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

马来西亚伊斯兰思想家奥斯曼·巴卡尔教授认为,通过探索伊斯兰世界和中国之间的共同原则,我们迎来了理解它们的历史机遇。他认为,中华文明赖以建立的儒家思想与伊斯兰教义非常接近,他甚至支持一些学者的观点——他们认为儒家思想的创始者是一位改革派先知。

十年来,巴卡尔教授数一直致力于儒家思想和伊斯兰教的研究,他认为,两种文明的继承者所缺乏的,正是对彼此的理解。如果能够消除这种隔阂,那么这就预示着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将拥有一个社会和文化和谐共存的未来。

政治和经济的复杂性和矛盾阻碍了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和谐,而思想家和意见领袖对共同利益原则的无知则加剧了这种差距。因此,有必要建立知识和教育机构,为理解与和谐奠定基础。

半岛电视台采访了奥斯曼·巴卡尔教授,他是儒家与伊斯兰教关系领域内最杰出的理论家之一,现任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校长。

马来西亚力求利用其地处两大地区的中心优势,以在伊斯兰世界与中国之间架起桥梁 (半岛电视台)
  • 尊敬的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校长阁下,欢迎来到半岛电视台。您提出了多项旨在连接穆斯林与儒家信徒的倡议。能否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些倡议的起源?

1995年,我担任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大学——马来亚大学的副校长,主持了首个探讨伊斯兰教与儒家关系的倡议。我组织了一场大型会议,探讨伊斯兰教与儒家关系,该会议由时任副总理的安瓦尔·易卜拉欣赞助。主讲嘉宾是一位哈佛大学教授,他专攻中国人文主义,而儒家思想正是以人文主义为基础的哲学。

我对儒家的兴趣始于我在费城天普大学撰写博士论文期间。我师从多位华人教授,阅读了许多关于儒家思想及其创始人的书籍——这些书籍已被翻译成英文。

为什么我对此如此感兴趣?因为伊斯兰教和儒家思想在马来西亚长期和平共处,但却缺乏对话。因此,此次会议旨在尝试相互介绍,正如《古兰经》所说的那样:“相互认识。”此次会议旨在弥合马来西亚华人儒家信徒与穆斯林信徒之间的隔阂。

伊斯兰教和儒家思想在马来西亚长期和平共处,但却缺乏对话。

  • 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在这方面的最新举措如何?

自1995年举行第一次会议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但尚未达到预期的水平。最终,我们通过一系列研究会议和媒体——尤其是马来西亚《星报》——取得了成功。在印度尼西亚,儒家一直存在争议,因为它不被视为一种宗教。这一问题甚至被提交给了当时的印尼总统阿卜杜拉赫曼·瓦希德,而后者最终承认儒家为印度尼西亚的第六大宗教。

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国际伊斯兰大学 (半岛电视台)
  • 什么是儒家思想?谁创立了它?如何将它介绍给不熟悉这种文化的穆斯林?

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孔子,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这是其在中国的早期追随者对他的理解。他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仅仅是一位哲学家,但后来人们逐渐认为他是一位宗教创始人,或者说是我们穆斯林所理解的“先知”。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穆斯林可以把他视为先知吗?我当然相信他是。

我的研究基于来自苏门答腊的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学者哈姆卡。哈姆卡曾对《古兰经》进行过注释,并得出结论称:孔子是先知穆罕默德在圣训中提到的124000位先知之一,这些先知被派遣到人类的各个分支。鉴于华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之一,因此也有多名先知被派遣到他们那里,但《古兰经》并未提及他们的名字,这合情合理。

我的研究基于来自苏门答腊的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学者哈姆卡。哈姆卡曾对《古兰经》进行过注释,并得出结论称:孔子是先知穆罕默德在圣训中提到的124000位先知之一,这些先知被派遣到人类的各个分支。鉴于华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之一,因此也有多名先知被派遣到他们那里,但《古兰经》并未提及他们的名字,这合情合理。

  • 您发现伊斯兰教和儒家思想之间最突出的原则或者共同点是什么?

