌克兰防空系统能力的有效性。例如,“伊斯坎德尔-M”和“匕首”导弹已证明其能够在飞行末段进行出其不意的机动,从而迷惑乌克兰防空系统。这解释了俄罗斯导弹拦截率显著下降的原因,并限制了基辅从西方防空系统中获益的能力。
战争在扩大吗?
俄罗斯与北约之间近期的紧张局势愈演愈烈,危险性日益凸显。莫斯科正利用无人机挑战北约的军事能力,而这些能力已对北约国家的机场构成威胁。其中包括慕尼黑机场。德国当局于10月3日至4日因发现附近飞行的无人机而被迫关闭该机场。德国当局将其列为军用侦察无人机。
德国耶弗尔附近的一个弹药库附近还发现了一架小型无人机,一名克罗地亚公民在距法兰克福机场数百米处操作无人机时被捕,还有三架无人机被发现飞过耶弗尔联邦警察航空中队总部上空,这表明有人试图威胁德国的重要基础设施。
美国战争研究所将这些事件与俄罗斯试图破坏欧洲稳定、通过破坏成员国之间的信任来破坏北约凝聚力的行为联系起来,并将其置于莫斯科为未来与北约的战争所做的潜在准备之中。
英国太空司令部司令保罗·泰德曼少将和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的声明强化了这种印象,他们指出中俄在该领域的合作,北京拥有先进的能力,而莫斯科大胆地将其运用到该领域。
至于小型无人机,俄罗斯可能会将其用于欧洲境内的安全行动。小型无人机易于运输,无需携带炸药,并且可以在使用前立即装载炸药。在此背景下,波兰情报部门指出,俄罗斯情报部门参与了针对波兰、德国和立陶宛的无人机袭击企图。
欧洲与乌克兰合作
欧盟国家正通过加强军事化、增强军事工业和国防预算来应对俄罗斯的升级行动,德国领导人的声明表明他们打算将德国军队打造为“欧洲最强大的军队”。
与此同时,欧盟继续支持乌克兰军火工业。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于9月30日宣布,将向基辅拨款20亿欧元用于无人机生产,这将使乌克兰能够提升其无人机总产能。据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称,美国还在与基辅当局讨论第五和第六批武器援助计划,每月向乌克兰提供价值10亿美元的武器。
作为回报,泽连斯基宣布,一组乌克兰专家已前往丹麦,为丹麦军队进行反无人机战术训练。此前,据战争研究所称,在丹麦和挪威领空多个军事和重要设施附近观察到无人机飞行。
总而言之,乌克兰战争的经验表明,俄罗斯展现出了非凡的地面适应能力,能够规避强加于其上的经济和技术限制,并将无人机等低成本工具转变为消耗对手、削弱其防御的有效手段。
这种灵活性反映了当代战争性质的深刻转变,战术创新以及将心理战、经济战和技术战整合到一个系统中的能力日益重要。乌克兰不仅是莫斯科实力的试验场,也是重新定义西方威慑限度和制裁有效性的实验室,将战争变成了双方之间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双方都试图按照自己的设想重塑冲突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