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与日立、安川电机打造“会思考的机器人”
2025/01/10 本文的3个要点: 1. 能够自主判断的机器人的普及为日本企业带来商机 2. 日立和安川电机相继开始与英伟达合作 3. 日本制造业与AI的融合未来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随着人工智能(AI)和模拟技术的发展,英伟达瞄准主导权的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也为日本企业带来商机。 “日本是引领世界的‘机电一体化’大国”。英伟达首席执行官(CEO)黄仁勋2024年11月在接受日本媒体的联合采访时这样说。“机电一体化”是“机械”(Mechanics)和“电子”(Electronics)的结合词,日本企业在这两个领域都显示出很强的存在感。对英伟达而言,与日本企业携手是主导机器人领域的关键。 负责英伟达机器人业务的副总裁Deepu Talla表示,机器人存在需求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另一个是老龄化导致护理需求增加。同时称“这两个都是日本面临的课题”,希望日本企业能够积极行动起来。 与日立的优势相结合 9月在德国柏林铁路技术展会上发布HMAX时的情形 日立制作所3月发布了与英伟达开展合作的消息。“英伟达大力发展的机电一体化,与我们公司具有优势的实体领域一致”。担任IT部门首席技术官(CTO)的鲛岛茂稔认为,通过合作能够将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 合作成果正在迅速显现出来。9月,日立旗下的日立铁路发布了面向铁路公司的服务“HMAX”,这项服务运用了英伟达的工业用AI技术。可通过摄像头来拍摄电线的情况,再利用AI对数据进行分析。可实时掌握故障信息。日立主要面向欧洲的铁路公司推销这一系统。 HMAX可监控电线的情况并迅速做出分析 还考虑开展模拟领域的合作。日立在把系统引入发电厂和工厂方面具有优势,将利用英伟达的模拟技术,推动客户引入机器人。 “目前,只有汽车、半导体、机电等作业相对固定且承担量产任务的行业实现了工厂自动化。除此之外,其他很多行业的工厂都需要能够随机应变、灵活行动的机器人”。英伟达的副总裁Talla认为机器人需求很大。 “可以实现终极的定制生产”,日立的鲛岛茂稔做出了这样的预测。即便是已经实现自动化的汽车工厂,如果引进自主型机器人,也会产生新的附加值。预先确定好动作的传统机器人无法生产单品规格不同的汽车。引进自主机器人后,有望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之后的定制生产。 推出自主型机器臂 机械厂商的目标也是开发出灵活的机器人。 安川电机在2023年12月推出了新一代机器臂,所有机型均标配英伟达生产的图形处理器(GPU)。据称这款产品以使用AI为前提,作为工业用途的机器人,首次搭载了可根据周边环境进行自主判断的功能。 安川电机为机器臂“MOTOMAN NEXT”标配了英伟达的GPU(图片由安川电机提供) “机器人以前无法完成需要进行判断的工作。即便下达‘把草莓排列整齐’的指令,它也无法判断出‘整齐’这一要求。具备生成式AI这样的大脑以后,此前无法实现自动化的工厂可能会发生变化”。在安川电机统管机器人业务的高级执行董事冈久学充满期待地这样表示。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在使用AI方面较为落后。日本企业中存在以AI的准确度较低等为由不积极使用AI的情况。可以说,日本制造业优先使安全性无限接近100%的优良传统阻碍了引入AI。安川电机的冈久学充满干劲地表示:“改变这种观念,或许也是我们公司的使命”。 By Sho Shimazu 资料来源:《日经Business》电子版 https://business.nikkei.com/atcl/gen/19/00696/121300005/ 更多资讯请关注日经BP微信公众号
你的反应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