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知名出版商潘斯基媒體公司(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PMC)對Google提起訴訟,指控其「AI摘要」(AI Overviews)未經同意大量取用新聞內容,導致旗下媒體流量和營收明顯下滑(圖片來源/AI生成)
近日,美國知名出版商潘斯基媒體公司(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PMC)對Google提起訴訟,指控其「AI摘要」(AI Overviews)未經同意大量取用新聞內容,導致旗下媒體流量和營收明顯下滑。PMC旗下擁有《滾石》(Rolling Stone)、《告示牌》(Billboard)、《綜藝》(Variety)等知名媒體品牌,這場官司無疑是全球新聞產業與科技平台關係的重大事件。
Google在AI整合搜尋後,許多搜尋會直接顯示由AI模型產出的「AI摘要」。雖然Google強調這些摘要附帶超連結,能將更多流量導向新聞媒體網站,但新聞媒體並不認同,因為使用者在獲知AI摘要提供的答案後,進一步點擊原始新聞連結的動機大幅降低。根據PMC的數據,現在約有兩成出現其內容的Google搜尋結果,都被AI摘要取代,而且自2024年底以來,其網站廣告分潤收入已經下滑超過三分之一。
這就是所謂的「掏空效應」(hollowing-out effect):新聞內容被用來訓練AI、生成摘要,新聞網站的流量將逐漸萎縮。新聞媒體投資記者調查與編輯採訪,最終卻為人作嫁,淪為AI演算法的免費燃料。
這宗訴訟案為何重要?
PMC的行動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僅因為它是第一家對Google提告的大型媒體集團,更因為它凸顯了新聞產業的結構性困境。PMC在訴狀中指出,新聞媒體出版商面臨一個兩難:若拒絕讓Google收錄內容,就等於自絕於搜尋結果之外;但若允許Google收錄,則會不斷被AI系統「吸血」,終將侵蝕新聞媒體本身的商業模式。這種進退兩難的困境,其實就是因為平台壟斷、資訊與議價地位不對等的結果。
Google一貫以「使用者體驗」作為辯護:AI摘要讓使用搜尋服務的讀者,有機會在媒體網站停留更長的更長,這對媒體來說是屬於「更高品質的流量」。但問題是,新聞產業賴以為生的不是讀者的「品質」,因為讀者的「數量」更加重要:廣告主按曝光與點擊次數計費,流量萎縮也意味著廣告收入萎縮。如果流量基礎崩塌,品質再高的讀者也難以彌補流量驟降的缺口。
全球新聞與平台的法律戰
其實,PMC並非孤例。早在2023年,《紐約時報》即已對OpenAI和微軟提起訴訟,控告其未經授權使用新聞內容訓練AI模型。《華爾街日報》與《紐約郵報》也將矛頭指向AI搜尋新創Perplexity。英國與加拿大等地,都曾討論如何讓科技公司為新聞內容付費。
與此同時,部分科技公司開始以「授權」方式緩和爭議。例如,Anthropic與作家群體達成15億美元和解,承認其使用盜版書籍作為訓練資料。Google本身也與美聯社簽署合作協議,亞馬遜則與《紐約時報》達成授權協議。這些案例顯示,法律壓力與產業抵抗確實可能迫使平台開始付費。
因此,這次PMC若勝訴,將可能迫使Google建立更全面的補償機制;若敗訴,則恐怕會強化「AI優先、新聞邊緣化」的趨勢。這場官司因此成為全球新聞產業的試金石。
台灣新聞產業的高度依賴與制度缺口
對台灣而言,這場法律戰役同樣具有警示意義。台灣新聞媒體長期依賴Google與Meta所分配的廣告與流量。然而,台灣數位廣告市場約有八成集中在國際平台,新聞媒體處於被動依附的狀態。一旦AI摘要普及,台灣媒體可能遭遇比美國更嚴重的掏空效應。
根據台北市媒體服務代理商協會統計,2012年至2023年間,台灣數位廣告市場從116億元暴增至610億元;相對地,傳統媒體廣告收入卻從425億元下滑至210億元。數位廣告規模已接近傳統廣告的三倍。這樣的結構轉變意味著,跨國平台不僅掌控數位廣告市場,也在不付費使用新聞內容的同時,壟斷了廣告利潤,進一步侵蝕台灣新聞生態的發展前景。而早已顯露高度脆弱性的台灣媒體生態,若未來僅存的網路流量更進一步被AI摘要攔截,台灣新聞媒體恐將更難存活。
PMC的訴訟提醒我們,新聞正義不只是商業利益的爭奪,更是民主公共性的保護。新聞內容若被平台免費攫取,長遠看將削弱專業新聞生產,最終犧牲的是公眾獲取多元與可靠資訊的權利。
除了推動新聞議價法,更需考慮如何設立公共新聞基金,透過透明機制補助具有公共價值的新聞生產;同時,也應要求平台揭露AI摘要的來源與使用規則,確保媒體能獲得合理補償。
換句話說,新聞與AI的關係,必須從「資訊公共財」的角度來看待。當PMC喊出「我們有責任積極爭取數位媒體的未來」時,其實也是在提醒全球新聞界:若新聞正義無法在AI時代重新獲得保障,民主社會的資訊基礎將面臨空洞化。台灣應以此為鑑,不要等到新聞媒體一一倒下,才追悔莫及。
更多信傳媒報導
全台診所家數創新高 這縣市診所五年間增最多 北市醫美戰區在這
大學畢業就有房者 比率占近年新高
新台幣兌美元強升超過1角收在30.101元 匯銀人士:台幣面臨30元整數關卡防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