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PPI连续26个月下降,通缩压力加剧
2024/12/10 中国国家统计局于12月9日发布的1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显示,同比下降了2.5%。这是连续两年零两个月出现负增长。在房地产低迷导致内需不足的背景下,过剩生产加剧了通缩压力。 PPI的降幅较10月收窄了0.4个百分点。涉及产业链上游和中游的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9%。石油和煤炭下降了11.6%,钢铁下降了8.2%,化学原料下降了5.0%。钢铁自2022年5月起一直处于负增长。 由于房地产市场疲软,钢材等建筑用材的需求下降。内需持续低迷,压低了原材料和加工品的价格。 产业链下游的生活资料价格也下降了1.4%。自2023年5月以来,生活资料价格持续负增长。 汽车类下降了3.1%,通信设备类下降了2.5%。由于内需低迷,耐用消费品的消费疲软,导致价格下跌。 尽管内需疲软,但制造商等仍维持高水平的生产,国内市场的价格竞争愈加激烈。过剩的产品以低价大量出口至其他国家,出现了所谓的“通缩出口”,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EV)和钢材在各国引发问题。 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了0.2%。尽管中国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猪肉和蔬菜等价格上涨,但增幅已连续三个月放缓。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盐崎健太郎 北京 报道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 盐崎健太郎 北京 报道
你的反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