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這條路崎嶇難行,峰回路轉。
    有時是賽翁失馬焉知非福,即將卸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就是如此。
    有時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剛選上日本自民黨總裁時,高市早苗笑的合不攏嘴,現在她卻萬分頭疼。
    高市早苗為什麼頭疼,原因有三:
    一是麻生太郎壓制她,硬逼她做傀儡。
    在壓力下,她不得不妥協,把自民黨副總裁給了麻生太郎,幹事長給了鈴木俊一。
    鈴木俊一就是麻生太郎的妻弟。
    麻生派是自民黨黑金形象的代表。
    高市被麻生控制,就別談什麼改革,黑金包袱去不掉,她的聲望一落千丈。
    二是高市的極右翼色彩造成衝擊了,北京的賀電一直沒來。
    這下子在執政聯盟26年的老伙伴公明黨不高興了。
    公明黨黨首齐藤鐵夫和高市會晤。
    双方談了一個多小時,撕破臉。
    隨即齐藤鐵夫宣布公明黨退出執政聯盟,公明黨的2 4席眾議員不支持高市擔任首相。
    三是支持高市擔任首相的,現在只剩下自民黨的191席。
    這對在野黨來說,機會來了。
    他們推出玉木雄一郎挑戰高市,現在玉木的機會比高市還好。
    玉木是國民民主黨黨首,自然有黨內28席支持。
    野田佳彥領軍的立憲民主黨有148席,現在同仇敵愾,要阻止高市擔任首相,也要防著麻生復辟。
    另外,橋下徹為首的維新黨有38席。
    在野黨原先就有214席,若公明黨配合自民黨,還有215席,略佔優勢。
    現在公明黨走了,高市只剩下自民黨的191席。
    原本日本政壇,拿下自民黨總裁,就必然是日本首相。
    現在高市前途未卜,首相之位雖僅半步之遙,但也可能功虧一簣。
    若首相登頂失敗,唯利是圖、精於算計的麻生,一定又逼迫高市辭自民黨總裁。
    高市的首相夢,只怕是如同鏡花水月。
    所以,在政治路上,不能做傀儡。
    禍根就在麻生,高市受麻生操控。
    成也麻生,敗也麻生,就是這個道理。
    政治這條路崎嶇難行,峰回路轉。 有時是賽翁失馬焉知非福,即將卸任的日本首相石破茂就是如此。 有時是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剛選上日本自民黨總裁時,高市早苗笑的合不攏嘴,現在她卻萬分頭疼。 高市早苗為什麼頭疼,原因有三: 一是麻生太郎壓制她,硬逼她做傀儡。 在壓力下,她不得不妥協,把自民黨副總裁給了麻生太郎,幹事長給了鈴木俊一。 鈴木俊一就是麻生太郎的妻弟。 麻生派是自民黨黑金形象的代表。 高市被麻生控制,就別談什麼改革,黑金包袱去不掉,她的聲望一落千丈。 二是高市的極右翼色彩造成衝擊了,北京的賀電一直沒來。 這下子在執政聯盟26年的老伙伴公明黨不高興了。 公明黨黨首齐藤鐵夫和高市會晤。 双方談了一個多小時,撕破臉。 隨即齐藤鐵夫宣布公明黨退出執政聯盟,公明黨的2 4席眾議員不支持高市擔任首相。 三是支持高市擔任首相的,現在只剩下自民黨的191席。 這對在野黨來說,機會來了。 他們推出玉木雄一郎挑戰高市,現在玉木的機會比高市還好。 玉木是國民民主黨黨首,自然有黨內28席支持。 野田佳彥領軍的立憲民主黨有148席,現在同仇敵愾,要阻止高市擔任首相,也要防著麻生復辟。 另外,橋下徹為首的維新黨有38席。 在野黨原先就有214席,若公明黨配合自民黨,還有215席,略佔優勢。 現在公明黨走了,高市只剩下自民黨的191席。 原本日本政壇,拿下自民黨總裁,就必然是日本首相。 現在高市前途未卜,首相之位雖僅半步之遙,但也可能功虧一簣。 若首相登頂失敗,唯利是圖、精於算計的麻生,一定又逼迫高市辭自民黨總裁。 高市的首相夢,只怕是如同鏡花水月。 所以,在政治路上,不能做傀儡。 禍根就在麻生,高市受麻生操控。 成也麻生,敗也麻生,就是這個道理。
    0 Comments·0 Shares·28 Views·0 Reviews
  • 日本首相石破茂今天发表了战后80年的感想,从宪法、政府、议会、媒体、信息进行了反思,总结了一些教训。全文如下。

    值此战后80年

    (前言)

    自上次大战结束以来,已经过去了80年。

    这80年来,我国始终以和平国家的姿态前行,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不懈努力。如今我国的和平与繁荣,是建立在包括阵亡者在内的所有人宝贵生命和艰难历史之上的。

    我通过3月访问硫黄岛、4月参拜菲律宾卡利拉亚的比岛阵亡者碑、6月参加冲绳全体阵亡者追悼仪式及参观姬百合和平祈念资料馆、8月出席广岛、长崎原爆罹难者·受害者慰灵仪式,以及在终战纪念日参加全国阵亡者追悼仪式,郑重再度铭记上次大战的反省与教训。

    此前,战后50年、60年、70年的节点,历任内阁总理大臣均发表了谈话,对于历史认识的立场,我也予以继承。

    在过去三次的谈话中,关于为何未能避免那场战争,几乎未有涉及。即便在战后70年谈话中,也仅有“日本试图以武力来解决外交、经济的困境,国内的政治体制未能成为制衡”这一节,但除此之外并无更多详细论述。

    国内的政治体制,为何未能成为制衡?

    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步入总力战的时代。在开战前,内阁设立的“总力战研究所”以及陆军省设立的所谓“秋丸机关”等预测均认为,战败是必然。许多有识之士也体会到战争推进的艰难。

    即使政府和军部高层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却为何依然无法做出避免战争的决定,只是盲目走向无谋的战争,最终导致无数无辜生命在国内外付出牺牲?即便有米内光政前首相曾指出“希望避免逐步走向穷困而一举陷入极度贫困”,为何仍无法彻底修正重大决策方向?

