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屏東百威食品被查出以工業級雙氧水漂白豬腸,逾3000公斤流入市面。(圖片來源/photoAC)
屏東百威公司遭檢舉以「工業級雙氧水」漂白豬腸,導致超過3000公斤黑心豬腸流竄台北、新北、高雄與桃園等四地,多家知名小吃攤受波及。
衛福部食藥署統計,目前已封存1萬2604公斤問題產品,2430公斤完成下架,另有784公斤疑似已售出。臺北市衛生局表示,自114年10月7日啟動市售豬腸產品專案稽查及抽樣檢驗過氧化氫(雙氧水),主動加強稽查本市夜市、市場、通路賣場、小吃店及餐飲業等場域,截至15日10時止,已累積稽查616家次、抽驗409件豬腸產品,皆「未檢出」過氧化氫。
事件引爆社會關注,再次凸顯食品加工中「化學品使用管理」與「源頭監管」的雙重漏洞。
顏宗海:工業級雙氧水非食品用,誤食恐傷食道與胃黏膜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接受《信傳媒》電訪時先指出,雙氧水(過氧化氫)是常見的氧化劑,依用途可分為工業級、醫療級與食品級,濃度不同用途差異極大。食品級的雙氧水,屬於合法的食品添加物,衛福部的食品添加物名錄中共有800多種、分成17大類,雙氧水屬於第二類「抗氧化劑」,可合法用於食品加工,但最終成品不得殘留。
顏宗海指出,食品級濃度一般僅約3%,而工業級濃度可能超過10%,且純度較低,常混有重金屬或其他化學物質,「這些不純物才是最大危險來源」。他指出,食品業若違法使用工業級原料,除高濃度本身具刺激性外,還可能讓重金屬隨食物進入人體,增加健康風險。不過目前仍需等待檢調化驗,才能確認該批黑心豬腸的具體雜質成分。
至於若不慎誤食被工業級雙氧水漂白過的食物,該怎麼辦?
顏宗海表示,低濃度殘留可能造成腸胃不適,如噁心、腹痛、想吐;若濃度過高,則可能導致腸胃道灼傷、出血甚至穿孔。「若出現噁心、腹痛等異常反應,應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可能吃到漂白食物,以利診斷。」
顏宗海指出,雙氧水是氧化劑,會破壞消化道黏膜細胞,反覆或高劑量暴露恐增加發炎風險,最重要的仍是避免來源不明或外觀異常的食材,「少量誤食通常人體可代謝,但仍可能造成短暫刺激。」
他建議民眾購買豬大腸時可從顏色與氣味自我把關,天然大腸顏色略帶米白或淡褐,若「白得不自然、像漂過一樣」,或散發刺鼻藥水味,就要提高警覺,「有藥水味的都不要吃」。
他也強調,許多食安事件如蘇丹紅辣椒粉、黑心豬腸,背後都有「為了賣相」而違法添加的共通點,唯有稽查與舉報機制健全,才能防止黑心業者再度鑽漏洞。

黑心豬腸炸出食安五環兩大漏洞
事件延燒後,衛福部食藥署坦言,此次案情暴露出「食品化學品使用流向」與「非法加工場監管」兩大漏洞。
一方面,百威公司雖在屠宰場旁設置違章貨櫃屋處理豬腸,但因未登錄「非登不可」食品業者平台,也未取得HACCP(危害分析與關鍵管制點)認證,等於完全脫離官方監管體系。另一方面,雖政府早於2016年設立「化學雲」系統,用以追蹤化學物質流向,但與勞動部的「化學品報備與許可平台」迄今仍未成功介接,導致化學品實際用途、採購與流向難以即時掌握。

廖偉翔:食安管理出漏洞 化學品追蹤系統應一月內完成介接
對此,國民黨立委廖偉翔批,「黑心豬腸事件正是食安管理出現漏洞的縮影!」他指出,台灣的屠宰體系雖管理嚴格,但一旦豬腸等副產品離開屠宰場,監管權責就轉交食藥署,形成斷層。
「百威食品竟能在屠宰場旁的違章貨櫃屋內私自處理豬腸,沒有登錄、沒有檢驗、沒有監督,這就是制度性漏洞。」
他強調,若不從源頭管理化學物質,就無法有效追查問題來源。過去8年來,政府設立的「化學雲」系統與勞動部平台無法介接,理由竟是「資料欄位不相容」,導致化學品流向失聯、風險難掌握。
廖偉翔要求,食安辦與食藥署應在1個月內完成介接調整,讓化學品流向與食品製程得以同步監控,避免類似案件重演。他也指出,食安辦已承諾將與化學署合作,把工業雙氧水等非食品添加物納入「第4類管理」,強化跨部會分工,完善食安五環中的「源頭管理」與「預警系統」。

毒物科醫師給業者、政府、消費者的良心建議
對於政府在食品用化學物質的管理是否有漏洞,顏宗海坦言,食安要靠「業者、政府、消費者」三方共同把關。
「業者要有良心,工業級雙氧水本來就不能用在食品上,更不能拿壞掉的豬腸漂白後再賣。消費者要挑選信譽良好的商家,不要買太白或有藥水味的產品。政府則要強化定期稽查,鼓勵內部員工檢舉,提供獎金並保護檢舉人。」顏宗海強調。
他也建議,除應嚴格區分工業用與食品用化學品外,應加強食品業者教育訓練,讓業者了解使用錯誤化學品的健康風險與刑責,並建立更明確的化學品標示制度。 「有些小型加工業者可能並非故意,而是不了解差異、貪方便購買,這樣的灰色地帶正是政府應該補起來的地方。」
此外,有專家也建議政府強化地方衛生局稽查能量,提升追蹤系統的即時性。例如透過比對化學品進口與購買量異常的業者,提前預警風險;並導入AI分析技術辨識異常交易行為,以防問題食材流入市場。
顏宗海提醒,消費者購買熟食或小吃時,可留意食品顏色、氣味是否異常,例如豬腸過白、味道刺鼻或泡沫異常,都可能是過度漂白的跡象;購買來源應選擇有登錄「食品業者查詢平台」的合法商家。
他呼籲,政府應加強食安稽查密度,也要從教育層面提醒民眾「不要讓便宜與方便,成為黑心食品的溫床。」
更多信傳媒報導
威盛子公司威宏科 正式加ARM設計生態系
北市府別緊張 新壽北士科「動工」不是輝達總部而是水岸森林園區 還有舞獅獻賀「鴻圖大展」
花蓮縣府貼文替水電志工群組喊解散 引立委林楚茵與議員胡仁順輪番痛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