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美國人一旦破產,基本就沒機會翻身?
一位居住美國 10 多年的朋友告訴我,美國街頭的流浪漢,可不全是窮人,他們反而更多是中產階級,甚至是曾經的成功人士,破產了才變成流浪漢的,可為什麼他們破產後不能重新打拼呢?
先看美國中產的日子,全是 “借出來的體面”。
2023 年,朋友在西雅圖認識的護士薩拉,年薪 8 萬美金,不算低了,但每月開支一攤開就繃不住了:
房貸 2800 刀(買了套郊區小房子,要還 30 年),車貸 900 刀(開的是五年舊的豐田 SUV),孩子日托 1500 刀(公立日托排隊要等兩年,只能選私立),醫療保險自付額 4000 刀(普通感冒都不敢去醫院,怕掏不起自費部分),還有信用卡欠著 8000 刀,每月最低還款 1200 刀。
算下來,稅後工資扣完這些,每月只剩不到 500 刀,連買孩子的奶粉都得挑打折的。
壓垮人的往往是 “意外支出”,首當其沖就是醫療。
2024 年初,得州的銷售員邁克,妻子突發哮喘住院,住了 5 天,出院賬單 3.2 萬刀。
邁克沒存款,只能刷信用卡,利息是 20%,不到三個月,連本帶利就欠了 3.8 萬刀。
他想找公司借點錢,老闆說 “公司有規定,不借私人款項”,一點餘地都沒留。
美國很多中產都這樣,沒應急儲蓄,全靠信用撐著,一場病、一次意外,立馬就把債務窟窿捅大。
一旦還不上錢,催債的能把人逼到死角。
2024 年 3 月,邁克還不上信用卡,銀行先凍結了他的工資卡,連孩子的學校午餐費都扣不了;
沒過一周,拖車公司直接把他的 SUV 拖走,說 “再不交欠款,就拍賣車輛”;房東更狠,按加州規定,欠租 3 天就發了驅逐通知,邁克只能帶著老婆孩子暫時住朋友家的沙發。
這時候,他除了破產,沒別的選。
可破產不是 “重啟”,是 “扒層皮”。
2024 年 5 月,波士頓的會計湯姆申請了第七章破產,法院直接變賣他的非豁免資產:房子被拍賣,還了部分房貸;車子被收走,抵了車貸;連他母親留下的首飾,都被拿去賣了 500 刀。
最後只給他留了 1000 刀現金和幾件換洗衣物。
要是選第十一章重組更慘,朋友鄰居露西去年重組後,未來 5 年每月要把收入的 65% 交給破產信託人,買棵生菜都得記賬,生怕超支。
信用記錄一毀,十年都翻不了身。
2024 年 7 月,芝加哥的前教師琳達破產後,想找個超市收銀員的工作,面試都過了,最後 HR 說 “查了你的信用報告,有破產記錄,我們處理現金需要信用可靠的人”,直接把她拒了。
她去辦手機卡,運營商要她交 800 刀押金,普通人才交 100 刀;想租個小公寓,房東一看信用分 520(滿分 850),直接說 “不租給有破產記錄的人”。
有人說 “不是有失業救濟和社保嗎”,實際根本不夠活。
2023 年底,底特律的工廠技工戴夫失業了,每周只能領 380 刀失業金,最多領 26 周。
他租的公寓每月 1200 刀,交完房租只剩 60 刀,只能買超市打折的臨期麵包和罐頭,連雞蛋都捨不得買。
社保更指望不上,2024 年 2 月,佛羅里達的單親媽媽艾米申請食品券,系統說 “查不到你的納稅記錄”,拒了三次,最後只能去教堂領免費的罐頭和過期牛奶。
想靠讀書改命?門都沒有。
2023 年,洛杉磯的年輕人傑克想讀社區大學學護理,學費每年 1.5 萬刀,他只能借助學貸款,畢業後每月要還 800 刀。
去年他破產了,以為貸款能豁免,結果銀行說 “助學貸款在破產時不能免,就算你睡街頭,也得還”。
現在他打兩份工,一份餐廳服務員,一份外賣配送,每月工資一半都用來還貸款,根本沒精力再學習。
更要命的是,美國沒 “人情緩沖”。
咱們這邊要是破產了,回老家能找親戚湊點錢,開個小館子慢慢做。
可美國不一樣,2024 年 4 月,亞利桑那的創業者馬克破產後,找表姐借 1000 刀交房租,表姐說 “我自己還得還學生貸,幫不了你”;
找朋友借 500 刀,朋友說 “我得留著錢交醫保”,最後沒人幫他。他只能睡在公園長椅上,慢慢變成了流浪漢。
說到底,美國中產的 “好日子” 是泡沫,一戳就破。
郊區的房子、車庫里的車、孩子的私立教育,看著光鮮,其實都是借的。一旦收入斷了,醫療、債務、信用這些問題全堆上來,沒一點緩沖的餘地。
不是他們不努力,是整個體系沒給破產的人留活路:找工作被歧視,借錢沒信用,求助沒人幫,最後只能在街頭混日子,再也翻不了身。
一位居住美國 10 多年的朋友告訴我,美國街頭的流浪漢,可不全是窮人,他們反而更多是中產階級,甚至是曾經的成功人士,破產了才變成流浪漢的,可為什麼他們破產後不能重新打拼呢?
