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UI时代,交互设计师会被淘汰吗?

从车载AI的语音导航到智能家居的自动调节,传统界面操作正逐渐被系统预测和自动化决策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交互设计师的角色和价值是否会被削弱? 这几年,“隐形设计” 这个概念在交互设计圈子里越来越火。简单来说,就是很多以前需要我们手动操作的东西,现在都变得自动化、智能化,不需要我们主动去点、去选了。 比如: 开车:以前要手动操作导航,现在车载 AI 直接用语音帮你规划路线。 智能家居:以前要打开 App 控制,现在灯光、空调都能根据你的习惯自动调节。 AI 助手:以前要自己搜索信息,现在它能提前猜你想要什么,直接推荐给你。 这对交互设计师意味着什么?当越来越多的交互变得“无界面、无感知”,交互设计师的价值还存在吗? 一、“隐形设计”正在改变交互方式 以前,我们和手机、电脑等设备的互动都需要通过点按钮、滑动屏幕、输入文字这些方式,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主动去操作界面。 但现在,随着AI、语音识别、手势控制等技术的进步,交互方式已经开始变得看不见、无感知了。例如: 语音助手(像 Siri 或小爱同学)能通过语音指令直接帮你完成任务,无需你打开 App。 智能推荐(如抖音或哔哩哔哩)根据你平时的行为自动推荐内容,你根本不需要去搜索。 自动化操作(比如美团和饿了么)根据你的点餐习惯,自动推荐你常点的菜品,甚至在点后给你推送优惠券。 环境感知交互(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通过感知周围环境来做出决定,完全不需要你输入命令。 这种变化带来了两个核心问题: 1.用户不再主动操作界面,而是系统在“预测”用户需求。 2.交互设计的核心从“界面操作”转向“用户意图识别”。 二、界面消失了,交互设计师还重要吗? 答案是——会变得更加重要了,但是职责发生了变化。 在如今到处都是AI崛起的时代,交互设计师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看不见的交互” 以前,设计师主要关心的是按钮怎么摆、导航怎么做、页面怎么排版。可现在,用户越来越少主动点按钮、找导航了,交互变得越来越“隐形”,设计的重点也变了,比如: 智能推荐怎么让人觉得“刚刚好”,而不是“被监视”? 比如你刚和朋友聊了某个产品,结果广告就推送来了,可能会让人觉得被监听了。而好的设计,应该让推荐显得“巧合”,而不是“窥探”,比如基于更长期的浏览习惯,而不是突然地精准推送。 没有按钮的设备,怎么让用户知道自己“操作成功”了? 比如 Apple Vision Pro 主要靠手势操作,没有传统的按钮,那怎么让用户知道“这个动作有效”?这时候,就需要触感反馈,比如手指点选时有轻微震动,或者界面元素有动态变化,给用户明确的操作确认感。 这些交互,虽然用户”看不见“,但能”感觉到“,这就是未来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让AI交互变得“可预测、可控制” 很多用户对AI交互的担忧在于——它是“黑箱子”(黑箱子(Black Box) 是指一个内部运作不透明、无法被外部直接理解或控制的系统。人们只能通过输入和输出来判断它的行为,而无法得知它内部的具体逻辑。)的例如: 在交互设计中的“黑箱子”现象 短视频推荐:你刷抖音,发现推荐的内容越来越符合你的口味,但你不知道系统是怎么判断你喜欢什么的。 AI 语音助手:你对 Siri 说话,它给你一个答案,但你不知道它到底参考了哪些数据、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智能驾驶:特斯拉会自动刹车、变道,但你不知道它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决定这些操作的。 黑箱子的问题 用着有点不放心:比如 AI 突然给你推荐一双你刚刚和朋友聊过的鞋,会让人觉得是不是被监听了? 用户缺乏掌控感:如果一个系统老是自动替你做决定,但不给你解释,久而久之你可能会不太信任它。 怎么优化黑箱体验? 让 AI 解释自己的决定:比如在推荐内容下面加个提示“我们推荐这个是因为你之前看过类似视频”。 给用户一定的控制权:比如可以调整推荐算法,选择“少推荐这类内容”。 用简单的方式展示 AI 的逻辑:比如 音乐软件 可能会告诉你,它给你推荐某首歌,是因为你喜欢某个风格的音乐。 简单来说,黑箱子就是系统在背后默默做决定,用户只能接受却不知道它是怎么想的。好的交互设计,应该让黑箱变“半透明”,让用户既能享受便利,又不会感到被操控。 3.重新定义“用户控制感” 在传统 UI 设计中,用户的控制感来自于“点击、拖拽、输入”。但在无 UI 时代,用户的控制方式发生了变化: 语音交互的控制感,来自自然对话的流畅度。 智能推荐的控制感,来自用户是否能调整算法。 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感,来自是否能随时介入。 案例:iOS 17 的“个性化 Siri” iOS 17 允许用户自定义 Siri 的语音风格和响应方式,这种个性化设置增强了用户的控制感,让 AI 变得更“可预测”。 在未来,交互设计师不仅仅是“设计界面”,而是设计用户如何掌控 AI。让用户知道自己能影响 AI 的行为,感受到“我说了算”,才是关键。 三、交互设计师的未来:从 UI 设计师到AI体验架构师 未来的交互设计师,不只是 UI 设计师,而是AI体验架构师。 在“隐形设计”时代,交互设计师的核心能力将包括: ✅ 多模态交互设计:不仅要设计点击,语音、手势等也是设计重点。 ✅ 用户意图识别与反馈:让 AI 明白用户需求,并及时反馈。 ✅ AI 透明性设计:让用户知道 AI 是怎么做决定的,增强信任感。 ✅ 智能体验策略:平衡 AI 自动化和用户的控制感。 这意味着,交互设计师需要从界面设计师,转型为“AI智能体验设计师”,去思考更深层次的用户体验问题。 四、结语:未来属于“懂 AI 的设计师” UI 可能会消失,但交互不会消失。 在 AI 驱动的世界里,交互设计师的价值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加关键。我们不再只是设计“按钮和界面”,而是设计“无形的体验”。 未来,真正有价值的交互设计师,是那些既懂 AI 逻辑,又懂用户心理的人。 本文由 @孙太初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无UI时代,交互设计师会被淘汰吗?

