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届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原定再次于上海举行,但最终定于沿海城市天津举行。
这一变化并非偶然——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天津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门户,而中国也希望借此发出明确的信号。
当然,中国发出的信号远不止选择这座港口城市作为会晤地点。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和解,以及会议最终公报中所包含的肯定,构成了亚洲渴望向多极世界秩序转型的最有力证据。
此次在中国举行的会议吸引了全世界的关注,因为它所面对的是美国充满敌意且具有攻击性的不平衡政策,背景是欧洲地位的下降及其排斥俄罗斯的政策的消退。
如果我们认真考虑基于西方霸权的全球秩序所造成的动荡,或许在亚洲出现这样一个权力中心可以被视为对世界力量的一种积极平衡。
会议最终公报中关于迈向发展、经济和安全实体的讨论,提出了新一极崛起的可能性。印度积极而充满活力的立场也令人感到意外——印度提出的愿景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家庭、同一个未来”的口号下获得通过。
尽管人们对印度是否将巴基斯坦和长期被边缘化的穆斯林纳入这个“家庭”仍存有疑问,但其提议被接受这一事实本身就令人瞩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俄罗斯总统普京面带微笑的照片登上了世界各地的头条新闻。
上合组织会与金砖集团合并吗?
并不应该将上海合作组织与金砖国家集团分开来看——金砖国家集团是亚洲国家的枢纽。在未来几年内,这两个组织可能会合并成一个新的实体。
这两个组织最初建立在经济合作的基础上,但今年它们开始着眼于更广泛的议题。冷战思维、党派政治和强制性做法被摒弃,公平原则和多边主义原则得到强调。各方确认支持与世界贸易组织挂钩的多边贸易体系。
各方还决定加强在反恐和安全领域的合作。而成立开发银行的决定将使该机构成为另一个吸引中心。
从这些进展来看,我们可以看到,在亚洲,一个可以替代西方集团的、以中国为首的权力中心正在崛起。
重要的经济和能源力量
纵观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可以说,该组织构成了一股重要的经济和能源力量,甚至是一股军事力量。
该组织包含:中国、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伊朗。它还拥有4个观察员国:阿富汗、白俄罗斯、蒙古和斯里兰卡。它还拥有6个对话伙伴国:阿塞拜疆、阿尔巴尼亚、柬埔寨、尼泊尔、土耳其和卡塔尔。
仅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之间的伙伴关系,就足以引发全球力量平衡的重大变化。
在能源领域内,伊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卡塔尔和阿塞拜疆已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在军事方面,俄罗斯、中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均位列世界强国之列。
简而言之,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该集团都具备成为经济、能源、安全和贸易领域替代中心的条件。
普京仍在崛起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举行会晤,但其结果却成了一场作秀,欧洲国家为此怒不可遏。
但最近在中国举行的会晤无疑加剧了他们的焦虑。尽管他们试图孤立俄罗斯和普京并对二者实施制裁,但仍未能如愿。
中国领导人曾在不同场合展现对普京的重视。而中俄印三国领导人的合影,似乎在向欧洲领导人传递这样一个信息:“你们就嫉妒吧!”
尽管普京深陷乌克兰战争,其力量大打折扣,但他并未屈服于欧洲预期的压力,而且目前正在恢复元气。
但是俄罗斯也必须认识到,普京正开始成为一个“次要角色”,而中美两国都在试图将他拉入各自的阵营。他不再是一个主要力量,而是一个提供支持的次要力量。对俄罗斯而言,这代表着地位和威望的下降。
土耳其希望成为桥梁
土耳其是北约成员国,也是美国最重要的盟友之一,也是欧盟长期以来的潜在候选国,多年来,它一直表示希望全面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集团。
这种愿望始于土耳其与美国发生军事问题、加入欧盟的谈判暂停以及经历多段非公开的封锁时期之后。
自此以后,土耳其加强了与这些组织的关系,从而引发了诸如“土耳其是否正在改变其联盟重点”之类的疑问。
然而,土耳其并非试图改变其关系重点,而是寻求实现关系多元化。作为一个地处亚欧交汇处、地理位置独特的国家,土耳其希望成为连接亚欧的桥梁。
鉴于美国对华采取的极端敌视政策,履行这一角色并非易事,但土耳其并不想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最近在中国沿海城市天津举行的会晤,将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并将在未来几天引发诸多争议。
特朗普将如何评价这场备受关注的会晤,目前尚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