重视知识,并认为学习是一种义务,正如伊斯兰教所言:“求知须从摇篮到坟墓”,“求知哪怕远到中国”。

如果你了解孔子的著作,你就会发现,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体现了智慧,并呼吁爱、宽容和正义,这正是先知传达给人们的信息。在中国人的信仰中,他被称为“智者”,就像安萨里和法拉比一样。然而,他超越了智者的定义,并获得了真主赋予他的超越人类能力的知识,我在他的众多著作中展现了这一点——当我将孔子的著作与伊斯兰教进行比较时,我发现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之处。

当我将孔子的著作与伊斯兰教进行比较时,我发现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矛盾之处。

  • 基于“互相认识”的理念,怎样才能与那些可能会被视为伊斯兰教敌人的力量搭建互相理解的桥梁?尤其是鉴于我们的殖民主义历史——殖民主义有时会通过宗教之门入侵。

我认为关于“互相认识”这节经文的最美妙之处在于:“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这是说真主创造了人类的多样性,以便我们能够互相认识。这不仅限于肤色、语言差异、外貌或文化。这段经文的精神还表明,人类的多样性是神圣的旨意,我们无法将之抹去,但我们可以拥抱它,并通过崇高的道德原则与之沟通。

从我对孔子的解读来看,我可以说他可能是《古兰经》中未具名的先知之一。真主赋予每位先知两条诫命:道路与律法。道路指的是信仰和灵性,律法则侧重于社会生活。我相信孔子为中国人制定律法的目的是为了改革当时的中国社会。人们当时对神的理解有所不同:他们相信神就是“天”,相信他在五十岁时受命于天,其使命是给中国人指引方向并使之走上正道。当我们将这些教义与伊斯兰教义进行比较时,我们就会发现许多相似之处。

吉隆坡国际伊斯兰大学最近在其国际伊斯兰思想研究所内设立了一个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中心 (半岛电视台)
  • 如何从伊斯兰教法学和法律的角度理解儒家思想?

从我对孔子的解读来看,我可以说他可能是《古兰经》中未具名的先知之一。真主赋予每位先知两条诫命:道路与律法。道路指的是信仰和灵性,律法则侧重于社会生活。我相信孔子为中国人制定律法的目的是为了改革当时的中国社会。人们当时对神的理解有所不同:他们相信神就是“天”,相信他在五十岁时受命于天,其使命是给中国人指引方向并使之走上正道。当我们将这些教义与伊斯兰教义进行比较时,我们就会发现许多相似之处。

在远离这些文化的地区,穆斯林可能缺乏这些概念,因此,理解儒家思想的最佳途径是考察中国伊斯兰学者是如何理解它的。其中一位生活在20世纪的学者刘西(音)就试图向中国人民解释伊斯兰教法,而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既是儒家学者,又是伊斯兰学者。

理解儒家思想的最佳途径是考察中国伊斯兰学者是如何理解它的。其中一位生活在20世纪的学者就试图向中国人民解释伊斯兰教法,而他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既是儒家学者,又是伊斯兰学者。

  • 您最近在国际伊斯兰思想与文明研究所内设立了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研究中心。这个中心如何帮助穆斯林和儒家信徒实现互相理解?

对于马来西亚而言,这个中心至关重要,因为马来穆斯林和华裔穆斯林对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共通之处的理解,有助于促进不同社会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和谐。我们正在寻找共同的价值观。我们在中国开展了一些活动,旨在使穆斯林与当地社会大多数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而这仍需付出更多努力。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位,及其在4000万至5000万穆斯林人口当中的地位,可以使之成为中国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桥梁。

马来穆斯林和华裔穆斯林对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共通之处的理解,有助于促进不同社会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和谐。我们正在寻找共同的价值观。我们在中国开展了一些活动,旨在使穆斯林与当地社会大多数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问题或许不在于宗教,而在于政治体制。当地区分回族与维吾尔族,并将他们视为两个不同的群体。我们必须理解他们的意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同他们的观点。没有什么能够阻碍回族在经济和教育方面的发展。而维吾尔族真正的问题在于其中一些人的分离主义运动。

