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貿易戰休戰,背後藏着什麼?
    2025年10月30日,舉世矚目的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在韓國釜山舉行,雙方達成了重要共識。緊接着,中國商務部發布了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成果。至此,2025年的中美貿易戰,迎來了1年的休戰期。
    那麼,中美達成的共識是什麼?誰吃虧誰占便宜了?其背後又藏着怎樣的博弈呢?
    一、
    談成現在的結果,非常難得。
    要知道,10月上中旬的時候,中美還在劍拔弩張,誰能想到,才過了十幾天,中美就休戰了?
    那麼,中美到底談出了一個什麼共識,能讓雙方都偃旗息鼓了呢?
    目前,無論是中方還是美方,都有一份信息量比較豐富的文本出來,雙方肯定會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對共識進行發布和解讀。
    要想知道共識談出了什麼,必須把兩份文本對照起來看。
    先看看中國,一共公布了三點。
    第一點是美國取消10%所謂“芬太尼關稅”,24%對等關稅將繼續暫停一年。中方將相應調整針對美方上述關稅的反制措施。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需要詳細算一下今年中美貿易戰的加關稅情況。
    目前,美國對華的關稅就是10%芬太尼(2月)+10%芬太尼(3月)+10%基礎關稅(4月)=30%。除此之外,4月份的24%的對等關稅,在5月的日內瓦會晤後,處於暫停階段。
    而這次呢?不僅再次把24%關稅延期,而且取消了10%的芬太尼關稅,美國對華關稅變成了20%。
    美國取消的這10%芬太尼關稅,大概率取消的是3月份的那次,因為3月份那次中國的反制措施是針對美國農產品的。
    能逼美國人後退一步,難能可貴。
    第二點是美國暫停50%穿透性規則一年,中國暫停實施10月9日公布的相關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
    顯然,這又是一次對等互換。
    這裡面,請大家注意兩個點:
    1.中國取消的是10月9日的稀土管制令,也就是稀土技術和稀土成分“長臂管轄”的管制令,而4月份那次出於“履行不擴散義務”目的稀土管制,不在取消之列。也就是說,美國要買中國稀土,還是要申請許可證的。
    2.荷蘭強搶中國的安世半導體事件,其藉口就是美國的50%穿透性規則。但現在呢?50%穿透性規則停了,荷蘭這邊不就傻了嗎?
    第三,中美互相暫停港口稅一年。
    這一點沒啥可說的,中美港口吞吐量加起來占到了世界的50%,互相收港口費,足夠造成世界級的供應鏈危機了,適可而止,停止了這種互相放血的行為。
    再看看美國方面的說法,在返回美國的飛機上,特朗普接受了記者採訪,涉及中國的內容,大概有五點。
    第一點就是農產品貿易。用特朗普的話來說就是:“大量的、巨大的大豆和其他農產品將立即開始購買,立即開始。”
    這完全可以理解,中國每年大豆缺口高達1億噸,缺口在那擺着,無論如何也是要買的。
    今年我們停止進口大豆,目的就是拿捏美國,現在目的達到了,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也有利於大豆來源多元化,免得巴西人壟斷市場,坐地起價。
    第二點是芬太尼管控。
    芬太尼問題一開始就是個偽命題,美國強加給中國的。
    中國已經做了很多關於芬太尼的措施了,但美國人非要中國把芬太尼前體也納入管控範圍,必然影響中國正常利益。原因很簡單,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認可的“芬太尼前體”,其實只有7種。但美國人認為所有能製造芬太尼的原材料都是“前體”。
    那就複雜了,這些原材料大部分係普通化學品,有的用來生產退燒藥,有的用來生產染料,有的用來生產農藥,都是民生所需化學品。如果都按美國人要求的管了,能不能管住不說,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飯碗誰來解決?
    在中方的勸說下,特朗普認識到了芬太尼前體管控的複雜性,所以特朗普說“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因為它被用於許多不同的原因,包括麻醉等。但中方會非常努力地解決這個問題。”
    下一步,中美雙方肯定會進行進一步的磋商,先把什麼是“芬太尼前體”的定義搞清楚,再談管控的事情。
    第三點是芯片問題。
    特朗普說,“我們的確討論了芯片。他們將與英偉達和其他公司討論購買芯片。”
    這話的意思,是讓中國去找英偉達談芯片進口的事情,但最後能不能賣,決定權在美國政府手裡。
    雖然沒把話說死,但顯然美國的立場已經有鬆動了,有可能會同意向中國出口尖端芯片(但不包括10月29日剛剛投產的英偉達Blackwell芯片)。
    這顯然是一個巨大勝利。
    現在中國AI產業如火如荼,但高性能芯片拿不到,國產的昇騰系列雖然也能用,產能卻一直不足。所以,不久後,中國會買一批高端芯片解燃眉之急,同時也不會放棄芯片的國產化進程。
    第四點和第五點分別是對美投資和結束俄烏戰爭的問題,這兩個問題,特朗普說的非常模稜兩可。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中國在2025年9月中美馬德里貿易談判中提出1萬億美元投資計劃,以換取美國解除對中企限制。而中國商務部的通稿中“美方在投資等領域作出積極承諾”的表述,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
    而特朗普的說法是,“通過這次會議,數千億、數萬億美元的資金湧入我國。”這些錢到底是說日韓的投資?還是說中國的投資?中國會投資多少錢?特朗普沒說,只能繼續觀察了。
    俄烏問題同樣模糊,特朗普的說法是“我們將共同努力,嘗試解決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朗普顯然沒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讓中國施壓俄羅斯停戰。否則以特朗普的性格,早就嚷嚷開了。
    當然,可能為了給自己找一點面子回來,特朗普還專門強調了,對中國關稅是47%。言外之意是對華關稅仍然很高,借此來顯示自己並沒有向中國讓步太多。
    這47%是咋來的呢?其實完全不靠譜,就是把自己第一次任期的關稅又給疊加上去了而已。
