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日产,本田的汽车业务也面临困境

2025/02/10 本田也和日产一样,汽车业务利润低迷      本田已被日产告知停止经营统合。本田要承受业绩不佳的日产财务负担的隐忧消失,但通过统合效果将营业利润提升1万亿日元的计划也宣告破灭。本田曾强烈要求日产具体落实裁员措施,但本田自身的汽车业务也受到利润低迷的困扰。        “统合后将迅速产生协同效应,成为营业利润超过3万亿日元的全球顶级移动出行公司”。2024年12月23日,本田的社长三部敏宏在启动统合磋商的记者会上描绘了光明的未来。       本田的营业利润预计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为1.42万亿日元。描绘了到2026财年通过与日产的统合达到2万亿日元规模、中长期增长1万亿日元的计划。       利用世界第3大汽车集团的规模优势、通过采购、生产和开发的高效化、推出能赚钱的纯电动汽车(EV)的计划已成为泡影。       主流观点认为,双方统合变得困难,日产受到更大打击,但对本田来说影响也很大。日本SBI证券的远藤功治指出,“除了日产之外,找不到具有规模的合适的合作伙伴”。        本田对纯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等经营环境的剧变产生了危机感。宣布到2040年将全球新车销售全部转变为纯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车(FCV),表明了到2030年投入比丰田更多的10万亿日元的决心。        但是,本田汽车业务的盈利能力并不稳定。在丰田、本田、日产这3大车企中,按业务类别来看销售额营业利润率,丰田为8.2%,遥遥领先。本田仅为2.4%,与日产的1.3%几乎相同,均处于低水平。      本田强烈要求陷入困境的日产实施具体的裁员措施。不过,本田自身的汽车业务也面临困境。          本田的全球销量也与日产一样正在下滑。2024年为380万辆,同比减少5%。主要是价格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低迷,与达到517万辆的2019年相比,5年内减少了3成。    本田的汽车的全球销量正在下滑        另一方面,比亚迪(BYD)凭借纯电动汽车席卷中国当地市场,2024年销量比2023年增加41%,达到427万辆,超过本田。        本田的销量前景也不容乐观。根据美国标普全球(S&P Global)的增减率预测,2025年将减少至373万辆,2026年降至365万辆。预计比亚迪2025年销量将超过500万辆,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陷入困境的本田汽车业务由作为祖业的二轮车业务支撑。本田的二轮车按全球市场份额来看占到3成,上财年的营业利润率达17%。上财年本田二轮车的业务营业利润为5562亿日元。即使营业收入只有汽车业务的2成,也能匹敌业绩曾经强劲的汽车的营业利润(5606亿日元)。          本田的二轮车业务在推出符合亚洲、欧美等不同地区需求的商品的同时,通过基于业务规模的零部件通用化等措施来降低成本。         根据QUICK FactSet的市场预测估算各业务的营业利润,本田被认为从2024财年开始至少到2027财年维持二轮车增长、汽车减少的态势。在汽车方面,纯电动汽车的先行投资和亏本销售将成为负担。结果整体的营业利润也不会大幅增长,预计本田依靠二轮车的格局将持续下去。       本田的总市值为7万亿日元,与1.5万亿日元左右的日产存在5倍的差距。截至2024年9月底,本田的业务公司的净现金(Net Cash)超过3.4万亿日元。东海东京Intelligence Lab的杉浦诚司表示,“本田如果要表现出(对未来的)决心,向日产进行‘未获同意的TOB(公开要约収购)’也是选项之一”。          本田从1月起实施了上限为1.1万亿日元的股票回购。2025年1月回购了1849亿日元。从股票回购来看,在统合之前回报股东的意义很强。        如果随着撤回统合协议而重新制定股东回报方针,本田能进一步确保增长资金。能否采取果断的措施扭转汽车业务困境将受到考验。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野口和弘       

