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事長相馬伸一郎指出,政策卡關與能源吃緊,加上投資逆差擴大,亟需政府補助與金融開放,才能強化台日經貿與人才交流。圖左國發會主委葉俊顯,圖右台北市日本工商會相馬伸一郎。(攝影/紀嘉祥)
台北市日本工商會今日(10月1日)發表2025年版政策建言「白皮書」,由理事長相馬伸一郎(台灣丸紅董事長兼總經理)遞交予國發會主委葉俊顯。今年白皮書最引人矚目的,是首次將「台灣有事」納入正式內容,反映日資企業對區域安全風險的高度關注。相馬指出,近期局勢變化使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成為投資台灣的重要顧慮。
投資環境受阻,能源與政策成隱憂
相馬伸一郎表示,中央與地方政策落差,以及水電供應緊張,已讓外企在台經營遭遇困難。過去一年甚至出現短暫停電與停水事件,連台積電也曾受影響。他直言,若能源保障不足,將直接削弱日企的投資意願。
今年白皮書延續「台日無縫合作並共同發展經濟」的願景,並提出2030年數字目標:雙邊貿易額達1.5倍新高(台→日500億美元、日→台750億美元)、雙向投資維持20億美元,以及人員交流目標訪日500萬人、訪台300萬人,雙邊留學生人數各達2萬人。
日商籲補助,盼比照TSMC熊本模式
對於投資落差,相馬舉例指出,日本政府補助TSMC在熊本設廠才促成重大投資,若台灣能比照辦理,將有助降低投資門檻。他強調,去年台灣對日投資高達55億美元,但日本對台僅4.5億美元,差距明顯。
白皮書也呼籲台灣加快金融市場自由化。相馬指出,新加坡之所以能成為資金集散地,靠的是高度開放與成熟的制度。相對而言,台灣製造力強,但金融市場尚待提升。他強調,若能建構如EPS系統般的基礎設施,將有助於吸引國際資金流入。
交流不只觀光,推動人才互動升級
談及人才交流,相馬認為不應只停留在觀光。他指出,日本學生往往選擇歐美或新加坡,而忽略台灣,但台灣在半導體與AI領域具優勢,值得更多年輕世代親身體驗。若能推動中學、高中、大學生來台進行旅行與交流,將有助於深化高端人才合作。
回顧去年白皮書,共44項議題中有18項獲得A與A-等級的正面回應,顯示台灣政府積極配合。多年爭取的「日本東北五縣食品輸台」議題,今年也獲得重大突破,政府宣布全面廢止管制,正進入公告徵詢意見階段。
去年成果回顧,政府回應超過四成
相馬伸一郎最後強調,當前世界局勢劇烈變化,白皮書不僅是企業訴求,更是台日合作的重要橋樑。工商會將持續透過白皮書推動對話,反映產業需求,並為雙邊經貿與人才交流奠定更穩固的基礎。
更多信傳媒報導
台南直飛沖繩、熊本的包機年底起飛 被虎航搶走而不是日籍航空
台塑集團二度被外媒點名 大買俄羅斯石油製品 暗示為入侵烏克蘭幫兇
長者財富郵我守護 金融防詐深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