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活動被誤解為與市政府對抗,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將動工儀式定位為內部性質,決定本人不出席。(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輝達(NVIDIA)原擬在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北士科)T17、T18 地塊設置其台灣總部,但該開發案至今因新光人壽(簡稱新壽)與台北市政府在地上權契約與解約條件上協商不下,進度屢陷僵局。

昨(15)日晚間傳出新壽將在16日舉辦 T17、T18 動土儀式,震動各界,新壽當晚回應稱為內部儀式、不對外公開;北市府則表示尚未收到開工申請。

新壽此舉被外界解讀為「表態動作」或「假動工」,正反意見分歧;有人認為象徵開發意志,屬於後續談判策略的一環,也有人批評此舉程序不完備,恐導致市府與外商信任破裂。

契約卡關背景:解約協商未果、輝達觀望態度轉濃

北士科T17、T18地塊原由北市府標售地上權,新壽於2021年以44.02億元得標,預計興建智慧商辦園區。根據契約條款,地上權持有人須完成建物興建並取得使用執照,才能進行移轉。

然而,輝達今年上半年宣布擬將亞太總部設於此處,雙方在地上權移轉、補償金額與市府程序上出現歧見。

市府在9月底行文新壽,啟動「合意終止契約」程序,要求新壽提出解約條件。新壽主張市府應依契約先啟動協調委員機制,並強調願意與政府合作,但應尊重契約權益。

市府方面則指出,若新壽提出的條件不符公共利益或議會無法接受,不排除依法解約、收回土地,以利重新招商。

輝達近期已展開備案評估,也跟經濟部表示希望協助盤點其他土地,準備備案。同時其他縣市包括新竹、台中甚至高雄皆主動釋出土地與優惠方案。產業界分析,若北士科案繼續卡關,恐讓輝達總部計畫延宕甚至轉移。

動土儀式象徵濃厚,市府指程序未備

新壽於15日晚間於媒體群組中發送訊息,證實16日的確將舉行T17、T18「開工動土典禮」,但強調為公司內部儀式、不對外開放。

然而,北市府建管處表示,至今尚未收到新壽的開工申報或勘驗文件,提醒若未依法辦理程序即動工,恐有違法之虞,最重可處停工。

新光人壽表示,此次動土儀式是依據10月9日取得的雜項執照依法推進,後續待施工計劃送審通過後,即可正式動工。

業界人士分析,這場儀式可能是一場「戰略性動作」,藉以向市府與輝達展示新壽仍具主導權,也可能在談判上爭取更好條件。但若市府採強硬態度,雙方衝突恐進一步升高。

開工儀式意圖為何?正反觀點分歧

支持方主要認為,新壽動土儀式有助向市場傳達「案子仍在進行」的訊息,可回應外界對北士科開發停滯的疑慮。不具名開發商認為,新壽此舉「有表態意味」,藉此提醒政府重視民間投資者的權益。

但反對者批評,若未完成開工申報即動土,不僅程序有瑕疵,也可能損害市府與外商間的信任基礎。國民黨北市議員甚至批評此舉為「低級動作」,質疑即使尚未取得完整開工資格,新壽卻仍安排動土儀式。

另有業界人士也認為,儘管地上權轉移仍須雙方另行協商,動土舉動被視為維持談判籌碼的策略。在此角度下,動土象徵意義遠大於工程本身。

輿論方面,有觀點認為,若北士科案無法在短期內釐清契約爭議,恐重挫台灣吸引高科技外資的形象,例如,恐被外商視為「政策不確定」的象徵,讓其他國際企業裹足不前。行政效率與程序透明度,將成為後續觀察重點。

輝達盼雙方合意解約取得地上權,蔣萬安:持續努力

新壽突動土,使北士科T17、T18案再度成為輿論焦點。這場象徵性的動作,或是策略表態、或是程序挑戰,都反映出台灣在招商引資與行政治理間的拉鋸。

台北市長蔣萬安今日受訪表示,市府將持續跟輝達溝通,保持意見的交換;並透露,輝達明確告知,希望市府與新壽合意解約,由市府取回土地,透過專案設定地上權的方式來給予輝達,這方向非常明確,市府也會持續努力。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各部會未來3年採購10萬台無人機 預計投入442.4億元
公股行庫員工生第三胎發100萬? 莊翠雲愣問「這一句」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下周舉行友台法案聽證會 台灣美國商會發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