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國「衛報」在10月1日報導,台灣已成俄羅斯石腦油最大買家,但傍晚台塑集團發聲明否認此事,圖為俄國煉油廠。(圖片來源/烏克蘭頻道)
自上次「investing.com」報導指出,目前印度和台灣為俄國石腦油(naphtha,俗稱輕油)的重要亞洲買家之後,)英國「衛報」在10月1日報導,台灣已成俄羅斯石腦油最大買家。據今天發布的報告,自從2022年2月以來,台灣已進口總額49億美元(約新台幣1493億元)俄羅斯石腦油,占俄國出口的20%。
「衛報」(The Guardian)根據這份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台灣進口價值13億美元(約新台幣396億元)俄羅斯石腦油,平均每月進口量達到2022年的將近6倍。相較於去年上半年,今年台灣石腦油進口量成長44%。
二度被國際媒體點名,台塑集團大買俄國石油
芬蘭智庫「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entre for Research on Energy and Clean Air)今天與歐洲、俄羅斯和台灣的非政府組織合作發布這份報告,提出此一調查結果。報導指出,俄羅斯仰賴能源出口收入而得以繼續戰爭,其中包括來自台灣的數以十億美元計資金。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偕同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俄國環保組織 Ecodefense與德國Urgewald今天共同發表「危險依賴:台灣成為全球最大俄羅斯輕油買家,煤礦進口持續」研究報告,揭露台灣在俄烏戰爭爆發後,對俄羅斯化石燃料購入不減反增,今年上半年甚至成為俄羅斯輕油最大買家,進口金額達13億美元。
台塑化發表聲明,2025年迄今約85%非媒體所述90%
1日下午5點,台塑化以總經理林克彥為名發布回應,台塑化聲明表示,依據公司內部數據,2024年俄羅斯輕油占進口總量約60%,2025年迄今約85%,非媒體所述90%。若計入自產輕油,實際占比分別為約35%與48%。
台塑化強調,台塑化為上市公司,所有輕油均以公開招標採購,未限定來源國別,但嚴格要求賣方遵守國際制裁及歐盟CN27101290規範,且交易對象及運輸船舶皆不得列入美國OFAC制裁名單。另外台塑化澄清,採購的輕油符合歐盟規範,價格上限為每桶100美元,並非誤傳的每桶45美元。
台塑化表示,近兩年因國際市場情勢所致,投標供應商多以俄羅斯輕油交運,致使該來源占比相對提高,此為市場條件下的結果,並非公司刻意調整採購策略所造成。
更多信傳媒報導
長者財富郵我守護 金融防詐深入校園
「2025國際女孩日在高雄—∞行動,女孩+1!」 打破性別框架 女孩勇敢發聲
黃國昌大戰民視、自由、三立、鏡電視提問 批綠營想看他D槽有多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