    在战后80年的节点,我希望能与国民一同思考。

    (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问题点)

    首先,是当时体制上的问题。战前日本没有将政治与军事适当整合的机制。

    在大日本帝国宪法下,指挥军队的统帅权被视为独立,政治与军事之间并无制度上的“文官统制”原则,即必须保证文职优先。

    内阁总理大臣的权力也极为有限。在帝国宪法下,包括总理在内的各国务大臣属于平等关系,即便总理作为首脑,亦未被赋予统率内阁的指挥命令权。

    即便如此,直到日俄战争时期,元老们在外交、军事、财政方面担当整合角色。这些以武士身份从军的元老,对军事有深入理解,能加以控制。借用丸山真男的话说,“如元老、重臣等超宪法性存在的媒介”在国家意志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元老陆续离世,这种非正式机制式微。大正民主时期,政党尝试整合政治与军事。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发生巨大变化,日本成为国际协作的重要担当国,在国联则成为常任理事国。20世纪20年代政府政策如幣原外交,遏制了帝国主义膨胀。

    1920年代,舆论对军队极为严厉,政党主张大规模裁军。军人处境艰难,对此反弹,也是昭和时期军部崛起的背景之一。

    以往,统帅权只涉及作战指挥的军令,预算、体制整备等军政则解释为内阁一员的国务大臣之辅弼事项。认为元老、继之以政党,在某种程度上以运作方式弥补了文官统制缺失的制度性问题。

    (政府的问题)

    然而,统帅权的涵义逐渐被扩大解读,其独立性被军方用作排除政府和国会对军队政策乃至预算干预和控制的手段。

    在政党内阁时期,政党间为争取政权爆料丑闻,逐渐失去国民信任。1930年,野党立宪政友会与海军部分势力联手,以批准伦敦海军军缩条约为由,指责政府违反统帅权,激烈攻击。政府才勉强批准该条约。

    但1935年,宪法学者、贵族院议员美浓部达吉的天皇机关说遭立宪政友会作为攻击政府的材料,加之军部介入,发展成政治问题。彼时冈田启介内阁试图保持距离,称学说问题“只能交由学者讨论”,但最终屈从军部要求,两次发表国体明征声明否定原通说的天皇机关说,美浓部著作被查禁。

    如此,政府逐渐丧失对军部的控制。

    (议会的问题)

    本该对军队行使监督权的议会,也逐渐丧失功能。

    最典型的例子是斋藤隆夫众议员被除名事件。1940年2月2日,他在众院大会批判战争泥潭,严追政府战争目的,即所谓反军演说。陆军强烈反弹,称其侮辱陆军,要求斋藤辞职,众多议员附和,最终以296票赞成、7票反对,压倒性多数将斋藤除名。他是试图在议会内履行议员职责的稀有例子,然而当时的会议记录,至今仍有三分之二被删除。

    在预算审议这一重要对军队监督职能方面,当时议会也完全无法发挥作用。自1937年起设立临时军事费特别会计,1942-45年间,军事费几乎全部列入特别会计。该会计审议时,预算书未示明细,众议院、贵族院均以秘密会议基本方式审议,时间极为短暂,根本称不上审议。

    即便战况恶化、财政紧迫,陆军与海军依然为争夺组织利益和面子激烈角逐预算。

    此外,不能忘记从大正后期到昭和初期15年间,包括三位在任首相在内的多位政治家被国粹主义者和青年军官暗杀。遇害者皆重视国际协作,试图以政治掌控军队的政治家。

    包括五一五事件、二二六事件在内,这些事件极大阻碍了包括议会和政府人士在内的文人就军队政策和预算的自由讨论和行动环境。

    (媒体的问题)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媒体问题。

    20世纪20年代,媒体对日本对外扩张持批判态度,记者时代的石桥湛山曾主张应放弃殖民地。但自满洲事变起,媒体舆论转向积极支持战争。因为报道战争“好卖”,各报纸发行量大增。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后,欧美经济大伤,实行高关税保护本国经济,日本出口受重创。

    严重萧条背景之一,民族主义高涨,德国纳粹、意大利法西斯党台头。主要国家中仅苏联似乎发展顺利,思想界也流传自由主义、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的时代结束,英美已经终结,全体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观念渐成主流。

    在这种形势下,关东军一部分发起满洲事变,短短一年半内占领数倍于本土的土地。报纸大肆报道,国民为之迷惑,民族主义进一步高涨。

    关于日本外交,吉野作造批判军部在满洲事变中的行动,清泽洌严厉批判松冈洋右带领日本脱离国联,也有一部分尖锐批评。但自1937年秋后,言论统制加强,政策批判被封杀,战斗论调成唯一传达给国民的内容。

    (信息收集、分析的问题)

    当时包括政府在内的日本,是否能正确认识国际局势,也须重新审视。例如,在与德国交涉针对苏联的军事同盟期间,1939年8月签署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当时的平沼骐一郎内阁以“欧洲局势复杂怪异”总辞职。对于国际军事形势,是否收集了足够的信息,是否正确分析,信息是否得以适当共享,都存在问题。

    (对今日的教训)

    战后日本,文官统制作为制度已被完善。日本国宪法规定,首相及所有国务大臣必须为文职。自卫队依自卫队法受首相指挥。

    首相是内阁首脑,内阁对国会负责,也写入宪法,保障了内阁统一性。

    此外,设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加强外交与安全保障的综合协调,政府在信息收集、分析等事务上的体制也有所改善。这些都需随时代进化。

    没有整合政治与军事的机制,名为统帅权独立而导致军部独断专行的苦涩历史,制度上已做补救。但归根结底,只有制度,没有适当运用便毫无意义。

    政治方必须具备驾驭自卫队的能力和眼界。需充分理解现行文官统制制度并不断努力使其切实运作。应以不屈从不负责任的民粹主义、不随大流,坚守政治家的尊严与责任感。

    自卫队需以专业集体的身份,积极向政治提出对国际军事局势、装备与部队运用的说明与建议。

    政治则有责任打破组织壁垒,整合资源。不能出现组织割据、内斗,导致日本丧失国家利益。陆军与海军以组织逻辑为先,相互为敌,甚至内部军令与军政也脱节,无法统一国家意志,最终导致整个国家走向战争的历史,必须深刻吸取教训。