2月 11, 2025 - 09:06
 4410
不光日产,本田的汽车业务也面临困境
2025/02/10
本田也和日产一样,汽车业务利润低迷
  
  本田已被日产告知停止经营统合。本田要承受业绩不佳的日产财务负担的隐忧消失,但通过统合效果将营业利润提升1万亿日元的计划也宣告破灭。本田曾强烈要求日产具体落实裁员措施,但本田自身的汽车业务也受到利润低迷的困扰。
    
  “统合后将迅速产生协同效应,成为营业利润超过3万亿日元的全球顶级移动出行公司”。2024年12月23日,本田的社长三部敏宏在启动统合磋商的记者会上描绘了光明的未来。
   
  本田的营业利润预计2024财年(截至2025年3月)为1.42万亿日元。描绘了到2026财年通过与日产的统合达到2万亿日元规模、中长期增长1万亿日元的计划。
   
  利用世界第3大汽车集团的规模优势、通过采购、生产和开发的高效化、推出能赚钱的纯电动汽车(EV)的计划已成为泡影。
   
  主流观点认为,双方统合变得困难,日产受到更大打击,但对本田来说影响也很大。日本SBI证券的远藤功治指出,“除了日产之外,找不到具有规模的合适的合作伙伴”。
    
  本田对纯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等经营环境的剧变产生了危机感。宣布到2040年将全球新车销售全部转变为纯电动汽车或燃料电池车(FCV),表明了到2030年投入比丰田更多的10万亿日元的决心。
    
  但是,本田汽车业务的盈利能力并不稳定。在丰田、本田、日产这3大车企中,按业务类别来看销售额营业利润率,丰田为8.2%,遥遥领先。本田仅为2.4%,与日产的1.3%几乎相同,均处于低水平。
  
  本田强烈要求陷入困境的日产实施具体的裁员措施。不过,本田自身的汽车业务也面临困境。
  

   
  本田的全球销量也与日产一样正在下滑。2024年为380万辆,同比减少5%。主要是价格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低迷,与达到517万辆的2019年相比,5年内减少了3成。
  
本田的汽车的全球销量正在下滑
    
  另一方面,比亚迪(BYD)凭借纯电动汽车席卷中国当地市场,2024年销量比2023年增加41%,达到427万辆,超过本田。
    
  本田的销量前景也不容乐观。根据美国标普全球(S&P Global)的增减率预测,2025年将减少至373万辆,2026年降至365万辆。预计比亚迪2025年销量将超过500万辆,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陷入困境的本田汽车业务由作为祖业的二轮车业务支撑。本田的二轮车按全球市场份额来看占到3成,上财年的营业利润率达17%。上财年本田二轮车的业务营业利润为5562亿日元。即使营业收入只有汽车业务的2成,也能匹敌业绩曾经强劲的汽车的营业利润(5606亿日元)。
      
  本田的二轮车业务在推出符合亚洲、欧美等不同地区需求的商品的同时,通过基于业务规模的零部件通用化等措施来降低成本。
     
  根据QUICK FactSet的市场预测估算各业务的营业利润,本田被认为从2024财年开始至少到2027财年维持二轮车增长、汽车减少的态势。在汽车方面,纯电动汽车的先行投资和亏本销售将成为负担。结果整体的营业利润也不会大幅增长,预计本田依靠二轮车的格局将持续下去。
   
  本田的总市值为7万亿日元,与1.5万亿日元左右的日产存在5倍的差距。截至2024年9月底,本田的业务公司的净现金(Net Cash)超过3.4万亿日元。东海东京Intelligence Lab的杉浦诚司表示,“本田如果要表现出(对未来的)决心,向日产进行‘未获同意的TOB(公开要约収购)’也是选项之一”。
      
  本田从1月起实施了上限为1.1万亿日元的股票回购。2025年1月回购了1849亿日元。从股票回购来看,在统合之前回报股东的意义很强。
    
  如果随着撤回统合协议而重新制定股东回报方针,本田能进一步确保增长资金。能否采取果断的措施扭转汽车业务困境将受到考验。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野口和弘
    
 

你的反应是什么?

like

dislike

love

funny

angry

sad

w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