    特朗普第一任期給中國分四輪加了關稅,但都不是所有商品,而且一部分商品後來陸續進行了豁免,所以平均稅率大概是百分之十幾的樣子。但根據特朗普自己的算法,平均下來是27%,這樣加上今年的10%芬太尼關稅和10%基礎關稅,就是47%了,選擇這個數字,大概是為了致敬自己是第47任總統吧。
    好吧,隨便特朗普怎麼說,他高興就好,反正中國肯定是不會按這47%的關稅交的。
    對照中美的表述看下來,我們可以簡單總結一下:
    1.中國用進口大豆,換來了美國放鬆芯片管制。
    2.中國用進一步加強芬太尼前體的管制,換來了美國取消10%的芬太尼關稅。
    3.中國用暫停稀土長臂管轄,換來了美國暫停50%穿透規則。
    4.中美對等暫停港口稅。
    二、
    那麼,如何評價這次中美元首會晤成果呢?
    其實吧,中美元首能坐在一起會晤,本身就已經說明問題了。特朗普這個人吧,非常喜歡玩“王對王”,喜歡元首直接談,這樣他就能使用自己的各種談判技巧,來拿到正常談判拿不到的東西。
    可是中國呢?中國人習慣於開會研究、集體決策,喜歡讓下面人先談,下面人談好了,再讓領導出面拍板簽約。
    所以中方能去韓國和特朗普會晤,本身就說明,雙方在吉隆坡已經達成共識了,只不過要等雙方元首在談判時最終確認和官宣而已。
    這麼一看,與其字斟句酌地研究共識內容,不妨把眼光放長遠一點,看看談判中,在共識內容之外傳達出了什麼信息。
    首先,就是中國對中美關係和貿易戰的定調。
    請注意中國領導人的三段文字表述:
    1“中美關係在我們共同引領下,保持總體穩定。”
    2“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時而也會有摩擦,這很正常。”
    3“中美元首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
    看到了嗎?哪怕中美之間劍拔弩張,各個環節都進入了競爭態勢,但中國仍然給出了中美關係“總體穩定”的評價,而且把最近的貿易戰視為“摩擦”,而不是戰爭。這就向特朗普傳達出一個信息:中國無意和美國走向全面對抗。
    也正因為此,才要求特朗普發揮“掌舵”作用,不要被你手下的小人給帶偏了,破壞中美關係。
    這個信息顯然被特朗普注意到了而且也認可了,所以他才會說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伙伴”這句
    話。“伙伴”,相比拜登時期的“對手”乃至美國鷹派口中的“敵人”,已經好很多了。
    其次,中國關於國際問題的態度。
    中國領導人說:“當今世界還有很多難題,中國和美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攜手多辦一些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
    這話是啥意思?顯然,這是要向特朗普表明,中國和美國可以一起治理世界。
    而特朗普似乎也同意這個觀點,說:“兩國攜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特別是在中美會晤前一天,特朗普專門發了個文:G2 即將開會!
    G2是啥?簡單來說就是“兩國集團”,這個概念最初是2008年美國《外交》雜誌提出的,指中美兩國合作共同主導世界事務。當然,這個提法只是在學術圈流傳,並沒有進入實質性的兩國框架。
    但現在呢?特朗普親口說了G2,就很耐人尋味了。
    這不僅證明了美國承認了中國有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資格,而且似乎還在宣告:世界的新格局要來了,以前是五常治世界,現在是中美治世界了!
    第三,減少中美誤判。
    與以往中美元首會晤不太一樣的是,這次中國領導人在會晤中,專門介紹了十五五規劃,還強調說“中國的發展振興同特朗普總統要實現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是並行不悖的,中美兩國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
    跟特朗普介紹十五五幹啥?
    顯然,是為了讓特朗普清晰地了解十五五規劃的目標。
    咱們都記得“中國製造2025”引發了美國的極度焦慮,認為中國是要取代美國,所以才對中國瘋狂打壓。
    而現在呢?面對面向特朗普介紹五年規劃,就是讓特朗普了解中國的真正戰略意圖:中國人就想集中精力發展自己,讓老百姓都過上幸福生活,而不是要“挑戰誰、取代誰”。所以,你們美國人不要總抱着“迫害妄想症”來看中國,中國對取代美國真的沒興趣。
    不管特朗普信不信吧,起碼話是說到了。
    第四,就是台灣問題。
    在此次會晤之前,其實關於台灣問題有很多傳言。
    台灣方面希望特朗普當面勸說大陸承諾不對台動武,這樣“特朗普肯定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而《金融時報》則傳言說,中國要求特朗普明確表態反對台獨,而不是過去的“不支持台獨”。
    不過,這兩個傳言,一個都沒實現,中美雙方壓根都沒提台灣的事。
    說實話,這其實是個好事情。
    台灣本就屬於中國內政,和美國毫無關係,為什麼要和美國人談呢?
    美國過去一直用“台灣問題”作為一個籌碼,不高興了就炒作一下台灣問題,然後找中國換取好處。現在呢?中國壓根就不提台灣問題,美國也就沒有了要價的由頭,這樣挺好的。台灣問題是中國的事情,有中國的節奏,無論美國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法阻礙統一進程。
    所以,從這次中美元首會晤來看,中國應對美國的策略已經完全不同了。
    特朗普為啥願意心平氣和坐下來談,而不是像對日本、韓國、烏克蘭那樣頤指氣使?不就是中國的反擊真的打疼了美國嗎!
    特朗普之前一直覺得,只要禁運幾顆高端芯片,就能讓中國的先進製造業陷入癱瘓;只要逼產業回流美國,就能在成本和規模上與中國競爭;只要加點關稅,中國經濟就受不了,只能乖乖妥協。
    而他從來都沒想過,中國的反制之劍,也能真正讓美國感受到疼。
    中國已經用事實證明,中國完全可以對等對美國造成傷害,美國要想發展,靠威逼施壓是沒用的,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只能平等商談才行。
    而這,就是這次會晤反映出的中國的最大改變與進步。
    所以,雖然這次的會晤只是休戰而不是停戰,但中國已經證明了現有手段的有效性。那麼在下一步的中美博弈中,中國只會更加遊刃有餘。