先看美國中產的日子,全是 “借出來的體面”。
2023 年,朋友在西雅圖認識的護士薩拉,年薪 8 萬美金,不算低了,但每月開支一攤開就繃不住了:
房貸 2800 刀(買了套郊區小房子,要還 30 年),車貸 900 刀(開的是五年舊的豐田 SUV),孩子日托 1500 刀(公立日托排隊要等兩年,只能選私立),醫療保險自付額 4000 刀(普通感冒都不敢去醫院,怕掏不起自費部分),還有信用卡欠著 8000 刀,每月最低還款 1200 刀。
算下來,稅後工資扣完這些,每月只剩不到 500 刀,連買孩子的奶粉都得挑打折的。
壓垮人的往往是 “意外支出”,首當其沖就是醫療。
2024 年初,得州的銷售員邁克,妻子突發哮喘住院,住了 5 天,出院賬單 3.2 萬刀。
邁克沒存款,只能刷信用卡,利息是 20%,不到三個月,連本帶利就欠了 3.8 萬刀。
他想找公司借點錢,老闆說 “公司有規定,不借私人款項”,一點餘地都沒留。
美國很多中產都這樣,沒應急儲蓄,全靠信用撐著,一場病、一次意外,立馬就把債務窟窿捅大。
一旦還不上錢,催債的能把人逼到死角。
2024 年 3 月,邁克還不上信用卡,銀行先凍結了他的工資卡,連孩子的學校午餐費都扣不了;
沒過一周,拖車公司直接把他的 SUV 拖走,說 “再不交欠款,就拍賣車輛”;房東更狠,按加州規定,欠租 3 天就發了驅逐通知,邁克只能帶著老婆孩子暫時住朋友家的沙發。
這時候,他除了破產,沒別的選。
可破產不是 “重啟”,是 “扒層皮”。
2024 年 5 月,波士頓的會計湯姆申請了第七章破產,法院直接變賣他的非豁免資產:房子被拍賣,還了部分房貸;車子被收走,抵了車貸;連他母親留下的首飾,都被拿去賣了 500 刀。
最後只給他留了 1000 刀現金和幾件換洗衣物。
要是選第十一章重組更慘,朋友鄰居露西去年重組後,未來 5 年每月要把收入的 65% 交給破產信託人,買棵生菜都得記賬,生怕超支。
信用記錄一毀,十年都翻不了身。
2024 年 7 月,芝加哥的前教師琳達破產後,想找個超市收銀員的工作,面試都過了,最後 HR 說 “查了你的信用報告,有破產記錄,我們處理現金需要信用可靠的人”,直接把她拒了。
她去辦手機卡,運營商要她交 800 刀押金,普通人才交 100 刀;想租個小公寓,房東一看信用分 520(滿分 850),直接說 “不租給有破產記錄的人”。
有人說 “不是有失業救濟和社保嗎”,實際根本不夠活。
2023 年底,底特律的工廠技工戴夫失業了,每周只能領 380 刀失業金,最多領 26 周。
他租的公寓每月 1200 刀,交完房租只剩 60 刀,只能買超市打折的臨期麵包和罐頭,連雞蛋都捨不得買。
社保更指望不上,2024 年 2 月,佛羅里達的單親媽媽艾米申請食品券,系統說 “查不到你的納稅記錄”,拒了三次,最後只能去教堂領免費的罐頭和過期牛奶。
想靠讀書改命?門都沒有。
2023 年,洛杉磯的年輕人傑克想讀社區大學學護理,學費每年 1.5 萬刀,他只能借助學貸款,畢業後每月要還 800 刀。
去年他破產了,以為貸款能豁免,結果銀行說 “助學貸款在破產時不能免,就算你睡街頭,也得還”。
現在他打兩份工,一份餐廳服務員,一份外賣配送,每月工資一半都用來還貸款,根本沒精力再學習。
更要命的是,美國沒 “人情緩沖”。
咱們這邊要是破產了,回老家能找親戚湊點錢,開個小館子慢慢做。
可美國不一樣,2024 年 4 月,亞利桑那的創業者馬克破產後,找表姐借 1000 刀交房租,表姐說 “我自己還得還學生貸,幫不了你”;
找朋友借 500 刀,朋友說 “我得留著錢交醫保”,最後沒人幫他。他只能睡在公園長椅上,慢慢變成了流浪漢。
說到底,美國中產的 “好日子” 是泡沫,一戳就破。
郊區的房子、車庫里的車、孩子的私立教育,看著光鮮,其實都是借的。一旦收入斷了,醫療、債務、信用這些問題全堆上來,沒一點緩沖的餘地。
不是他們不努力,是整個體系沒給破產的人留活路:找工作被歧視,借錢沒信用,求助沒人幫,最後只能在街頭混日子,再也翻不了身。
