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备一场100%通过的面试

找工作时,我们常常会进入某个陌生的领域,这种时候,如何提高我们的面试成功率?本文分享的这个案例和方法,希望可以 […]

十二月 4, 2024 - 12:06
 3550
如何准备一场100%通过的面试

找工作时,我们常常会进入某个陌生的领域,这种时候,如何提高我们的面试成功率?本文分享的这个案例和方法,希望可以帮你拿到心仪的Offer。

我一直认为案例会带给人更多价值与思考,于是我打算在经济下行背景下写一篇,主题是《如何准备一场面试》,希望对同志们有帮助。

一、思想准备

“写简历,投简历,看公司”相信这是大多数人的行动,有的人甚至写好简历直接投就完了,有邀约再去看公司情况,这算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成不成靠运气,我想提醒的就是这点,我们需要主动分辨和挑选,然后再做具体的准备。

具体的准备就是我们了解这个公司的过程,宏观的包括行业,微观的包括业务、商业模式、产品形态、所处阶段、运营,做到知彼。了解对方业务,找到自己与之契合的价值,是知己。

二、案例分享

2.1 建立宏观认知

案例所处行业是新能源浪潮下的充电桩赛道。

我们通过证券的调研报告快速了解行业的趋势和规模,建立宏观认知。

“2021年以来充电桩行业需求显著提升,政策持续加码,充电桩市场加速发展。

23年以来,国家频频推出充电桩利好政策,对充电桩板块产生积极影响,如23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

在中央政策持续的引导下,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加大了充电桩投资,2023年各级地方政府共发布了120个充电桩专项债,同比增长200%,总投资达到197.9亿元,同比增长89%。

2024年年初专项债数量和规模仍呈增长趋势。国有企业中“三桶油”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在充电桩板块加大投资,中石化收购了充电桩企业普天新能源、中石油与行业龙头星星充电成立合资公司、中海油与蔚来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政策的引导下,预计地方政府和国企2024年将加大充电桩投资,持续拉动行业”

2.2 建立微观认知

了解业务是产品实践的基础,我们应该怎么了解目标产品?

一般人大概是下载APP点点看看。我们更深入点,成为真实用户然后输出功能框架图和核心业务流程图。看示例

通过梳理功能框架和回归真实场景,我们可以输出它的业务流程图(活动图)

通过输出的功能框架和核心流程图,我们可以进一步抽象产品的基础功能、特色功能、运营功能

  • 基础功能:定位、搜索、附近电站列表、电站详情、扫码充电、支付功能、订单功能
  • 特色功能:充电监护、电池检测
  • 运营功能:积分商城/积分任务

基础功能:代表产品的核心价值,也指的是为什么样的痛点提供解决方案,是卡诺模型里的必备型需求,也是产品MVP版本必实现部分,如果缺失则该产品失去定位。

特色功能:是卡诺模型里的魅力型需求,即使不存在也不会降低用户满意度。充电监护和电池检测都是需要付费使用的功能,代表该负责部门在挖掘更多的付费场景。

运营功能:通常是运营部希望通过积分任务实现一些运营上的指标(拉新,活跃,转化)。该积分商城,不但需要支付积分,还需要支出金额,这代表公司也在拓展更多盈利模式。

2.3 商业化策略

我们再看看版本的变化,可以根据迭代的频率和重点推测内部情况

经过上面的信息收集与梳理,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 充电桩赛道有市场、有政策、有前景
  • 公司业务并不复杂,产品功能也不复杂
  • 根据产品迭代记录可知:2024年更新频率偏低,并且更新内容缺乏特性,多次迭代没有明确的增加产品特性
  • 根据现有商业化策略可知:商业化场景还在持续探索中,APP内广告占了不少位置。
  • 该平台拥有电瓶车和电汽车2个大的业务块,电瓶车与电汽车各有优势,电瓶桩优势是建设成本低,客单价低(0.25/1h),但潜在的用户量和用户需求高,略施手段可以成为用户增长爆发点。
  • 汽车充电用户客单价相对高(通常都是1度电1块左右),但是汽车桩的路径是先建站再获客转化,投资重,周期长,又吃线下站点的运维,成本高,一线城市市场竞争激烈。
  • 行业现金流很重要,一方面需要不断扩张建设,一方面因投资重又需要尽快回收现金流实现正循环。
  • 用户增长策略不完善,没有围绕用户从注册到转化制定相关策略,缺乏用户生命周期管理: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 从行业、产品体验、用户量、运营、公司动态,综合评估所处产品生命周期是成长期,北极星指标是用户数。
  • 当前获客方式单一,也没有发挥存量用户的优势。

以上就是笔者针对面试的行动,做到这你已经能在面试中做到不被面试官带着跑了,能够把问答式的面试转化成交流式的面试,而且双方都会感觉良好。

那在这基础上我们还能怎么给予对方一锤定音的信心。

这是我接下来要分享的,本来我打算一起发,还是分上下两篇分享吧,否则一篇讲完内容会很长。

本文由 @李白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你的反应是什么?

like

dislike

love

funny

angry

sad

w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