    中美貿易戰休戰,背後藏着什麼? 2025年10月30日,舉世矚目的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在韓國釜山舉行,雙方達成了重要共識。緊接着,中國商務部發布了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成果。至此,2025年的中美貿易戰,迎來了1年的休戰期。 那麼,中美達成的共識是什麼?誰吃虧誰占便宜了?其背後又藏着怎樣的博弈呢? 一、 談成現在的結果,非常難得。 要知道,10月上中旬的時候,中美還在劍拔弩張,誰能想到,才過了十幾天,中美就休戰了? 那麼,中美到底談出了一個什麼共識,能讓雙方都偃旗息鼓了呢? 目前,無論是中方還是美方,都有一份信息量比較豐富的文本出來,雙方肯定會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對共識進行發布和解讀。 要想知道共識談出了什麼,必須把兩份文本對照起來看。 先看看中國,一共公布了三點。 第一點是美國取消10%所謂“芬太尼關稅”,24%對等關稅將繼續暫停一年。中方將相應調整針對美方上述關稅的反制措施。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需要詳細算一下今年中美貿易戰的加關稅情況。 目前,美國對華的關稅就是10%芬太尼(2月)+10%芬太尼(3月)+10%基礎關稅(4月)=30%。除此之外,4月份的24%的對等關稅,在5月的日內瓦會晤後,處於暫停階段。 而這次呢?不僅再次把24%關稅延期,而且取消了10%的芬太尼關稅,美國對華關稅變成了20%。 美國取消的這10%芬太尼關稅,大概率取消的是3月份的那次,因為3月份那次中國的反制措施是針對美國農產品的。 能逼美國人後退一步,難能可貴。 第二點是美國暫停50%穿透性規則一年,中國暫停實施10月9日公布的相關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 顯然,這又是一次對等互換。 這裡面,請大家注意兩個點: 1.中國取消的是10月9日的稀土管制令,也就是稀土技術和稀土成分“長臂管轄”的管制令,而4月份那次出於“履行不擴散義務”目的稀土管制,不在取消之列。也就是說,美國要買中國稀土,還是要申請許可證的。 2.荷蘭強搶中國的安世半導體事件,其藉口就是美國的50%穿透性規則。但現在呢?50%穿透性規則停了,荷蘭這邊不就傻了嗎? 第三,中美互相暫停港口稅一年。 這一點沒啥可說的,中美港口吞吐量加起來占到了世界的50%,互相收港口費,足夠造成世界級的供應鏈危機了,適可而止,停止了這種互相放血的行為。 再看看美國方面的說法,在返回美國的飛機上,特朗普接受了記者採訪,涉及中國的內容,大概有五點。 第一點就是農產品貿易。用特朗普的話來說就是:“大量的、巨大的大豆和其他農產品將立即開始購買,立即開始。” 這完全可以理解,中國每年大豆缺口高達1億噸,缺口在那擺着,無論如何也是要買的。 今年我們停止進口大豆,目的就是拿捏美國,現在目的達到了,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也有利於大豆來源多元化,免得巴西人壟斷市場,坐地起價。 第二點是芬太尼管控。 芬太尼問題一開始就是個偽命題,美國強加給中國的。 中國已經做了很多關於芬太尼的措施了,但美國人非要中國把芬太尼前體也納入管控範圍,必然影響中國正常利益。原因很簡單,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認可的“芬太尼前體”,其實只有7種。但美國人認為所有能製造芬太尼的原材料都是“前體”。 那就複雜了,這些原材料大部分係普通化學品,有的用來生產退燒藥,有的用來生產染料,有的用來生產農藥,都是民生所需化學品。如果都按美國人要求的管了,能不能管住不說,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飯碗誰來解決? 在中方的勸說下,特朗普認識到了芬太尼前體管控的複雜性,所以特朗普說“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因為它被用於許多不同的原因,包括麻醉等。但中方會非常努力地解決這個問題。” 下一步,中美雙方肯定會進行進一步的磋商,先把什麼是“芬太尼前體”的定義搞清楚,再談管控的事情。 第三點是芯片問題。 特朗普說,“我們的確討論了芯片。他們將與英偉達和其他公司討論購買芯片。” 這話的意思,是讓中國去找英偉達談芯片進口的事情,但最後能不能賣,決定權在美國政府手裡。 雖然沒把話說死,但顯然美國的立場已經有鬆動了,有可能會同意向中國出口尖端芯片(但不包括10月29日剛剛投產的英偉達Blackwell芯片)。 這顯然是一個巨大勝利。 現在中國AI產業如火如荼,但高性能芯片拿不到,國產的昇騰系列雖然也能用,產能卻一直不足。所以,不久後,中國會買一批高端芯片解燃眉之急,同時也不會放棄芯片的國產化進程。 第四點和第五點分別是對美投資和結束俄烏戰爭的問題,這兩個問題,特朗普說的非常模稜兩可。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中國在2025年9月中美馬德里貿易談判中提出1萬億美元投資計劃,以換取美國解除對中企限制。而中國商務部的通稿中“美方在投資等領域作出積極承諾”的表述,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 而特朗普的說法是,“通過這次會議,數千億、數萬億美元的資金湧入我國。”這些錢到底是說日韓的投資?還是說中國的投資?中國會投資多少錢?特朗普沒說,只能繼續觀察了。 俄烏問題同樣模糊,特朗普的說法是“我們將共同努力,嘗試解決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朗普顯然沒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讓中國施壓俄羅斯停戰。否則以特朗普的性格,早就嚷嚷開了。 當然,可能為了給自己找一點面子回來,特朗普還專門強調了,對中國關稅是47%。言外之意是對華關稅仍然很高,借此來顯示自己並沒有向中國讓步太多。 這47%是咋來的呢?其實完全不靠譜,就是把自己第一次任期的關稅又給疊加上去了而已。 特朗普第一任期給中國分四輪加了關稅,但都不是所有商品,而且一部分商品後來陸續進行了豁免,所以平均稅率大概是百分之十幾的樣子。但根據特朗普自己的算法,平均下來是27%,這樣加上今年的10%芬太尼關稅和10%基礎關稅,就是47%了,選擇這個數字,大概是為了致敬自己是第47任總統吧。 好吧,隨便特朗普怎麼說,他高興就好,反正中國肯定是不會按這47%的關稅交的。 對照中美的表述看下來,我們可以簡單總結一下: 1.中國用進口大豆,換來了美國放鬆芯片管制。 2.中國用進一步加強芬太尼前體的管制,換來了美國取消10%的芬太尼關稅。 3.中國用暫停稀土長臂管轄,換來了美國暫停50%穿透規則。 4.中美對等暫停港口稅。 二、 那麼,如何評價這次中美元首會晤成果呢? 其實吧,中美元首能坐在一起會晤,本身就已經說明問題了。