从车载AI的语音导航到智能家居的自动调节,传统界面操作正逐渐被系统预测和自动化决策取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交互设计师的角色和价值是否会被削弱?

这几年,“隐形设计” 这个概念在交互设计圈子里越来越火。简单来说,就是很多以前需要我们手动操作的东西,现在都变得自动化、智能化,不需要我们主动去点、去选了。

比如:

  • 开车:以前要手动操作导航,现在车载 AI 直接用语音帮你规划路线。
  • 智能家居:以前要打开 App 控制,现在灯光、空调都能根据你的习惯自动调节。
  • AI 助手:以前要自己搜索信息,现在它能提前猜你想要什么,直接推荐给你。

这对交互设计师意味着什么?当越来越多的交互变得“无界面、无感知”,交互设计师的价值还存在吗?

一、“隐形设计”正在改变交互方式

以前,我们和手机、电脑等设备的互动都需要通过点按钮、滑动屏幕、输入文字这些方式,简而言之,就是我们主动去操作界面。

但现在,随着AI、语音识别、手势控制等技术的进步,交互方式已经开始变得看不见、无感知了。例如:

  • 语音助手(像 Siri 或小爱同学)能通过语音指令直接帮你完成任务,无需你打开 App。
  • 智能推荐(如抖音或哔哩哔哩)根据你平时的行为自动推荐内容,你根本不需要去搜索。
  • 自动化操作(比如美团和饿了么)根据你的点餐习惯,自动推荐你常点的菜品,甚至在点后给你推送优惠券。
  • 环境感知交互(如特斯拉的自动驾驶)通过感知周围环境来做出决定,完全不需要你输入命令。

这种变化带来了两个核心问题:

1.用户不再主动操作界面,而是系统在“预测”用户需求。

2.交互设计的核心从“界面操作”转向“用户意图识别”。

二、界面消失了,交互设计师还重要吗?

答案是——会变得更加重要了,但是职责发生了变化。

在如今到处都是AI崛起的时代,交互设计师的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看不见的交互”

以前,设计师主要关心的是按钮怎么摆、导航怎么做、页面怎么排版。可现在,用户越来越少主动点按钮、找导航了,交互变得越来越“隐形”,设计的重点也变了,比如:

智能推荐怎么让人觉得“刚刚好”,而不是“被监视”?

