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台股周一盤中下挫約500點,但是台灣多數航運股逆勢上漲,慧洋股價連續四天走高。(圖片來源/陽明海運FB)
美中貿易戰持續升溫,美國上周宣布,從10月14日起對中國船舶徵收港口費,中國隨即反擊,也從同一日起對美國船舶徵收港口費,媒體分析美中航運大戰不利兩國海運公司,但是台灣、日本、南韓海運公司有可能受惠。
中國大型海運公司首當其衝,中遠海運在香港上市股價周一盤中下跌1.2%,報5.74港元,近一個月下跌4.2%。東方海外國際集團盤中下跌1.3%,報121.4港元,近一個月下挫8.5%。
中國與台灣航運股兩樣情
儘管台股周一盤中下挫約500點,但是台灣多數航運股逆勢上漲,因為散裝貨運指數(BIDY)上周反彈上漲1.8%,以及新一期SCFI指數上漲45.90點、漲幅4.1%,歐洲線漲幅達9.99%,結束連4跌走勢。
同時,業內人士指出,台灣貨櫃三雄、日本ONE、韓國HMM等亞洲國家航商有機會受益,也有助攻的作用。
長榮海運股價周一盤中上漲0.28%報179元;陽明上漲0.39%報51.5元;萬海上漲2.8%報76.3元。散裝海運也多走高,裕民上漲0.7%,新興上漲0.5%。
慧洋股價盤中更是攀升3.7%,報62.3元,因為該公司自結前3季稅前每股盈餘為2.46元,加上北美穀物運輸旺季帶動營業利益率走高,吸引法人上周四連三日大舉買超,使得慧洋股價連4天紅線,技術面顯示KD反轉向上。
航運股短期方向仍須關注美中貿易戰。自9月以來,美中緊張關係持續升溫,美中貿易戰一路從關稅、科技、晶片、稀土、大豆打到海運。
《路透》報導,美國上周宣布,將從14日起,開始對停靠美國港口的中國船隻,徵收特別的「港口費」,應對中國主導全球航運業的地位,也為了振興美國本土蕭條的造船業提供誘因。
周二起美中將互相徵收港口費
北京10日隨即宣布將採取對等報復措施,將在同一天對停靠中國的美國船舶徵收針鋒相對的港口費。
中國交通運輸部宣布,中國將從周二起對美國擁有、營運、建造或懸掛美國國旗的船舶徵收港口費,以反制美國自同日起對與中國相關船舶徵收港口費。
分析師表示,目前從事國際貿易的美國製造或懸掛美國國旗的船舶相對較少,但中國將對持有美國註冊投資基金25%或以上股份或董事會席位的公司收費,可能對更多船舶收取港口費。
船舶經紀公司Poten & Partners的海洋研究和顧問經理Erik Broekhuizen表示:「此舉影響範圍廣泛,可能影響許多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航運公司。
從周二開始,在中國建造的船舶(或由中國實體運營或擁有的船舶)也將需要在美國第一個停靠港繳納費用。
部分船舶可能同時繳納中美港口費
部分船舶可能同時繳納中美兩國港口費,分析師表示,油輪業者大多位於美國境外,但是由於它們在美國上市,因此可能會受到中國港口費用的衝擊。
例如,Scorpio Tankers擁有業界規模最大、最年輕的船隊,並在美國上市。
貨櫃航運諮詢公司Vespucci Maritime的執行長Lars Jensen 在領英上表示,受影響的還有達飛輪船(CMA-CGM)旗下的美國總統輪船公司 (American President Lines)和總部位於以色列的以星航運 (Zim),後者有超過25%的股份由美國公司持有。
Jensen預期,中美兩國的港口費將適用於Poseidon旗下 Seaspan航運公司擁有並由貨櫃航運公司租用的100艘船舶。
油輪也將受到港口費的影響
不只貨櫃、散裝貨船受影響,Broekhuizen給客戶的報告指出,中國的港口費用也造成油輪市場陷入混亂,許多可能受到影響的船隻已經在前往中國的途中。根據船舶經紀商和船隊數據提供商Fearnleys的分析,近10%的超大型油輪船隊以及13%的蘇伊士型油輪、Afra型油輪和LR2型油輪船隊將受到影響。
能源研究公司Vortexa的美洲分析主管Samantha Hartke表示,該公司的分析顯示,43艘運載液化石油氣的超級油輪(佔全球船隊的10%)將受到中國港口費用的影響。
另一方面,中國企業擁有或營運的船舶開往美國港口,將面臨每淨噸位每航次50美元的固定費用。分析師表示,包括東方海外和中國國有航運公司中遠集團面臨的風險最大,2026年可能被美國徵收約20億美元的港口費。
更多信傳媒報導
顧立雄坦承海鯤號11月交艦「很大挑戰」 後續艦已先發包
AZ疫苗母公司與川普政府達成協議 部分藥品折扣將高達8成
幸福真永遠不是口號 邱臣遠國慶典禮細數高虹安市政團隊施政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