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十个工作教训(二)
从紧张的PPT任务到日常工作的重复性劳动,这些故事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的反思,也是对未来工作的启示。让我们一起探索 […]
从紧张的PPT任务到日常工作的重复性劳动,这些故事不仅是对过去一年的反思,也是对未来工作的启示。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在职场中更高效、更聪明地工作。
2024年底,掏心窝子聊聊今年的工作教训。本周继续。
一、需求不明确,也会有解法
分享一个真实的小故事。
领导需要一份PPT用于汇报工作,希望明天有初稿,后天要汇报。
这份工作安排给了一个新人,他不是职场新人,但他属于“领导的新人”——加入团队时间较短,之前未负责过类似任务。
收到指令和简短的要求后,他开始努力工作,紧赶慢赶,从框架到内容到格式到美观,一丝不苟。
熬了个大夜,第二天中午提交给了领导。
领导看了后,觉得整个内容方向不是他要的,希望他重新做。
领导说:不要再纠结于这些格式、内容细节,赶紧先做出一版框架跟她对齐,没问题再继续做。
原本的两天任务时间,仅剩一天了,却又接近从头开始。
收到新的指令后,他重新开始努力工作,紧赶慢赶,终于在晚上,又输出了一份新的PPT,除了美观性上来不及调整,其他的框架、内容、格式都处理完成。
领导看了后,觉得存在部分内容的划分和框架定义上,仍有欠缺。
此时,距离汇报只剩半天时间,没有时间继续再改再看。
最终,领导和他一起加班,先定义出来框架、主标题、副标题、需要的内容模块、格式。然后他再继续接手,填充内容细节。
终于,还是在汇报前赶完了整份PPT。
当然,由于时间太赶,已没办法再调整整体的美观性。
后来,我跟他吃饭聊起这件事情,他说他做的很累,那两天吃不好睡不好。
我们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领导本身没有给出清晰的要求,导致他做出来的东西,领导一直不满意。
换句话说,可能在他做之前,领导也没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样的。
他说,对啊,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做,只能试着来,但也不能随便交一份给领导。
我跟他说,在工作中,其实这种领导是“常态”。
仔细一想,你的领导是不是也经常布置任务,但没有明确要求。
做完后,又跟你说,这个不行,不是他要的。
如果能遇到一个每次都反馈明确指令的领导,是一种幸福。
但遇到像上面这样的领导,也不用太悲愤,接受他是一种常态就好。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对常态化的领导,也需要有常态化的方法。
试想一下,当你去玩密室逃脱时,需要解开一个密码,不知道自己答得对不对时,下意识的做法就是试一试。
先试一下答案,如果不对,起码排除一个错误答案,然后接着尝试正确的答案。
如果不知道这个题目该怎么答,那就应该反复提交,通过“阅卷”的方式得到反馈,从而逐渐找到方向和方法。
反复尝试也是有方法的,如果你交的是一张白卷,然后让领导替你解答,那得到的反馈注定是一样的,依然是不清晰的指令,依然不知道该怎么推进。
就好像小时候做作业,老师说的,即使你不知道怎么答,也可以把觉得对的步骤先写上去,能得几分是几分。但绝不要只以满分为目标,觉得这道题解不出来,就彻底不答了。
你可以先把你认为正确的思路方向,梳理提交,然后与领导进行碰撞,确认无误后,再推进下一步。
很多人在职场中,会对领导有敬畏感,希望尽量少跟领导接触,害怕收到负反馈。
这好像是我们从小养成的思维,把领导当做老师一样,害怕收到老师的批评,所以尽量回避跟老师的接触。
师生关系和上下级关系的很大区别在于师生是老师对学生的教导和传授,老师的权威性会明显很高;而上级和下级更主要还是在于配合着完成工作。小时候没有听过有选择老师这种事情,但本质上我们是可以选择工作的。所以这种绝对的权威在职场上较为少见,除非你的上级就是老板,也就是雇佣关系。
那么基于互相配合完成工作的角度,其实你的领导也不想因为你而加班。通过快速的碰撞对齐方向,各自更好的完成工作,对于他来说也是更期望的结果,毕竟他也想早点下班回家,毕竟他也希望你给他一份他能回去汇报的PPT。
所以,不要再以从小到大被教育出来的“好学生”思维工作了,不要执着于输出一份好的作品,以求避免领导的“教育”。领导也不想当你的老师(“爹味”领导除外)。
面对不明确的需求,就是要反复地沟通,反复地试错,反复的收到反馈,再优化方案,在寻求反馈,这才是解决问题最快速的方法。
二、工作流不让工作留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每天有很多工作都是重复性的工作。
每天到了公司,tapd提醒待办的事情,然后处理,查看问题,输出方案。
每天查看数据,筛选,导出,分析数据,输出结论。
每天撰写方案,描述背景,目标,绘制交互图、流程图,再描述细节,制定数据上报。
……
好像每天的工作日程、每项工作的任务,都有固定的流程。如果某天有增多的日程,就会导致事情可能忙不过来,慢慢就演变为需要加班。
直到后来,我开始研究扣子,就是字节推出的AI智能体工具。
大家都说AI智能体就好像另一个自己,能帮自己干活,提升工作效率。
仔细研究,他到底能怎么帮我干活?
最终发现,AI智能体的核心还是工作流。
你需要告诉AI,你希望按照什么流程处理每个任务,他才会按预期执行。
那这个流程怎么来,就是从自己每天的工作总结归纳而来。
人类最不可代替的是闪闪发光的智慧和灵感,有时候灵机一动的想法,就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些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天才和艺术家会相对比较稀少。
同理,人类最容易被替代的就是可流程化的机械性工作。一旦有了一套标准的流程,任何人,包括非人(AI)就都可以按照这套流程进行工作。
试想一下,如果每天上班变成,AI自动帮你筛选数据,导出,分析,输出结论,那你的工作就从自己做完全流程,变成点击开始和复制结果。
可能原先要花半小时,现在只需要2分钟。
如果每个工作都从半小时,缩减为2分钟,你每天得多出多少“摸鱼”时间,想想就快乐。
但是,把工作都整理为“工作流”,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首先,你得充分理解你在做的事情,每一步骤的目的是什么,每个步骤的前后依赖是什么,每个步骤的详细操作是什么。
然后,你需要把每个步骤高效的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流线。
到了这里,你会发现,工作流已经搭起来了,经过检测,发现他可以复用。
但是,人能复用,和机器能复用又是两码事。
如果是人能复用,那么后续这项工作交接给谁,都是快速掌握操作。
如果是机器能复用,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解放双手了。
我知道,很多人会觉得,如果把自己的工作都变成可复用的工作流,那么意味着自己的护城河就丧失了,自己变成了一个可被替代的角色。
但是,一个能把自己工作都沉淀为工作流的人,其本身的能力一定是足够出色的。我们需要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清晰的认知。
护城河也是可以扩宽的。
更何况,很多时候沉淀为工作流只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效率,释放自己的双手。如果你担心其他情况,也可以不需要对外界过多宣导。
如果真的不想让自己的工作“留”,不妨多试试挖掘工作“流”吧。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产品小球】,微信公众号:【产品小球】,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你的反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