特朗普這個人吧,非常喜歡玩“王對王”,喜歡元首直接談,這樣他就能使用自己的各種談判技巧,來拿到正常談判拿不到的東西。 可是中國呢?中國人習慣於開會研究、集體決策,喜歡讓下面人先談,下面人談好了,再讓領導出面拍板簽約。 所以中方能去韓國和特朗普會晤,本身就說明,雙方在吉隆坡已經達成共識了,只不過要等雙方元首在談判時最終確認和官宣而已。 這麼一看,與其字斟句酌地研究共識內容,不妨把眼光放長遠一點,看看談判中,在共識內容之外傳達出了什麼信息。 首先,就是中國對中美關係和貿易戰的定調。 請注意中國領導人的三段文字表述: 1“中美關係在我們共同引領下,保持總體穩定。” 2“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時而也會有摩擦,這很正常。” 3“中美元首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 看到了嗎?哪怕中美之間劍拔弩張,各個環節都進入了競爭態勢,但中國仍然給出了中美關係“總體穩定”的評價,而且把最近的貿易戰視為“摩擦”,而不是戰爭。這就向特朗普傳達出一個信息:中國無意和美國走向全面對抗。 也正因為此,才要求特朗普發揮“掌舵”作用,不要被你手下的小人給帶偏了,破壞中美關係。 這個信息顯然被特朗普注意到了而且也認可了,所以他才會說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伙伴”這句 話。“伙伴”,相比拜登時期的“對手”乃至美國鷹派口中的“敵人”,已經好很多了。 其次,中國關於國際問題的態度。 中國領導人說:“當今世界還有很多難題,中國和美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攜手多辦一些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 這話是啥意思?顯然,這是要向特朗普表明,中國和美國可以一起治理世界。 而特朗普似乎也同意這個觀點,說:“兩國攜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特別是在中美會晤前一天,特朗普專門發了個文:G2 即將開會! G2是啥?簡單來說就是“兩國集團”,這個概念最初是2008年美國《外交》雜誌提出的,指中美兩國合作共同主導世界事務。當然,這個提法只是在學術圈流傳,並沒有進入實質性的兩國框架。 但現在呢?特朗普親口說了G2,就很耐人尋味了。 這不僅證明了美國承認了中國有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資格,而且似乎還在宣告:世界的新格局要來了,以前是五常治世界,現在是中美治世界了! 第三,減少中美誤判。 與以往中美元首會晤不太一樣的是,這次中國領導人在會晤中,專門介紹了十五五規劃,還強調說“中國的發展振興同特朗普總統要實現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是並行不悖的,中美兩國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 跟特朗普介紹十五五幹啥? 顯然,是為了讓特朗普清晰地了解十五五規劃的目標。 咱們都記得“中國製造2025”引發了美國的極度焦慮,認為中國是要取代美國,所以才對中國瘋狂打壓。 而現在呢?面對面向特朗普介紹五年規劃,就是讓特朗普了解中國的真正戰略意圖:中國人就想集中精力發展自己,讓老百姓都過上幸福生活,而不是要“挑戰誰、取代誰”。所以,你們美國人不要總抱着“迫害妄想症”來看中國,中國對取代美國真的沒興趣。 不管特朗普信不信吧,起碼話是說到了。 第四,就是台灣問題。 在此次會晤之前,其實關於台灣問題有很多傳言。 台灣方面希望特朗普當面勸說大陸承諾不對台動武,這樣“特朗普肯定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而《金融時報》則傳言說,中國要求特朗普明確表態反對台獨,而不是過去的“不支持台獨”。 不過,這兩個傳言,一個都沒實現,中美雙方壓根都沒提台灣的事。 說實話,這其實是個好事情。 台灣本就屬於中國內政,和美國毫無關係,為什麼要和美國人談呢? 美國過去一直用“台灣問題”作為一個籌碼,不高興了就炒作一下台灣問題,然後找中國換取好處。現在呢?中國壓根就不提台灣問題,美國也就沒有了要價的由頭,這樣挺好的。台灣問題是中國的事情,有中國的節奏,無論美國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法阻礙統一進程。 所以,從這次中美元首會晤來看,中國應對美國的策略已經完全不同了。 特朗普為啥願意心平氣和坐下來談,而不是像對日本、韓國、烏克蘭那樣頤指氣使?不就是中國的反擊真的打疼了美國嗎! 特朗普之前一直覺得,只要禁運幾顆高端芯片,就能讓中國的先進製造業陷入癱瘓;只要逼產業回流美國,就能在成本和規模上與中國競爭;只要加點關稅,中國經濟就受不了,只能乖乖妥協。 而他從來都沒想過,中國的反制之劍,也能真正讓美國感受到疼。 中國已經用事實證明,中國完全可以對等對美國造成傷害,美國要想發展,靠威逼施壓是沒用的,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只能平等商談才行。 而這,就是這次會晤反映出的中國的最大改變與進步。 所以,雖然這次的會晤只是休戰而不是停戰,但中國已經證明了現有手段的有效性。那麼在下一步的中美博弈中,中國只會更加遊刃有餘。
    0 Comments·1 Shares·8K Views·0 Reviews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日本发表演讲。表明在他的努力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得以和平解决。同时强调:印度有7架“漂亮”战机被巴基斯坦击落!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日本发表演讲。表明在他的努力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得以和平解决。同时强调:印度有7架“漂亮”战机被巴基斯坦击落!
    0 Comments·0 Shares·4K Views·0 Reviews
  • 这才是国与国交往的正常样子,日本跟韩国是做不到的。
    这才是国与国交往的正常样子,日本跟韩国是做不到的。
    0 Comments·0 Shares·1K Views·0 Reviews
  • 利用境外品牌手机的系统漏洞,网络攻击中国授时中心,美国到底想干嘛?这听起来像是一部好莱坞间谍大片的惊悚情节:一个全球超级大国的最高情报机构,利用人尽皆知的智能手机中的一个隐秘漏洞,悄无声息地渗透进另一个大国最核心、最敏感的基础设施之一,国家授时中心。