当地区分回族与维吾尔族,并将他们视为两个不同的群体。我们必须理解他们的意思,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认同他们的观点。没有什么能够阻碍回族在经济和教育方面的发展。而维吾尔族真正的问题在于其中一些人的分离主义运动。

奥斯曼·巴卡尔:伊斯兰教在东西方关系中发挥着历史性的桥梁作用,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 (半岛电视台)
  • 有传言称穆斯林不能进行宗教仪式,或被迫改变历史悠久的清真寺的外观,或者禁止清真食品?

这需要对话才能了解真相。除了相互了解,我们别无选择。一个秉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府,首次承认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对话,这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习近平主席已经同意支持由国际伊斯兰大学主办的对话,而我们还将在北京举行第二次会议。

一个秉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府,首次承认伊斯兰教与儒家思想之间的对话,这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习近平主席已经同意支持由国际伊斯兰大学主办的对话,而我们还将在北京举行第二次会议。

  • 在马来西亚建立伊斯兰与儒家思想研究中心是重要的一步。在中国是否有可能建立这样的机构?以及其他地区也能实现同样的目标吗?

是的,这是可能的。鉴于中国过去几十年来在经济和教育领域内发生的重大变化,其对话、研究和知识的空间已经开放。我曾受邀在许多关于伊斯兰教的研讨会和会议上发言,如今,他们在宗教问题上的立场更加开放,更加愿意倾听和理解我们的立场与想法。

在这方面,我们既不会站在中国一边对抗西方,也不会站在西方一边对抗中国。我们拥有独立的伊斯兰文明,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共同文明。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安瓦尔·易卜拉欣总理也认为这项倡议与我们的原则相符,但他并未将其视为一个反西方的项目。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之间可以合作,以建立一个基于道德、原则和正义的新世界秩序。

  • 马来西亚正努力利用其地位,将中国和伊斯兰世界联系在一起,并于最近主办了东盟-海湾国家峰会。政治会议能否促进文化理解?

我认为可以。伊斯兰教作为一种普世宗教,在弥合东西方差距方面发挥着历史性的作用,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们既不会站在中国一边对抗西方,也不会站在西方一边对抗中国。我们拥有独立的伊斯兰文明,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共同文明。习近平主席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在此基础上继续发展,安瓦尔·易卜拉欣总理也认为这项倡议与我们的原则相符,但他并未将其视为一个反西方的项目。中国和伊斯兰世界之间可以合作,以建立一个基于道德、原则和正义的新世界秩序。

奥斯曼·巴卡尔教授:《古兰经》中关于相互理解的理念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广泛互谅的未来,并将经济和政治项目转化为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 (半岛电视台)
  • 然而,各国政府在寻求促进社会和谐的同时,也关注其经济和政治利益。我们要怎样弥合这一差距?

我们可以两条路并进,没有非此即彼的选择。必须尽一切努力加强经济和政治关系,因为所有这些都有助于构建伊斯兰世界与中国之间的和谐。同时,我们必须努力纠正外界对伊斯兰教的误解。据我所知,许多误解都源于无知。这需要营造积极思考的环境,而这项工作将主要由学者和研究人员承担。

《古兰经》中关于相互理解的理念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广泛互谅的未来,并将经济和政治项目转化为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

  • 没有政治意愿,思想就会停滞不前。为了实现两大民族之间的理解与和谐,我们在政治层面可以做些什么?

在安全、国际关系和睦邻友好方面共同的利益不容忽视,而这需要领导层面的努力。然而,这并不能取代伊斯兰世界和中国领导人之间的政治对话。《古兰经》中关于相互理解的理念引领我们走向一个广泛互谅的未来,并将经济和政治项目转化为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以“一带一路”倡议为例,这是一项覆盖伊斯兰国家的中国经济倡议。而我们的职责是将其转化为一种理解、共存和倡导的途径,并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我相信,它预示着一种有利于发展理解与和谐的环境。

来源: 半岛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