    政治应始终关注全民利益与福祉,并以长远角度作出合理判断。若责任归属不明、局势僵化,即便成功可能性低、风险高,激进呼声和大胆方案也往往被接受。海军永野修身军令部长以手术为喻:“虽满怀忧虑,但治愈大病唯有下大决心排除国难”,又称“政府判断不战即亡国,然一战亦或亡国。然而不战而亡则连灵魂都消亡”。陆军部长东条英机亦曾向近卫文麿首相表示,“人有时也需闭眼从清水舞台纵身一跃”。如是,重情绪轻理性的判断反而主导,重蹈国家误判之覆辙,绝不可重演。

    议会和媒体应发挥制衡政府做出错误判断的作用。

    国会应通过行使宪法赋予的权限,对政府活动加强监督。政治绝不可迎合一时民意,出于党派私利或自保而推行迎合政策,损害国益。

    需要包括有使命感的新闻事业在内的健康言论空间。上次大战时,媒体煽动舆论,将国民引向鲁莽战争。不可陷入过度商业主义,亦不可容忍偏狭民族主义、歧视或排外主义。

    包括安倍前首相不幸遇害在内,通过暴力践踏政治、以歧视性言论威胁言论自由,绝不容许。

    这一切的基础是从历史中学习的态度。正视过去的勇气与诚实,虚心聆听他者主张的宽容,真正的自由主义,健康而坚韧的民主主义比什么都重要。

    正如温斯顿·丘吉尔所言,民主主义绝非完美的政治形态。民主有其成本与时间,有时也会犯错。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始终在历史面前保持谦逊,将教训刻骨铭心。

    在自卫与威慑上保有实质力量机构极为重要。我无法否定威慑论。在当前安全保障环境下,这是履行负责任安全保障政策所必须面对的现实。

    同时,若一国最具权力的实力机构超越民主控制而暴走,则民主主义会一瞬间崩溃,这是极其脆弱的。同时,文职政治家误判导致战争并非不可能。文官统制、适切政军关系之必要与重要,无论强调多少都不过分。政府、国会、实力机构、媒体都需时刻铭记于心。

    斋藤隆夫议员在反军演说中指出,世界历史即战争历史,战争并非正义获胜,而是强者征服弱者,切不可无视这一现实而借正义美名误判国家百年大计,主张基于现实主义的政策,被众院除名。

    次年众议院防空法委员会中,陆军省认为空袭时市民避难会损害战争持续意志,予以否定。

    这虽都是遥远的往事,但足以揭示放弃议会责任、精神主义横行以及轻视生命权利的可怕。若不能正视历史,便无以开创光明未来。历史教育的重要性,正在我国面临战后最为严峻复杂安保环境的当下,更应再度得到确认。