    但这不是我虚构出来的情节,而是近期由中国国家安全机关侦破并公之于众的真实案件 。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这个以“棱镜门”丑闻而臭名昭著的机构,被指控对位于中国西安的国家授时中心发动了一场持续、蓄谋已久且手段极其复杂的网络攻击。

    他们利用某境外品牌手机的短信服务漏洞作为跳板 ,一步步深入,动用了多达42款特种网络攻击武器 ,目标直指那个决定着“北京时间”的心脏地带。

    这不禁让人脊背发凉,并提出一个巨大的疑问:美国,到底想干什么?攻击一个看似只是“对表报时”的机构,其背后隐藏着怎样险恶的图谋?

    相信不少人或许和我一样,在看到“国家授时中心”这个名字时,第一反应大概是“哦,就是那个发布标准北京时间的地方”。

    然而,这种理解,远远低估了它在现代社会运行中的极端重要性。

    如果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大一统帝国的基础,那么在数字信息时代,精准、统一的时间,就是维系整个国家高效运转的“度量衡”。

    国家授时中心,正是这个“时间度量衡”的源头。它不仅负责产生、保持和发布中国的国家标准时间,更为通信、金融、电力、交通、测绘乃至国防等所有关键领域,提供着毫秒不差的高精度授时服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家授时中心就是现代中国的时间中枢,是整个社会信息物理系统的心跳和脉搏。一旦这个中枢被攻击、被瘫痪,甚至被恶意篡改,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其破坏力甚至远超传统意义上的物理战争。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高速行驶的高铁,因为信号时间错乱而发生追尾甚至相撞 ;全国的银行系统交易记录混乱,取款机无法取款,线上支付瘫痪 ;电网大面积崩溃,城市陷入黑暗;导航失灵导致交通瘫痪;国防预警系统失准……

    所有这些想象都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美国此次网络攻击一旦得手后,极有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噩梦。

    根据国家安全机关披露的信息,美国安局的这次攻击,不是一次简单的“黑客入侵”,而是一场精心策划、分阶段实施、具有明确作战意图的国家级网络行动。

    美方首先利用了某境外知名品牌手机短信服务中存在的安全漏洞,秘密地对国家授时中心多名工作人员的个人手机终端发起了网络攻击,并成功取得了控制权。

    通过这些被控制的手机,美国安局得以窃取内部通讯录、敏感工作资料,初步掌握了授时中心的网络架构和人员信息。这为后续更大规模的渗透行动铺平了道路。

    在获取了初步访问权限和部分登录凭证后,美国安局的攻击行动升级。他们多次利用窃取到的凭证,成功入侵了国家授时中心的内部计算机网络。

    在这一阶段,美方的主要目标是刺探情报,特别是针对中心网络系统的建设情况,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就是我们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具体信息。

    在掌握了足够信息后,美国安局的攻击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他们专门部署了被称为“网络航母”新型的网络作战平台,动用了多达42款特制的、此前从未公开过的网络攻击武器,对国家授时中心的多个内部网络系统,发起了持续近一年的高烈度网络攻击。

    这一阶段的目标不仅仅是窃密,更在于横向渗透到我们最核心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并在其中预置后门和瘫痪破坏的能力。

    而这将意味着,一旦美方认为时机成熟,便可以远程激活这些预置程序,瞬间瘫痪我们的国家时间基准。

    如此大费周章、不惜动用国家级资源和尖端武器,对一个非传统军事目标发动攻击,美国的战略意图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肆无忌惮地实施网络监控和攻击,早已是世人皆知的黑客帝国。他们惯于利用其遍布全球,包括菲律宾、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省等地的技术节点和盟友作为跳板,发动攻击并嫁祸于人。

    与此同时,美国又不断渲染所谓的“中国网络威胁论”,胁迫他国配合其打压中国企业和公民。此次攻击授时中心,不过是其全球网络霸权行径的又一例证,同时也是为其贼喊捉贼的舆论战制造素材。

    伪君子与真强盗,从来是一体两面的。

    幸运的是,中国的国家安全机关及时发现了NSA的攻击图谋,全程监控其攻击链路,固定了大量无可辩驳的证据,并指导国家授时中心成功进行了清查处置和加固升级,最终粉碎了美方的阴谋。

    然而,这起事件敲响的警钟,却无比深远。

    连我在内,我估计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美方此次网络攻击的突破口,竟然是某境外品牌手机的漏洞,这再次凸显了在关键领域实现核心设备和技术自主可控的极端紧迫性。依赖他国技术,无异于将国家的安全命门交到他人手中。