比如你刚和朋友聊了某个产品,结果广告就推送来了,可能会让人觉得被监听了。而好的设计,应该让推荐显得“巧合”,而不是“窥探”,比如基于更长期的浏览习惯,而不是突然地精准推送。

没有按钮的设备,怎么让用户知道自己“操作成功”了?

比如 Apple Vision Pro 主要靠手势操作,没有传统的按钮,那怎么让用户知道“这个动作有效”?这时候,就需要触感反馈,比如手指点选时有轻微震动,或者界面元素有动态变化,给用户明确的操作确认感。

这些交互,虽然用户”看不见“,但能”感觉到“,这就是未来设计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2.让AI交互变得“可预测、可控制”

很多用户对AI交互的担忧在于——它是“黑箱子”(黑箱子(Black Box) 是指一个内部运作不透明、无法被外部直接理解或控制的系统。人们只能通过输入和输出来判断它的行为,而无法得知它内部的具体逻辑。)的例如:

在交互设计中的“黑箱子”现象

  • 短视频推荐:你刷抖音,发现推荐的内容越来越符合你的口味,但你不知道系统是怎么判断你喜欢什么的。
  • AI 语音助手:你对 Siri 说话,它给你一个答案,但你不知道它到底参考了哪些数据、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 智能驾驶:特斯拉会自动刹车、变道,但你不知道它是根据什么标准来决定这些操作的。

黑箱子的问题

  1. 用着有点不放心:比如 AI 突然给你推荐一双你刚刚和朋友聊过的鞋,会让人觉得是不是被监听了?
  2. 用户缺乏掌控感:如果一个系统老是自动替你做决定,但不给你解释,久而久之你可能会不太信任它。

怎么优化黑箱体验?

  • 让 AI 解释自己的决定:比如在推荐内容下面加个提示“我们推荐这个是因为你之前看过类似视频”。
  • 给用户一定的控制权:比如可以调整推荐算法,选择“少推荐这类内容”。
  • 用简单的方式展示 AI 的逻辑:比如 音乐软件 可能会告诉你,它给你推荐某首歌,是因为你喜欢某个风格的音乐。

简单来说,黑箱子就是系统在背后默默做决定,用户只能接受却不知道它是怎么想的。好的交互设计,应该让黑箱变“半透明”,让用户既能享受便利,又不会感到被操控。

3.重新定义“用户控制感”

在传统 UI 设计中,用户的控制感来自于“点击、拖拽、输入”。但在无 UI 时代,用户的控制方式发生了变化:

  • 语音交互的控制感,来自自然对话的流畅度。
  • 智能推荐的控制感,来自用户是否能调整算法。
  • 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感,来自是否能随时介入。

案例:iOS 17 的“个性化 Siri”

iOS 17 允许用户自定义 Siri 的语音风格和响应方式,这种个性化设置增强了用户的控制感,让 AI 变得更“可预测”。

在未来,交互设计师不仅仅是“设计界面”,而是设计用户如何掌控 AI。让用户知道自己能影响 AI 的行为,感受到“我说了算”,才是关键。

三、交互设计师的未来:从 UI 设计师到AI体验架构师

未来的交互设计师,不只是 UI 设计师,而是AI体验架构师。

在“隐形设计”时代,交互设计师的核心能力将包括:

✅ 多模态交互设计:不仅要设计点击,语音、手势等也是设计重点。

✅ 用户意图识别与反馈:让 AI 明白用户需求,并及时反馈。

✅ AI 透明性设计:让用户知道 AI 是怎么做决定的,增强信任感。

✅ 智能体验策略:平衡 AI 自动化和用户的控制感。

这意味着,交互设计师需要从界面设计师,转型为“AI智能体验设计师”,去思考更深层次的用户体验问题。

四、结语:未来属于“懂 AI 的设计师”

UI 可能会消失,但交互不会消失。

在 AI 驱动的世界里,交互设计师的价值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变得更加关键。我们不再只是设计“按钮和界面”,而是设计“无形的体验”。

未来,真正有价值的交互设计师,是那些既懂 AI 逻辑,又懂用户心理的人。

本文由 @孙太初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