    经历过战争的人数逐年减少,记忆的风化令人担忧,正因如此,包括年轻人在内,每位国民都需主动思考上次大战与和平的意义,使其服务未来,从而更强化和平国家的基石。

    我将与国民一道,汲取上次大战的各项教训,竭尽所能,决不让那样的惨剧重演。〔共同社〕
    https://toutiao6.com/content/uploads/2025/10/12/paste_1760235105.png
    日本首相石破茂今天发表了战后80年的感想,从宪法、政府、议会、媒体、信息进行了反思,总结了一些教训。全文如下。 值此战后80年 (前言) 自上次大战结束以来,已经过去了80年。 这80年来,我国始终以和平国家的姿态前行,为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不懈努力。如今我国的和平与繁荣,是建立在包括阵亡者在内的所有人宝贵生命和艰难历史之上的。 我通过3月访问硫黄岛、4月参拜菲律宾卡利拉亚的比岛阵亡者碑、6月参加冲绳全体阵亡者追悼仪式及参观姬百合和平祈念资料馆、8月出席广岛、长崎原爆罹难者·受害者慰灵仪式,以及在终战纪念日参加全国阵亡者追悼仪式,郑重再度铭记上次大战的反省与教训。 此前,战后50年、60年、70年的节点,历任内阁总理大臣均发表了谈话,对于历史认识的立场,我也予以继承。 在过去三次的谈话中,关于为何未能避免那场战争,几乎未有涉及。即便在战后70年谈话中,也仅有“日本试图以武力来解决外交、经济的困境,国内的政治体制未能成为制衡”这一节,但除此之外并无更多详细论述。 国内的政治体制,为何未能成为制衡? 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步入总力战的时代。在开战前,内阁设立的“总力战研究所”以及陆军省设立的所谓“秋丸机关”等预测均认为,战败是必然。许多有识之士也体会到战争推进的艰难。 即使政府和军部高层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却为何依然无法做出避免战争的决定,只是盲目走向无谋的战争,最终导致无数无辜生命在国内外付出牺牲?即便有米内光政前首相曾指出“希望避免逐步走向穷困而一举陷入极度贫困”,为何仍无法彻底修正重大决策方向? 在战后80年的节点,我希望能与国民一同思考。 (大日本帝国宪法的问题点) 首先,是当时体制上的问题。战前日本没有将政治与军事适当整合的机制。 在大日本帝国宪法下,指挥军队的统帅权被视为独立,政治与军事之间并无制度上的“文官统制”原则,即必须保证文职优先。 内阁总理大臣的权力也极为有限。在帝国宪法下,包括总理在内的各国务大臣属于平等关系,即便总理作为首脑,亦未被赋予统率内阁的指挥命令权。 即便如此,直到日俄战争时期,元老们在外交、军事、财政方面担当整合角色。这些以武士身份从军的元老,对军事有深入理解,能加以控制。借用丸山真男的话说,“如元老、重臣等超宪法性存在的媒介”在国家意志统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元老陆续离世,这种非正式机制式微。大正民主时期,政党尝试整合政治与军事。 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世界发生巨大变化,日本成为国际协作的重要担当国,在国联则成为常任理事国。20世纪20年代政府政策如幣原外交,遏制了帝国主义膨胀。 1920年代,舆论对军队极为严厉,政党主张大规模裁军。军人处境艰难,对此反弹,也是昭和时期军部崛起的背景之一。 以往,统帅权只涉及作战指挥的军令,预算、体制整备等军政则解释为内阁一员的国务大臣之辅弼事项。认为元老、继之以政党,在某种程度上以运作方式弥补了文官统制缺失的制度性问题。 (政府的问题) 然而,统帅权的涵义逐渐被扩大解读,其独立性被军方用作排除政府和国会对军队政策乃至预算干预和控制的手段。 在政党内阁时期,政党间为争取政权爆料丑闻,逐渐失去国民信任。1930年,野党立宪政友会与海军部分势力联手,以批准伦敦海军军缩条约为由,指责政府违反统帅权,激烈攻击。政府才勉强批准该条约。 但1935年,宪法学者、贵族院议员美浓部达吉的天皇机关说遭立宪政友会作为攻击政府的材料,加之军部介入,发展成政治问题。彼时冈田启介内阁试图保持距离,称学说问题“只能交由学者讨论”,但最终屈从军部要求,两次发表国体明征声明否定原通说的天皇机关说,美浓部著作被查禁。 如此,政府逐渐丧失对军部的控制。 (议会的问题) 本该对军队行使监督权的议会,也逐渐丧失功能。 最典型的例子是斋藤隆夫众议员被除名事件。1940年2月2日,他在众院大会批判战争泥潭,严追政府战争目的,即所谓反军演说。陆军强烈反弹,称其侮辱陆军,要求斋藤辞职,众多议员附和,最终以296票赞成、7票反对,压倒性多数将斋藤除名。他是试图在议会内履行议员职责的稀有例子,然而当时的会议记录,至今仍有三分之二被删除。 在预算审议这一重要对军队监督职能方面,当时议会也完全无法发挥作用。自1937年起设立临时军事费特别会计,1942-45年间,军事费几乎全部列入特别会计。该会计审议时,预算书未示明细,众议院、贵族院均以秘密会议基本方式审议,时间极为短暂,根本称不上审议。 即便战况恶化、财政紧迫,陆军与海军依然为争夺组织利益和面子激烈角逐预算。 此外,不能忘记从大正后期到昭和初期15年间,包括三位在任首相在内的多位政治家被国粹主义者和青年军官暗杀。遇害者皆重视国际协作,试图以政治掌控军队的政治家。 包括五一五事件、二二六事件在内,这些事件极大阻碍了包括议会和政府人士在内的文人就军队政策和预算的自由讨论和行动环境。 (媒体的问题) 另外不可忽视的是媒体问题。 20世纪20年代,媒体对日本对外扩张持批判态度,记者时代的石桥湛山曾主张应放弃殖民地。但自满洲事变起,媒体舆论转向积极支持战争。因为报道战争“好卖”,各报纸发行量大增。 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后,欧美经济大伤,实行高关税保护本国经济,日本出口受重创。 严重萧条背景之一,民族主义高涨,德国纳粹、意大利法西斯党台头。主要国家中仅苏联似乎发展顺利,思想界也流传自由主义、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的时代结束,英美已经终结,全体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观念渐成主流。 在这种形势下,关东军一部分发起满洲事变,短短一年半内占领数倍于本土的土地。报纸大肆报道,国民为之迷惑,民族主义进一步高涨。 关于日本外交,吉野作造批判军部在满洲事变中的行动,清泽洌严厉批判松冈洋右带领日本脱离国联,也有一部分尖锐批评。但自1937年秋后,言论统制加强,政策批判被封杀,战斗论调成唯一传达给国民的内容。 (信息收集、分析的问题) 当时包括政府在内的日本,是否能正确认识国际局势,也须重新审视。例如,在与德国交涉针对苏联的军事同盟期间,1939年8月签署了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当时的平沼骐一郎内阁以“欧洲局势复杂怪异”总辞职。对于国际军事形势,是否收集了足够的信息,是否正确分析,信息是否得以适当共享,都存在问题。 (对今日的教训) 战后日本,文官统制作为制度已被完善。日本国宪法规定,首相及所有国务大臣必须为文职。自卫队依自卫队法受首相指挥。 首相是内阁首脑,内阁对国会负责,也写入宪法,保障了内阁统一性。 