    时间是现代社会的脉搏,谁控制时间,谁就握住了通信、交通、能源与金融的命门。守不住时间,就守不住国门。美国这次对授时中心的网络突袭,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中国的时间主权,必须牢牢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利用境外品牌手机的系统漏洞,网络攻击中国授时中心,美国到底想干嘛?这听起来像是一部好莱坞间谍大片的惊悚情节:一个全球超级大国的最高情报机构,利用人尽皆知的智能手机中的一个隐秘漏洞,悄无声息地渗透进另一个大国最核心、最敏感的基础设施之一,国家授时中心。 但这不是我虚构出来的情节,而是近期由中国国家安全机关侦破并公之于众的真实案件 。 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这个以“棱镜门”丑闻而臭名昭著的机构,被指控对位于中国西安的国家授时中心发动了一场持续、蓄谋已久且手段极其复杂的网络攻击。 他们利用某境外品牌手机的短信服务漏洞作为跳板 ,一步步深入,动用了多达42款特种网络攻击武器 ,目标直指那个决定着“北京时间”的心脏地带。 这不禁让人脊背发凉,并提出一个巨大的疑问:美国,到底想干什么?攻击一个看似只是“对表报时”的机构,其背后隐藏着怎样险恶的图谋? 相信不少人或许和我一样,在看到“国家授时中心”这个名字时,第一反应大概是“哦,就是那个发布标准北京时间的地方”。 然而,这种理解,远远低估了它在现代社会运行中的极端重要性。 如果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奠定了大一统帝国的基础,那么在数字信息时代,精准、统一的时间,就是维系整个国家高效运转的“度量衡”。 国家授时中心,正是这个“时间度量衡”的源头。它不仅负责产生、保持和发布中国的国家标准时间,更为通信、金融、电力、交通、测绘乃至国防等所有关键领域,提供着毫秒不差的高精度授时服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国家授时中心就是现代中国的时间中枢,是整个社会信息物理系统的心跳和脉搏。一旦这个中枢被攻击、被瘫痪,甚至被恶意篡改,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其破坏力甚至远超传统意义上的物理战争。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高速行驶的高铁,因为信号时间错乱而发生追尾甚至相撞 ;全国的银行系统交易记录混乱,取款机无法取款,线上支付瘫痪 ;电网大面积崩溃,城市陷入黑暗;导航失灵导致交通瘫痪;国防预警系统失准…… 所有这些想象都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美国此次网络攻击一旦得手后,极有可能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噩梦。 根据国家安全机关披露的信息,美国安局的这次攻击,不是一次简单的“黑客入侵”,而是一场精心策划、分阶段实施、具有明确作战意图的国家级网络行动。 美方首先利用了某境外知名品牌手机短信服务中存在的安全漏洞,秘密地对国家授时中心多名工作人员的个人手机终端发起了网络攻击,并成功取得了控制权。 通过这些被控制的手机,美国安局得以窃取内部通讯录、敏感工作资料,初步掌握了授时中心的网络架构和人员信息。这为后续更大规模的渗透行动铺平了道路。 在获取了初步访问权限和部分登录凭证后,美国安局的攻击行动升级。他们多次利用窃取到的凭证,成功入侵了国家授时中心的内部计算机网络。 在这一阶段,美方的主要目标是刺探情报,特别是针对中心网络系统的建设情况,以及正在建设中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就是我们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具体信息。 在掌握了足够信息后,美国安局的攻击进入了最危险的阶段。他们专门部署了被称为“网络航母”新型的网络作战平台,动用了多达42款特制的、此前从未公开过的网络攻击武器,对国家授时中心的多个内部网络系统,发起了持续近一年的高烈度网络攻击。 这一阶段的目标不仅仅是窃密,更在于横向渗透到我们最核心的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并在其中预置后门和瘫痪破坏的能力。 而这将意味着,一旦美方认为时机成熟,便可以远程激活这些预置程序,瞬间瘫痪我们的国家时间基准。 如此大费周章、不惜动用国家级资源和尖端武器,对一个非传统军事目标发动攻击,美国的战略意图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其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肆无忌惮地实施网络监控和攻击,早已是世人皆知的黑客帝国。他们惯于利用其遍布全球,包括菲律宾、日本以及中国台湾省等地的技术节点和盟友作为跳板,发动攻击并嫁祸于人。 与此同时,美国又不断渲染所谓的“中国网络威胁论”,胁迫他国配合其打压中国企业和公民。此次攻击授时中心,不过是其全球网络霸权行径的又一例证,同时也是为其贼喊捉贼的舆论战制造素材。 伪君子与真强盗,从来是一体两面的。 幸运的是,中国的国家安全机关及时发现了NSA的攻击图谋,全程监控其攻击链路,固定了大量无可辩驳的证据,并指导国家授时中心成功进行了清查处置和加固升级,最终粉碎了美方的阴谋。 然而,这起事件敲响的警钟,却无比深远。 连我在内,我估计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美方此次网络攻击的突破口,竟然是某境外品牌手机的漏洞,这再次凸显了在关键领域实现核心设备和技术自主可控的极端紧迫性。依赖他国技术,无异于将国家的安全命门交到他人手中。 时间是现代社会的脉搏,谁控制时间,谁就握住了通信、交通、能源与金融的命门。守不住时间,就守不住国门。美国这次对授时中心的网络突袭,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布。中国的时间主权,必须牢牢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0 Comments·0 Shares·4K Views·0 Reviews
  • 尽管西方国家在人均GDP上看似更富裕,但现实却并不乐观—有29%的美国人、28%的加拿大人和26%的日本人表示,他们今年负担不起度假开支。相比之下,在中国、墨西哥、巴西和印度,只有8%至15%的受访者表示无力承担度假费用。