為什麼說美國人一旦破產,基本就沒機會翻身? 一位居住美國 10 多年的朋友告訴我,美國街頭的流浪漢,可不全是窮人,他們反而更多是中產階級,甚至是曾經的成功人士,破產了才變成流浪漢的,可為什麼他們破產後不能重新打拼呢? 先看美國中產的日子,全是 “借出來的體面”。 2023 年,朋友在西雅圖認識的護士薩拉,年薪 8 萬美金,不算低了,但每月開支一攤開就繃不住了: 房貸 2800 刀(買了套郊區小房子,要還 30 年),車貸 900 刀(開的是五年舊的豐田 SUV),孩子日托 1500 刀(公立日托排隊要等兩年,只能選私立),醫療保險自付額 4000 刀(普通感冒都不敢去醫院,怕掏不起自費部分),還有信用卡欠著 8000 刀,每月最低還款 1200 刀。 算下來,稅後工資扣完這些,每月只剩不到 500 刀,連買孩子的奶粉都得挑打折的。 壓垮人的往往是 “意外支出”,首當其沖就是醫療。 2024 年初,得州的銷售員邁克,妻子突發哮喘住院,住了 5 天,出院賬單 3.2 萬刀。 邁克沒存款,只能刷信用卡,利息是 20%,不到三個月,連本帶利就欠了 3.8 萬刀。 他想找公司借點錢,老闆說 “公司有規定,不借私人款項”,一點餘地都沒留。 美國很多中產都這樣,沒應急儲蓄,全靠信用撐著,一場病、一次意外,立馬就把債務窟窿捅大。 一旦還不上錢,催債的能把人逼到死角。 2024 年 3 月,邁克還不上信用卡,銀行先凍結了他的工資卡,連孩子的學校午餐費都扣不了; 沒過一周,拖車公司直接把他的 SUV 拖走,說 “再不交欠款,就拍賣車輛”;房東更狠,按加州規定,欠租 3 天就發了驅逐通知,邁克只能帶著老婆孩子暫時住朋友家的沙發。 這時候,他除了破產,沒別的選。 可破產不是 “重啟”,是 “扒層皮”。 2024 年 5 月,波士頓的會計湯姆申請了第七章破產,法院直接變賣他的非豁免資產:房子被拍賣,還了部分房貸;車子被收走,抵了車貸;連他母親留下的首飾,都被拿去賣了 500 刀。 最後只給他留了 1000 刀現金和幾件換洗衣物。 要是選第十一章重組更慘,朋友鄰居露西去年重組後,未來 5 年每月要把收入的 65% 交給破產信託人,買棵生菜都得記賬,生怕超支。 信用記錄一毀,十年都翻不了身。 2024 年 7 月,芝加哥的前教師琳達破產後,想找個超市收銀員的工作,面試都過了,最後 HR 說 “查了你的信用報告,有破產記錄,我們處理現金需要信用可靠的人”,直接把她拒了。 她去辦手機卡,運營商要她交 800 刀押金,普通人才交 100 刀;想租個小公寓,房東一看信用分 520(滿分 850),直接說 “不租給有破產記錄的人”。 有人說 “不是有失業救濟和社保嗎”,實際根本不夠活。 2023 年底,底特律的工廠技工戴夫失業了,每周只能領 380 刀失業金,最多領 26 周。 他租的公寓每月 1200 刀,交完房租只剩 60 刀,只能買超市打折的臨期麵包和罐頭,連雞蛋都捨不得買。 社保更指望不上,2024 年 2 月,佛羅里達的單親媽媽艾米申請食品券,系統說 “查不到你的納稅記錄”,拒了三次,最後只能去教堂領免費的罐頭和過期牛奶。 想靠讀書改命?門都沒有。 2023 年,洛杉磯的年輕人傑克想讀社區大學學護理,學費每年 1.5 萬刀,他只能借助學貸款,畢業後每月要還 800 刀。 去年他破產了,以為貸款能豁免,結果銀行說 “助學貸款在破產時不能免,就算你睡街頭,也得還”。 現在他打兩份工,一份餐廳服務員,一份外賣配送,每月工資一半都用來還貸款,根本沒精力再學習。 更要命的是,美國沒 “人情緩沖”。 咱們這邊要是破產了,回老家能找親戚湊點錢,開個小館子慢慢做。 可美國不一樣,2024 年 4 月,亞利桑那的創業者馬克破產後,找表姐借 1000 刀交房租,表姐說 “我自己還得還學生貸,幫不了你”; 找朋友借 500 刀,朋友說 “我得留著錢交醫保”,最後沒人幫他。他只能睡在公園長椅上,慢慢變成了流浪漢。 說到底,美國中產的 “好日子” 是泡沫,一戳就破。 郊區的房子、車庫里的車、孩子的私立教育,看著光鮮,其實都是借的。一旦收入斷了,醫療、債務、信用這些問題全堆上來,沒一點緩沖的餘地。 不是他們不努力,是整個體系沒給破產的人留活路:找工作被歧視,借錢沒信用,求助沒人幫,最後只能在街頭混日子,再也翻不了身。
0 Comments·0 Shares·1K Views·0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