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榮墩呼籲現在花蓮光復地區遭遇空前災難,這些善財的政府部門應立即朝開會議、公布政府投入救災所需要的幫助,引領這些在地人力投入災後復原工作。(圖片來源/花蓮縣政府臉書)
政府經常透過各種政策補助民間團體,協助政府推動政策。其中尤以勞動部、文化部、文化部、青年署、農業部、衛福部、國發部引領各種響亮口號。
這些計畫都有高遠的理想,但也經常被批評為脫離社會需求的「領薪水的人」甚至發展成補助案獵人。
特別是災難發生,鄰近地區人員組織,因為補助計畫已經在執行中。因此經常依照日常生活,一旦所處位置因為嚴重災害日常生活發生劇變,當地這有批創意、組織、行政人力、執行能力的在地人才,卻被早先自己在承平時期所提出的工作計畫內容綁死,未能積極投入當地因災難展生的迫切需求。
現在花蓮光復地區遭遇空前災難,這些善財的政府部門應立即朝開會議、公布政府投入救災所需要的幫助,引領這些在地人力投入災後復原工作。
否則觀光的繼續觀光、巡河的繼續巡河、照顧的繼續關懷、地方振興的繼續振興。演唱會繼續演唱會。但當地生活環境已經破碎。村落社區老人已經離散,觀光客也不該引入復原中的災區。
這件事簡單思考就能明白。否則最基層、最聰明、最有能力的人被政府合作案綁住,無法投入當地急切的事情不是很奇怪嗎!
我是榮墩,是各政府部門的資深委員。提醒各政府部門趕快提出調整辦法,鼓勵民間的高級人力投入社會。
花蓮地區各種活動必須「移緩濟急」成為有用力量。
更多信傳媒報導
暴雨過後別踩積水!專科醫提醒:恐引發「類鼻疽」感染
童子賢:永續不是口號,台灣不能只靠高科技
施振榮:AI時代的價值革命,台灣不缺人才,缺的是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