此外,设立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加强外交与安全保障的综合协调,政府在信息收集、分析等事务上的体制也有所改善。这些都需随时代进化。 没有整合政治与军事的机制,名为统帅权独立而导致军部独断专行的苦涩历史,制度上已做补救。但归根结底,只有制度,没有适当运用便毫无意义。 政治方必须具备驾驭自卫队的能力和眼界。需充分理解现行文官统制制度并不断努力使其切实运作。应以不屈从不负责任的民粹主义、不随大流,坚守政治家的尊严与责任感。 自卫队需以专业集体的身份,积极向政治提出对国际军事局势、装备与部队运用的说明与建议。 政治则有责任打破组织壁垒,整合资源。不能出现组织割据、内斗,导致日本丧失国家利益。陆军与海军以组织逻辑为先,相互为敌,甚至内部军令与军政也脱节,无法统一国家意志,最终导致整个国家走向战争的历史,必须深刻吸取教训。 政治应始终关注全民利益与福祉,并以长远角度作出合理判断。若责任归属不明、局势僵化,即便成功可能性低、风险高,激进呼声和大胆方案也往往被接受。海军永野修身军令部长以手术为喻:“虽满怀忧虑,但治愈大病唯有下大决心排除国难”,又称“政府判断不战即亡国,然一战亦或亡国。然而不战而亡则连灵魂都消亡”。陆军部长东条英机亦曾向近卫文麿首相表示,“人有时也需闭眼从清水舞台纵身一跃”。如是,重情绪轻理性的判断反而主导,重蹈国家误判之覆辙,绝不可重演。 议会和媒体应发挥制衡政府做出错误判断的作用。 国会应通过行使宪法赋予的权限,对政府活动加强监督。政治绝不可迎合一时民意,出于党派私利或自保而推行迎合政策,损害国益。 需要包括有使命感的新闻事业在内的健康言论空间。上次大战时,媒体煽动舆论,将国民引向鲁莽战争。不可陷入过度商业主义,亦不可容忍偏狭民族主义、歧视或排外主义。 包括安倍前首相不幸遇害在内,通过暴力践踏政治、以歧视性言论威胁言论自由,绝不容许。 这一切的基础是从历史中学习的态度。正视过去的勇气与诚实,虚心聆听他者主张的宽容,真正的自由主义,健康而坚韧的民主主义比什么都重要。 正如温斯顿·丘吉尔所言,民主主义绝非完美的政治形态。民主有其成本与时间,有时也会犯错。 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始终在历史面前保持谦逊,将教训刻骨铭心。 在自卫与威慑上保有实质力量机构极为重要。我无法否定威慑论。在当前安全保障环境下,这是履行负责任安全保障政策所必须面对的现实。 同时,若一国最具权力的实力机构超越民主控制而暴走,则民主主义会一瞬间崩溃,这是极其脆弱的。同时,文职政治家误判导致战争并非不可能。文官统制、适切政军关系之必要与重要,无论强调多少都不过分。政府、国会、实力机构、媒体都需时刻铭记于心。 斋藤隆夫议员在反军演说中指出,世界历史即战争历史,战争并非正义获胜,而是强者征服弱者,切不可无视这一现实而借正义美名误判国家百年大计,主张基于现实主义的政策,被众院除名。 次年众议院防空法委员会中,陆军省认为空袭时市民避难会损害战争持续意志,予以否定。 这虽都是遥远的往事,但足以揭示放弃议会责任、精神主义横行以及轻视生命权利的可怕。若不能正视历史,便无以开创光明未来。历史教育的重要性,正在我国面临战后最为严峻复杂安保环境的当下,更应再度得到确认。 经历过战争的人数逐年减少,记忆的风化令人担忧,正因如此,包括年轻人在内,每位国民都需主动思考上次大战与和平的意义,使其服务未来,从而更强化和平国家的基石。 我将与国民一道,汲取上次大战的各项教训,竭尽所能,决不让那样的惨剧重演。〔共同社〕 https://toutiao6.com/content/uploads/2025/10/12/paste_1760235105.png
    0 Comments·0 Shares·365 Views·0 Reviews
  • 二岸如果要維持現狀
    不如支持民進黨就好
    至少他們是老牌老字號
    不是最近才在新廣告
    大家可以搜尋一下,比亞迪上過月在英國的銷量,大幅提升880%,幾乎等於超級賣!
    大陸的11長假讓歐洲小眾景區也塞車,旅遊服務業大發財。
    印尼引進一條中國大陸高速鐵路之後說,我還要,我還要第二條。
    英國、北約、日本利用台灣反共,他們卻開心的開著高性價比的中國電動車,而我們卻必須當盤子,只能任由美國剝皮。
    台灣的經濟除了半導體、房地產之外,服務業、旅遊業非常的慘淡,人民急需想要改變現狀。
    香港、澳門的人民所得都是台灣的好幾倍,身為語言、文字甚至比港澳還優勢的台灣人民,當然有機會有資格,生活過得比現在更好!
    全世界誰真的在反共?美國雖然抵制中國大陸,但是川習他們可能馬上就要見面。
    我們為什麼付出龐大的代價,只是要替美國抵制中國大陸,而我們得到什麼?得到隨時可能變成,第二個烏克蘭的危機嗎?
    民進黨總是洗腦台灣人反共,讓他們得以在封閉的特許行業上,軍購、綠能、人力仲介、房地產、公共工程等上面繼續大發財。
    我們人民本來可以享受優渥生活,卻只能成為一輩子騎摩托車的工奴。
    很多人期待突破生活現況,目前的經濟及生活困境,如果還要維持現狀,二岸繼續對立,那何必支持國民黨?
    二岸如果要維持現狀 不如支持民進黨就好 至少他們是老牌老字號 不是最近才在新廣告 大家可以搜尋一下,比亞迪上過月在英國的銷量,大幅提升880%,幾乎等於超級賣! 大陸的11長假讓歐洲小眾景區也塞車,旅遊服務業大發財。 印尼引進一條中國大陸高速鐵路之後說,我還要,我還要第二條。 英國、北約、日本利用台灣反共,他們卻開心的開著高性價比的中國電動車,而我們卻必須當盤子,只能任由美國剝皮。 台灣的經濟除了半導體、房地產之外,服務業、旅遊業非常的慘淡,人民急需想要改變現狀。 香港、澳門的人民所得都是台灣的好幾倍,身為語言、文字甚至比港澳還優勢的台灣人民,當然有機會有資格,生活過得比現在更好! 全世界誰真的在反共?美國雖然抵制中國大陸,但是川習他們可能馬上就要見面。 我們為什麼付出龐大的代價,只是要替美國抵制中國大陸,而我們得到什麼?得到隨時可能變成,第二個烏克蘭的危機嗎? 民進黨總是洗腦台灣人反共,讓他們得以在封閉的特許行業上,軍購、綠能、人力仲介、房地產、公共工程等上面繼續大發財。 我們人民本來可以享受優渥生活,卻只能成為一輩子騎摩托車的工奴。 很多人期待突破生活現況,目前的經濟及生活困境,如果還要維持現狀,二岸繼續對立,那何必支持國民黨?
    0 Comments·0 Shares·291 Views·0 Reviews
  • 其實「稀土」這個名字有點誤導。它們一點都不稀,地球各地都有。像釹(Neodymium)、鈰(Cerium)這些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甚至比銅還高。美國、澳洲、印度、越南、巴西都能開採,只是稀土礦的問題不在「找不找得到」,而在於「怎麼處理得乾淨」。這些元素通常混在一起存在,必須用大量酸液和複雜程序分離,整個過程污染嚴重又昂貴。
    .
    中國會主導稀土市場,是因為其他國家不願意承擔這個環境成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原本有加州 Mountain Pass 礦,但因為污染關閉。那時中國以極低的環保要求、低人工成本,以及國家政策扶持,大量補貼稀土產業,把別國的競爭對手都擠出市場。結果到了 2010 年,中國幾乎壟斷了全球 95% 的稀土供應;即使到今天,仍控制大約七成開採與九成精煉產能。
    .