    https://hot166.com/content/uploads/2025/10/19/paste_1760870784.png
    尽管西方国家在人均GDP上看似更富裕,但现实却并不乐观—有29%的美国人、28%的加拿大人和26%的日本人表示,他们今年负担不起度假开支。相比之下,在中国、墨西哥、巴西和印度,只有8%至15%的受访者表示无力承担度假费用。 https://hot166.com/content/uploads/2025/10/19/paste_1760870784.png
    0 Comments·0 Shares·1K Views·0 Reviews
  • 我是中國人
    我是龍的傳人
    我驕傲
    如果抗中保台有效
    大罷免就不會大失敗
    如果抹紅有效
    鄭麗文就不會當選
    你們應該是說
    你們日本人拿下民進黨
    我們中國人拿下國民黨
    而不是民進黨被日本拿下
    或者國民黨被中國拿下
    我是中國人
    我敢勇敢的說出來
    你們自認日本人的敢嗎?
    我是台灣人我不反共
    全世界沒有國家反共
    我們為什麼要反共?
    二岸和平相處的不好嗎?
    我們憑甚麼能力反共?
    我不是統促黨
    我是國民黨
    我支持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https://hot166.com/content/uploads/2025/10/18/paste_1760790867.png
    我是中國人 我是龍的傳人 我驕傲 如果抗中保台有效 大罷免就不會大失敗 如果抹紅有效 鄭麗文就不會當選 你們應該是說 你們日本人拿下民進黨 我們中國人拿下國民黨 而不是民進黨被日本拿下 或者國民黨被中國拿下 我是中國人 我敢勇敢的說出來 你們自認日本人的敢嗎? 我是台灣人我不反共 全世界沒有國家反共 我們為什麼要反共? 二岸和平相處的不好嗎? 我們憑甚麼能力反共? 我不是統促黨 我是國民黨 我支持一個中國各自表述 https://hot166.com/content/uploads/2025/10/18/paste_1760790867.png
    0 Comments·0 Shares·2K Views·0 Reviews
  • 日本政壇風雲變幻。
    現在最受關注的議題是。
    高巿早苗能順利成為日本首相嗎?
    27日在川普訪日時,能來場美日高峰會嗎?
    高市成為日本自民黨總裁已有10多天。
    但離日本首相的峯頂,還有一步之遙。
    造成這種情勢的關鍵原因。
    是自民黨執政聯盟的長期伙伴公明黨走了。
    公明黨黨首齐藤鐵夫與高市密談以後。
    隨即宣布退出執政聯盟。
    他說,公明黨的24席眾議員也不支持高市擔任首相。
    三個在野黨看準機會來了。
    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党、維新會的黨首聚會,共同推出玉木雄一郎。
    準備一舉終結自民黨長期執政的局面。
    在野聯盟不滿意的重點。
    是高巿後面的操控者麻生太郎。
    麻生是80幾歲的政壇老妖怪。
    他也不滿公明黨的親中和平主義。
    趁此機會把公明黨逼走。
    公明黨自己走了。
    結束它與自民党26年的同盟關係。
    高市卻可順勢拉攏與她右翼理念相近的政黨。
    像維新會和剛崛起的參政黨。
    誰去落實這個政治合縱連橫呢?
    小泉進次郎剛敗給高市,前途茫茫。
    麻生許給小泉一個防衛大臣的位子。
    小泉心動了,政治就是如此。
    小泉與維新會共同主席、大阪知事吉村洋文本就交好。
    小泉一出馬。
    高市與吉村洋文一會面。
    給維新會兩個內閣席位。
    再加上大阪升格為副首都。
    維新會脫離在野聯盟,改支持高巿的可能性大增。
    至於參政黨剛崛起。
    在參議院選舉大勝,有十四席。
    在眾議院,參政黨只有3席。
    不過,這3席是關鍵少數。
    自民黨加上維新會38席,參政黨3席。
    剛好過眾議院半數門檻。
    高市的首相位子穩了。
    日本政壇風雲變幻。 現在最受關注的議題是。 高巿早苗能順利成為日本首相嗎? 27日在川普訪日時,能來場美日高峰會嗎? 高市成為日本自民黨總裁已有10多天。 但離日本首相的峯頂,還有一步之遙。 造成這種情勢的關鍵原因。 是自民黨執政聯盟的長期伙伴公明黨走了。 公明黨黨首齐藤鐵夫與高市密談以後。 隨即宣布退出執政聯盟。 他說,公明黨的24席眾議員也不支持高市擔任首相。 三個在野黨看準機會來了。 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党、維新會的黨首聚會,共同推出玉木雄一郎。 準備一舉終結自民黨長期執政的局面。 在野聯盟不滿意的重點。 是高巿後面的操控者麻生太郎。 麻生是80幾歲的政壇老妖怪。 他也不滿公明黨的親中和平主義。 趁此機會把公明黨逼走。 公明黨自己走了。 結束它與自民党26年的同盟關係。 高市卻可順勢拉攏與她右翼理念相近的政黨。 像維新會和剛崛起的參政黨。 誰去落實這個政治合縱連橫呢? 小泉進次郎剛敗給高市,前途茫茫。 麻生許給小泉一個防衛大臣的位子。 小泉心動了,政治就是如此。 小泉與維新會共同主席、大阪知事吉村洋文本就交好。 小泉一出馬。 高市與吉村洋文一會面。 給維新會兩個內閣席位。 再加上大阪升格為副首都。 維新會脫離在野聯盟,改支持高巿的可能性大增。 至於參政黨剛崛起。 在參議院選舉大勝,有十四席。 在眾議院,參政黨只有3席。 不過,這3席是關鍵少數。 自民黨加上維新會38席,參政黨3席。 剛好過眾議院半數門檻。 高市的首相位子穩了。
    0 Comments·0 Shares·1K Views·0 Reviews
  • 日本政壇風雲變幻。
    現在最受關注的議題是。
    高巿早苗能順利成為日本首相嗎?
    27日在川普訪日時,能來場美日高峰會嗎?
    高市成為日本自民黨總裁已有10多天。
    但離日本首相的峯頂,還有一步之遙。
    造成這種情勢的關鍵原因。
    是自民黨執政聯盟的長期伙伴公明黨走了。
    公明黨黨首齐藤鐵夫與高市密談以後。
    隨即宣布退出執政聯盟。
    他說,公明黨的24席眾議員也不支持高市擔任首相。
    三個在野黨看準機會來了。
    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党、維新會的黨首聚會,共同推出玉木雄一郎。
    準備一舉終結自民黨長期執政的局面。
    在野聯盟不滿意的重點。
    是高巿後面的操控者麻生太郎。
    麻生是80幾歲的政壇老妖怪。
    他也不滿公明黨的親中和平主義。
    趁此機會把公明黨逼走。
    公明黨自己走了。
    結束它與自民党26年的同盟關係。
    高市卻可順勢拉攏與她右翼理念相近的政黨。
    像維新會和剛崛起的參政黨。
    誰去落實這個政治合縱連橫呢?
    小泉進次郎剛敗給高市,前途茫茫。
    麻生許給小泉一個防衛大臣的位子。
    小泉心動了,政治就是如此。
    小泉與維新會共同主席、大阪知事吉村洋文本就交好。
    小泉一出馬。
    高市與吉村洋文一會面。
    給維新會兩個內閣席位。
    再加上大阪升格為副首都。
    維新會脫離在野聯盟,改支持高巿的可能性大增。
    至於參政黨剛崛起。
    在參議院選舉大勝,有十四席。
    在眾議院,參政黨只有3席。
    不過,這3席是關鍵少數。
    自民黨加上維新會38席,參政黨3席。
    剛好過眾議院半數門檻。
    高市的首相位子穩了。
    日本政壇風雲變幻。 現在最受關注的議題是。 高巿早苗能順利成為日本首相嗎? 27日在川普訪日時,能來場美日高峰會嗎? 高市成為日本自民黨總裁已有10多天。 但離日本首相的峯頂,還有一步之遙。 造成這種情勢的關鍵原因。 是自民黨執政聯盟的長期伙伴公明黨走了。 公明黨黨首齐藤鐵夫與高市密談以後。 隨即宣布退出執政聯盟。 他說,公明黨的24席眾議員也不支持高市擔任首相。 三個在野黨看準機會來了。 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党、維新會的黨首聚會,共同推出玉木雄一郎。 準備一舉終結自民黨長期執政的局面。 在野聯盟不滿意的重點。 是高巿後面的操控者麻生太郎。 麻生是80幾歲的政壇老妖怪。 他也不滿公明黨的親中和平主義。 趁此機會把公明黨逼走。 公明黨自己走了。 結束它與自民党26年的同盟關係。 高市卻可順勢拉攏與她右翼理念相近的政黨。 像維新會和剛崛起的參政黨。 誰去落實這個政治合縱連橫呢? 小泉進次郎剛敗給高市,前途茫茫。 麻生許給小泉一個防衛大臣的位子。 小泉心動了,政治就是如此。 小泉與維新會共同主席、大阪知事吉村洋文本就交好。 小泉一出馬。 高市與吉村洋文一會面。 給維新會兩個內閣席位。 再加上大阪升格為副首都。 維新會脫離在野聯盟,改支持高巿的可能性大增。 至於參政黨剛崛起。 在參議院選舉大勝,有十四席。 在眾議院,參政黨只有3席。 不過,這3席是關鍵少數。 自民黨加上維新會38席,參政黨3席。 剛好過眾議院半數門檻。 高市的首相位子穩了。
    0 Comments·0 Shares·3K Views·0 Reviews
  • 台灣不獨大陸不武
    或許有默契空間
    但是要求中國大陸
    承認中華民國存在
    那就不是92共識精神
    別說中國大陸不承認
    日本、美國、承認嗎?
    中華民國確實存在,但是你要求中國大陸承認中華民國存在,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誰都不要自欺欺人。
    妄走民進黨抗中保台的路線,對誰都沒有好處,只是成為美國的馬前卒而已。

