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部的丹吉尔港(每年通向全球约180个目的地的航线)到肯尼特拉和非斯的工业区,摩洛哥正在描绘一条全新的发展轨迹,并在短短几年内成为了一个全球贸易与制造业中心。

《经济学人》在其最新报告指出,摩洛哥凭借地处欧洲门户的地理优势、穆罕默德六世国王的投资政策以及广泛的贸易协定,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工业和商业引擎”。

投资与汽车产业的飞跃

《经济学人》援引“FDI Markets”数据指出,自2020年以来,摩洛哥吸引了约400亿美元新的工业投资,跻身全球最大受益国之一,其出口在过去5年内增长了三分之二。

马拉喀什的标致和雪铁龙展厅,凸显欧洲投资在摩洛哥汽车产业中的存在(通讯社)

在2001年至2017年期间,摩洛哥政府每年将25%-38%的预算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全球最高比例之一,涵盖可再生能源电站、西海岸高铁以及丹吉尔港扩建。

2024年,摩洛哥超越中国和日本,成为欧洲第一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国。自2012年以来,雷诺和斯特兰蒂斯投入超过80亿美元,占该国同期外资总额的四分之一。

在肯尼特拉(拉巴特北部),聚集了美国Lear、欧洲Faurecia、中国耐世特(Nexteer)等大厂,美国国际纸业也在这里建成了大型包装基地。

高端产业扩展并与中国合作

摩洛哥贸易与工业部长里亚德·马祖尔对《经济学人》表示,其目标是支持50多个高附加值产业,例如航空与制药。摩洛哥在空客A320的零部件份额已从10年前的2%提高至5%。

在非斯,欧洲阿尔斯通生产电箱与电缆;庞巴迪与赛峰等航空公司也依赖摩洛哥供应链。

中国在电动车与电池领域内的投资已经超过了100亿美元,占“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投资的约5%。其中,国轩高科单独在肯尼特拉投入60亿美元建厂。但这一关系存在风险,例如因特朗普推动的贸易战,以及2023年欧盟对摩洛哥铝轮毂征收的反倾销关税。

摩洛哥工人在卡萨布兰卡的SOMACA工厂生产线上检查车底,这凸显了摩洛哥低成本汽车制造的发展(法新社)

欧洲挑战与非洲布局

尽管取得突破,欧洲仍是摩洛哥最大贸易伙伴,其竞争也日益激烈。一些中国企业因欧盟优惠而选择西班牙或葡萄牙,而非摩洛哥。对此,摩洛哥正转向非洲市场。

摩洛哥正与尼日利亚推进一个长达5600公里、途经11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以巩固其非洲投资者地位。与此同时,韩国浦项(POSCO)、法国ENGIE等企业落户卡萨布兰卡金融城,并将其作为进入非洲的门户。

《经济学人》总结称,摩洛哥的工业与商业成功显而易见,但对外资依赖也使其易受欧美中政策波动影响。然而,马祖尔部长表示:“所有这些挑战都会迫使我们多元化,而我们有能力做到这一点,我们是一个具备竞争力的国家。”他还强调,拉巴特决心继续在全球舞台上进一步攀升。

来源: 《经济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