    理論上,別的國家當然能重新做,但需要時間與錢。美國的 MP Materials 已經重啟 Mountain Pass 礦場,不過礦石還是得送到中國分離;澳洲的 Lynas 是唯一規模化的替代來源,在馬來西亞設廠;加拿大、歐洲也在開新礦,日本政府更出資到海外找新來源。不過這些項目都成本高、周期長,要三到五年才能形成穩定產能,而且成本通常是中國的 1.5 到 3 倍。
    .
    更關鍵的是,中國控制的不只是礦,而是整條供應鏈。從開採、精煉,到稀土氧化物、合金、磁材,最後到馬達、國防設備、晶片封裝,中國都有完整的產業體系。尤其在釹鐵硼(NdFeB)磁體這一段,中國的市占率接近壟斷。這意味著,即使美國自己挖礦,也得把材料送到中國加工成磁體。這才是真正讓世界緊張的地方。
    .
    總結起來,稀土並不是「無法取代」的資源,但短期內要取代中國的供應體系非常困難。別國要重建產能,至少得三到五年;而在這段過渡期,價格飆漲、供應鏈受阻會先衝擊電動車、風力發電、AI 伺服器等高科技行業。
    .
    換句話說,稀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生意,但它是「麻煩得沒人想做」的生意。中國願意做,而且做了三十年,才讓今天這個議題變成全球的痛點。
    其實「稀土」這個名字有點誤導。它們一點都不稀,地球各地都有。像釹(Neodymium)、鈰(Cerium)這些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甚至比銅還高。美國、澳洲、印度、越南、巴西都能開採,只是稀土礦的問題不在「找不找得到」,而在於「怎麼處理得乾淨」。這些元素通常混在一起存在,必須用大量酸液和複雜程序分離,整個過程污染嚴重又昂貴。 . 中國會主導稀土市場,是因為其他國家不願意承擔這個環境成本。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原本有加州 Mountain Pass 礦,但因為污染關閉。那時中國以極低的環保要求、低人工成本,以及國家政策扶持,大量補貼稀土產業,把別國的競爭對手都擠出市場。結果到了 2010 年,中國幾乎壟斷了全球 95% 的稀土供應;即使到今天,仍控制大約七成開採與九成精煉產能。 . 理論上,別的國家當然能重新做,但需要時間與錢。美國的 MP Materials 已經重啟 Mountain Pass 礦場,不過礦石還是得送到中國分離;澳洲的 Lynas 是唯一規模化的替代來源,在馬來西亞設廠;加拿大、歐洲也在開新礦,日本政府更出資到海外找新來源。不過這些項目都成本高、周期長,要三到五年才能形成穩定產能,而且成本通常是中國的 1.5 到 3 倍。 . 更關鍵的是,中國控制的不只是礦,而是整條供應鏈。從開採、精煉,到稀土氧化物、合金、磁材,最後到馬達、國防設備、晶片封裝,中國都有完整的產業體系。尤其在釹鐵硼(NdFeB)磁體這一段,中國的市占率接近壟斷。這意味著,即使美國自己挖礦,也得把材料送到中國加工成磁體。這才是真正讓世界緊張的地方。 . 總結起來,稀土並不是「無法取代」的資源,但短期內要取代中國的供應體系非常困難。別國要重建產能,至少得三到五年;而在這段過渡期,價格飆漲、供應鏈受阻會先衝擊電動車、風力發電、AI 伺服器等高科技行業。 . 換句話說,稀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生意,但它是「麻煩得沒人想做」的生意。中國願意做,而且做了三十年,才讓今天這個議題變成全球的痛點。
    0 Comments·0 Shares·146 Views·0 Reviews
  • 日本執政聯盟包括自民黨及公明黨。
    今天,公明黨黨首齐藤鐵夫與高市早苗會談。
    會談後,齐藤鐵夫宣布退出執政聯盟。
    到底什麼原因?
    就是公明黨的政策路線與高市南轅北轍。
    這使高市取得首相之位,增加了變數。
    目前公明黨在眾議院有24席,自民黨有191席,共215席,未達233席半數門檻。
    在野黨反對高市,杯葛她的原因,不僅僅是她反華的極右路線。
    更重要是,她被認定是麻生太郎的傀儡。
    麻生在自民黨只有40多席議員,但高市卻把副總裁給麻生,幹事長給鈴木俊一。
    現在自民黨的領導人與其說是高市,還不如說是麻生。
    而公明黨反對的對象,主要是麻生,而不是高市。
    在日本人民的認知𥚃,麻生派系不僅是政治派閥的大鱷,而且是代表黑金的財閥指標。
    韓國人聽到麻生,大部分會咬牙切齒。
    二戰時,強徵中韓勞工到福岡礦場做苦役,死了幾萬條人命。
    那個福岡礦場就是麻生家族所有。
    麻生太郎的叔叔麻生直郎是二戰時神風特攻隊的代表人物。
    他的父親娶了前首相吉田茂的女兒。
    吉田茂把麻生視為家族的政治接班人,並安排他娶了前首相鈴木善幸的女兒,並與日本皇室搭上了關係。
    在軍政商三界的拱抬下,麻生初期的仕途一帆風順。
    一直到擔任首相後,因自民黨黑金事件,醜聞頻出,選舉慘敗而下台。
    當時主要逼他下台的人就是石破茂。
    麻生這次巧妙的運用政治槓桿,使高市打敗小泉進次郎。
    不過,下一個關卡就不同了。
    高市要拿下日本首相,麻生就不一定是助力,反而可能是大石頭了!
    日本執政聯盟包括自民黨及公明黨。 今天,公明黨黨首齐藤鐵夫與高市早苗會談。 會談後,齐藤鐵夫宣布退出執政聯盟。 到底什麼原因? 就是公明黨的政策路線與高市南轅北轍。 這使高市取得首相之位,增加了變數。 目前公明黨在眾議院有24席,自民黨有191席,共215席,未達233席半數門檻。 在野黨反對高市,杯葛她的原因,不僅僅是她反華的極右路線。 更重要是,她被認定是麻生太郎的傀儡。 麻生在自民黨只有40多席議員,但高市卻把副總裁給麻生,幹事長給鈴木俊一。 現在自民黨的領導人與其說是高市,還不如說是麻生。 而公明黨反對的對象,主要是麻生,而不是高市。 在日本人民的認知𥚃,麻生派系不僅是政治派閥的大鱷,而且是代表黑金的財閥指標。 韓國人聽到麻生,大部分會咬牙切齒。 二戰時,強徵中韓勞工到福岡礦場做苦役,死了幾萬條人命。 那個福岡礦場就是麻生家族所有。 麻生太郎的叔叔麻生直郎是二戰時神風特攻隊的代表人物。 他的父親娶了前首相吉田茂的女兒。 吉田茂把麻生視為家族的政治接班人,並安排他娶了前首相鈴木善幸的女兒,並與日本皇室搭上了關係。 在軍政商三界的拱抬下,麻生初期的仕途一帆風順。 一直到擔任首相後,因自民黨黑金事件,醜聞頻出,選舉慘敗而下台。 當時主要逼他下台的人就是石破茂。 麻生這次巧妙的運用政治槓桿,使高市打敗小泉進次郎。 不過,下一個關卡就不同了。 高市要拿下日本首相,麻生就不一定是助力,反而可能是大石頭了!
    0 Comments·0 Shares·1K Views·0 Reviews
  • 美国人想让她跟中国开战…
    韩国人想让她跟中国开战…
    日本人想让她跟中国开战…
    中国人的意见跟他们一致…
    美国人想让她跟中国开战… 韩国人想让她跟中国开战… 日本人想让她跟中国开战… 中国人的意见跟他们一致…
    0 Comments·0 Shares·3K Views·0 Reviews
  • 美国人想让她跟中国开战…
    韩国人想让她跟中国开战…
    日本人想让她跟中国开战…
    中国人的意见跟他们一致…
    美国人想让她跟中国开战… 韩国人想让她跟中国开战… 日本人想让她跟中国开战… 中国人的意见跟他们一致…
    0 Comments·0 Shares·3K Views·0 Reviews
  • 近日,日本足协技术总监、58岁的影山雅永在航班上观看儿童色情影像,被法国法院判处18个月缓刑,并被禁止入境10年。