    https://hot166.com/content/uploads/2025/10/17/paste_1760688339.png
    台灣不獨大陸不武 或許有默契空間 但是要求中國大陸 承認中華民國存在 那就不是92共識精神 別說中國大陸不承認 日本、美國、承認嗎? 中華民國確實存在,但是你要求中國大陸承認中華民國存在,那是不可能的事情,誰都不要自欺欺人。 妄走民進黨抗中保台的路線,對誰都沒有好處,只是成為美國的馬前卒而已。 https://hot166.com/content/uploads/2025/10/17/paste_1760688339.png
    0 Comments·0 Shares·3K Views·0 Reviews

  •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15日表示,对中国近日宣布加强稀土出口管制“深感担忧”。他主张G7应团结一致,共同应对中国稀土出口的管制。
    加藤表示,七国集团团结固然必要,但也需谨慎行事。他表示:“如果我们的应对措施引发连锁报复,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和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15日表示,对中国近日宣布加强稀土出口管制“深感担忧”。他主张G7应团结一致,共同应对中国稀土出口的管制。 加藤表示,七国集团团结固然必要,但也需谨慎行事。他表示:“如果我们的应对措施引发连锁报复,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和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0 Comments·0 Shares·4K Views·0 Reviews
  • 美國不知道稀土問題嗎?
    美國其實20年前就注意到了,所以很早以前就啟動芒廷帕斯礦山再次開採,你猜怎麼著?破產了!去年整家礦業公司財務重整之後被美國五角大樓接管,就是這樣也無法滿足軍工生產所需,這還沒有算上美國企業所需要的稀土,日本被稀土大棒揍過,於是自己拼命搞了10年,也只是降低15%的需求,還有1/3稀土自己怎麼様也搞不定,世界上就這兩個國家想努力也有能力試圖擺脫中國稀土,連這兩個都做不到,其他國家可想而知了。
    美國不知道稀土問題嗎? 美國其實20年前就注意到了,所以很早以前就啟動芒廷帕斯礦山再次開採,你猜怎麼著?破產了!去年整家礦業公司財務重整之後被美國五角大樓接管,就是這樣也無法滿足軍工生產所需,這還沒有算上美國企業所需要的稀土,日本被稀土大棒揍過,於是自己拼命搞了10年,也只是降低15%的需求,還有1/3稀土自己怎麼様也搞不定,世界上就這兩個國家想努力也有能力試圖擺脫中國稀土,連這兩個都做不到,其他國家可想而知了。
    0 Comments·0 Shares·837 Views·0 Reviews
  • 政治這條路崎嶇難行,峰回路轉。
    有時是賽翁失馬焉知非福,即將卸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就是如此。
    有時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剛選上日本自民黨總裁時,高市早苗笑的合不攏嘴,現在她卻萬分頭疼。
    高市早苗為什麼頭疼,原因有三:
    一是麻生太郎壓制她,硬逼她做傀儡。
    在壓力下,她不得不妥協,把自民黨副總裁給了麻生太郎,幹事長給了鈴木俊一。
    鈴木俊一就是麻生太郎的妻弟。
    麻生派是自民黨黑金形象的代表。
    高市被麻生控制,就別談什麼改革,黑金包袱去不掉,她的聲望一落千丈。
    二是高市的極右翼色彩造成衝擊了,北京的賀電一直沒來。
    這下子在執政聯盟26年的老伙伴公明黨不高興了。
    公明黨黨首齐藤鐵夫和高市會晤。
    双方談了一個多小時,撕破臉。
    隨即齐藤鐵夫宣布公明黨退出執政聯盟,公明黨的2 4席眾議員不支持高市擔任首相。
    三是支持高市擔任首相的,現在只剩下自民黨的191席。
    這對在野黨來說,機會來了。
    他們推出玉木雄一郎挑戰高市,現在玉木的機會比高市還好。
    玉木是國民民主黨黨首,自然有黨內28席支持。
    野田佳彥領軍的立憲民主黨有148席,現在同仇敵愾,要阻止高市擔任首相,也要防著麻生復辟。
    另外,橋下徹為首的維新黨有38席。
    在野黨原先就有214席,若公明黨配合自民黨,還有215席,略佔優勢。
    現在公明黨走了,高市只剩下自民黨的191席。
    原本日本政壇,拿下自民黨總裁,就必然是日本首相。
    現在高市前途未卜,首相之位雖僅半步之遙,但也可能功虧一簣。
    若首相登頂失敗,唯利是圖、精於算計的麻生,一定又逼迫高市辭自民黨總裁。
    高市的首相夢,只怕是如同鏡花水月。
    所以,在政治路上,不能做傀儡。
    禍根就在麻生,高市受麻生操控。
    成也麻生,敗也麻生,就是這個道理。
    政治這條路崎嶇難行,峰回路轉。 有時是賽翁失馬焉知非福,即將卸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就是如此。 有時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剛選上日本自民黨總裁時,高市早苗笑的合不攏嘴,現在她卻萬分頭疼。 高市早苗為什麼頭疼,原因有三: 一是麻生太郎壓制她,硬逼她做傀儡。 在壓力下,她不得不妥協,把自民黨副總裁給了麻生太郎,幹事長給了鈴木俊一。 鈴木俊一就是麻生太郎的妻弟。 麻生派是自民黨黑金形象的代表。 高市被麻生控制,就別談什麼改革,黑金包袱去不掉,她的聲望一落千丈。 二是高市的極右翼色彩造成衝擊了,北京的賀電一直沒來。 這下子在執政聯盟26年的老伙伴公明黨不高興了。 公明黨黨首齐藤鐵夫和高市會晤。 双方談了一個多小時,撕破臉。 隨即齐藤鐵夫宣布公明黨退出執政聯盟,公明黨的2 4席眾議員不支持高市擔任首相。 三是支持高市擔任首相的,現在只剩下自民黨的191席。 這對在野黨來說,機會來了。 他們推出玉木雄一郎挑戰高市,現在玉木的機會比高市還好。 玉木是國民民主黨黨首,自然有黨內28席支持。 野田佳彥領軍的立憲民主黨有148席,現在同仇敵愾,要阻止高市擔任首相,也要防著麻生復辟。 另外,橋下徹為首的維新黨有38席。 在野黨原先就有214席,若公明黨配合自民黨,還有215席,略佔優勢。 現在公明黨走了,高市只剩下自民黨的191席。 原本日本政壇,拿下自民黨總裁,就必然是日本首相。 現在高市前途未卜,首相之位雖僅半步之遙,但也可能功虧一簣。 若首相登頂失敗,唯利是圖、精於算計的麻生,一定又逼迫高市辭自民黨總裁。 高市的首相夢,只怕是如同鏡花水月。 所以,在政治路上,不能做傀儡。 禍根就在麻生,高市受麻生操控。 成也麻生,敗也麻生,就是這個道理。
    0 Comments·0 Shares·2K Views·0 Reviews
More Results
Upgrade to Pro
Choose the Plan That's Right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