    影山雅永在上周前往智利观摩U-20世界杯的途中,于巴黎戴高乐机场被逮捕。法国检方7日透露,影山雅永在乘坐法国航空商务舱时,被空乘人员发现用平板观看儿童色情影像。他当时辩称自己是艺术家,所观看的影像是“AI生成”的。
    近日,日本足协技术总监、58岁的影山雅永在航班上观看儿童色情影像,被法国法院判处18个月缓刑,并被禁止入境10年。 影山雅永在上周前往智利观摩U-20世界杯的途中,于巴黎戴高乐机场被逮捕。法国检方7日透露,影山雅永在乘坐法国航空商务舱时,被空乘人员发现用平板观看儿童色情影像。他当时辩称自己是艺术家,所观看的影像是“AI生成”的。
    2 Comments·0 Shares·3K Views·0 Reviews
  • 郝龍斌昨天在台中誇下豪語。
    他說願意針對兩岸問題、黨內發展與其他候選人發展一對一的辯論。
    張亞中在隨後發言時正式接招,他說願意與郝龍斌辯論兩岸問題。
    太好了。
    一定有電視台願意來辦這場高峰辯論會,太令人期待了。
    這消息著實令人熱血沸騰。
    真理越辯越明,尤其在印太形勢已改變的當下時刻。
    川普正在戰略大收縮,棄台論甚囂塵上。
    日本新任首相重提安倍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大陸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強大,反介入與區域拒止已非吳下阿蒙。
    台灣要維持現狀,可能嗎?
    九二共識到底是不是一中各表?台灣要如何和中不舔中,親美不跪美。
    知易行難,談何容易。
    在和、舔、親、跪、友、媚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分寸如何拿捏?
    解放軍已越過海峽中線,要對台灣進行封鎖,是輕而易舉的事。
    台灣要如何追求兩岸和平發展?
    有太多的問題,可以讓郝龍斌與張亞中聚焦辯論。
    而且一對一辯論的最大優點,就是不能閃躲,不打高空,沒有模糊,直球對決。
    現在單單想想,都令人高度興奮。
    最重要的是郝張兩人,郝既出招,張已接招,就看那個媒體願意承辦了。
    總之,趕緊落實吧!
    郝龍斌昨天在台中誇下豪語。 他說願意針對兩岸問題、黨內發展與其他候選人發展一對一的辯論。 張亞中在隨後發言時正式接招,他說願意與郝龍斌辯論兩岸問題。 太好了。 一定有電視台願意來辦這場高峰辯論會,太令人期待了。 這消息著實令人熱血沸騰。 真理越辯越明,尤其在印太形勢已改變的當下時刻。 川普正在戰略大收縮,棄台論甚囂塵上。 日本新任首相重提安倍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大陸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強大,反介入與區域拒止已非吳下阿蒙。 台灣要維持現狀,可能嗎? 九二共識到底是不是一中各表?台灣要如何和中不舔中,親美不跪美。 知易行難,談何容易。 在和、舔、親、跪、友、媚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分寸如何拿捏? 解放軍已越過海峽中線,要對台灣進行封鎖,是輕而易舉的事。 台灣要如何追求兩岸和平發展? 有太多的問題,可以讓郝龍斌與張亞中聚焦辯論。 而且一對一辯論的最大優點,就是不能閃躲,不打高空,沒有模糊,直球對決。 現在單單想想,都令人高度興奮。 最重要的是郝張兩人,郝既出招,張已接招,就看那個媒體願意承辦了。 總之,趕緊落實吧!
    0 Comments·0 Shares·885 Views·0 Reviews
  • 【破產潮】
    日本過去半年逾五千間企業破產
    創12年新高
    【破產潮】 日本過去半年逾五千間企業破產 創12年新高
    0 Comments·0 Shares·1K Views·0 Reviews
  • 台灣AV女優胎尼(Tiny)成功在日本AV界出道,出道作《世界的美少女》繳出亮眼成績單。近日傳出又有台灣女生將進軍日本AV界,拍攝地點還選在台北市萬華區剝皮寮,女優身分也掀起討論。

    AV達人一劍浣春秋發文透露,又有一位名為「美玲」的23歲台灣AV女優將在日本出道,宣傳標語顯示「在台灣見到的純樸素人」,一劍浣春秋吐槽「又是美玲!」,揶揄日本片商似乎都認為台灣美女都要叫「美玲」,之前片商Madonna就曾推出一位「林美玲」,下個月又有一位「美玲」出現。

    一劍浣春秋表示,劇情設定為AV男優在剝皮寮和美玲搭訕,由此推測美玲應該真的是台灣人,不過,影片中刻意避開男優的臉,加上男優居然會說中文,讓他感到相當意外,因為猜測很可能是「買片」,片商和中文片商購買作品的版權,然後在日本發行,之前也有其他片商用這樣的方法發片。

    美玲真實身分,一劍浣春秋坦言自己就算看完預告片,也沒認出來,他表示,男優講的中文他聽得懂,反而是美玲說的話,他卻聽不懂,相關資料看完後,讓他依舊感到困惑:「她到底是誰啊?」
    台灣AV女優胎尼(Tiny)成功在日本AV界出道,出道作《世界的美少女》繳出亮眼成績單。近日傳出又有台灣女生將進軍日本AV界,拍攝地點還選在台北市萬華區剝皮寮,女優身分也掀起討論。 AV達人一劍浣春秋發文透露,又有一位名為「美玲」的23歲台灣AV女優將在日本出道,宣傳標語顯示「在台灣見到的純樸素人」,一劍浣春秋吐槽「又是美玲!」,揶揄日本片商似乎都認為台灣美女都要叫「美玲」,之前片商Madonna就曾推出一位「林美玲」,下個月又有一位「美玲」出現。 一劍浣春秋表示,劇情設定為AV男優在剝皮寮和美玲搭訕,由此推測美玲應該真的是台灣人,不過,影片中刻意避開男優的臉,加上男優居然會說中文,讓他感到相當意外,因為猜測很可能是「買片」,片商和中文片商購買作品的版權,然後在日本發行,之前也有其他片商用這樣的方法發片。 美玲真實身分,一劍浣春秋坦言自己就算看完預告片,也沒認出來,他表示,男優講的中文他聽得懂,反而是美玲說的話,他卻聽不懂,相關資料看完後,讓他依舊感到困惑:「她到底是誰啊?」
    0 Comments·0 Shares·1K Views·0 Reviews
  • 郝龍斌昨天在台中誇下豪語。
    他說願意針對兩岸問題、黨內發展與其他候選人發展一對一的辯論。
    張亞中在隨後發言時正式接招,他說願意與郝龍斌辯論兩岸問題。
    太好了。
    一定有電視台願意來辦這場高峰辯論會,太令人期待了。
    這消息著實令人熱血沸騰。
    真理越辯越明,尤其在印太形勢已改變的當下時刻。
    川普正在戰略大收縮,棄台論甚囂塵上。
    日本新任首相重提安倍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大陸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強大,反介入與區域拒止已非吳下阿蒙。
    台灣要維持現狀,可能嗎?
    九二共識到底是不是一中各表?台灣要如何和中不舔中,親美不跪美。
    知易行難,談何容易。
    在和、舔、親、跪、友、媚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分寸如何拿捏?
    解放軍已越過海峽中線,要對台灣進行封鎖,是輕而易舉的事。
    台灣要如何追求兩岸和平發展?
    有太多的問題,可以讓郝龍斌與張亞中聚焦辯論。
    而且一對一辯論的最大優點,就是不能閃躲,不打高空,沒有模糊,直球對決。
    現在單單想想,都令人高度興奮。
    最重要的是郝張兩人,郝既出招,張已接招,就看那個媒體願意承辦了。
    總之,趕緊落實吧!
    郝龍斌昨天在台中誇下豪語。 他說願意針對兩岸問題、黨內發展與其他候選人發展一對一的辯論。 張亞中在隨後發言時正式接招,他說願意與郝龍斌辯論兩岸問題。 太好了。 一定有電視台願意來辦這場高峰辯論會,太令人期待了。 這消息著實令人熱血沸騰。 真理越辯越明,尤其在印太形勢已改變的當下時刻。 川普正在戰略大收縮,棄台論甚囂塵上。 日本新任首相重提安倍的「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大陸綜合國力和軍事實力強大,反介入與區域拒止已非吳下阿蒙。 台灣要維持現狀,可能嗎? 九二共識到底是不是一中各表?台灣要如何和中不舔中,親美不跪美。 知易行難,談何容易。 在和、舔、親、跪、友、媚之間,如何取得平衡,分寸如何拿捏? 解放軍已越過海峽中線,要對台灣進行封鎖,是輕而易舉的事。 台灣要如何追求兩岸和平發展? 有太多的問題,可以讓郝龍斌與張亞中聚焦辯論。 而且一對一辯論的最大優點,就是不能閃躲,不打高空,沒有模糊,直球對決。 現在單單想想,都令人高度興奮。 最重要的是郝張兩人,郝既出招,張已接招,就看那個媒體願意承辦了。 總之,趕緊落實吧!
    0 Comments·0 Shares·924 Views·0 Reviews
More Results
Upgrade to Pro
Choose the Plan That's Right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