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全球 头条 2025-08-28 12:18
#Rumors#
avatar 全球 头条 2025-08-28 12:16
#Rumors#
avatar 全球 头条 2025-08-28 10:27
avatar 全球 头条 2025-08-28 10:15
#谣言# 市面上真的有能安全有效帮人长高的“增高神药”?市面上所谓的“增高药”往往针对青少年,它们主要分三类: 一是含钙、锌等微量元素或维生素的营养补充剂,仅对特定营养缺乏者可能起到辅助作用,过量补充(如钙摄入超标)可能引发结石等不良反应。 二是非法添加性激素的产品,虽可能短期促进生长,但会导致骨骺线提前闭合,使儿童过早停止长高。 三是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需经过严格医学评估,如生长激素缺乏等情况时才会考虑使用,且为处方药,仅能皮下注射,口服无效。 一些商家将这三类增高药笼统宣传为“长高神器”,却刻意忽略了各自的适用条件和风险,还混淆了“治疗特定疾病”与“普遍增高”的概念,将医学干预手段包装成了大众消费品,让消费者至于风险之中。 实际上,身高受遗传、营养、运动等多因素影响,且人体有其发育规律,并非任何年龄都能对身高进行干预。对与青少年来说,家长可以对照孩子的生长数据与生长曲线,如怀疑生长异常,应到正规医院通过骨龄检测、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专业评估,避免盲目使用增高药。日常应保证均衡饮食、充足睡眠和适度运动,这才是促进自然生长的关键。
avatar 全球 头条 2025-08-28 10:14
#谣言# 动物异常行为,是地震来临的信号?
全球 头条: 这种说法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 在地震前,动物表现出异常行为的故事屡见不鲜,这种现象常被误认为是地震即将来临的信号。然而,科学研究表明,这种说法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 许多人报告称,在地震发生前,家中的宠物或野生动物表现出异常行为,如不安、逃跑或发出异常叫声。这些观察引发了人们对动物是否具有“第六感”的猜测,认为它们能够提前预知地震。然而,尽管有许多关于动物异常行为的报道,但科学界尚未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行为与地震之间存在直接关联。 首先是缺乏系统性证据。许多关于动物异常行为的报道是零散的,缺乏系统的记录和科学验证。大多数案例是事后回忆,容易受到主观偏见的影响。 其次是多因素影响。动物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天气变化、环境压力和人类活动等。地震前的异常行为可能只是这些因素的结果,而非地震的直接预兆。再次是未能重复验证。科学研究中,重复性是验证假说的重要标准。目前,尚无研究能够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重复验证动物行为与地震之间的直接联系。因此,动物异常行为作为地震预兆的观点,虽然广为流传,但缺乏科学实证支持。当前的研究尚未能证明动物能够预知地震。 为了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科学家建议依赖地震监测技术和数据分析,而非仅凭动物行为。换言之,动物异常行为既非地震来临的必要条件,更非地震来临的充分条件。
2025-08-28 10:14
avatar 全球 头条 2025-08-28 10:13
#谣言# 猪肝能补铁、明目,所以应该天天吃?这个说法以偏概全,存在误导。造成贫血的因素很多,缺铁只是其中之一。如果贫血疾病不是缺铁性的,吃猪肝也无法治愈。猪肝所含的维生素A有助于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和维护角膜的正常结构,可以帮助缓解干眼症,减轻视疲劳。但如果已经近视了,眼球形态的变化是不能靠吃猪肝来逆转的。#健康辟谣行动# #科学辟谣共创计划#
avatar 全球 头条 2025-08-28 10:12
#谣言# 只吃素就可以不得慢性病和保持健康?
全球 头条: 只吃素可能会增加营养不良、贫血的风险,还会增加肌少症和骨质疏松的风险。因此,不可盲目吃素,更不能把它当做预防慢性病的偏方。
2025-08-28 10:12
avatar 全球 头条 2025-08-28 10:11
#谣言# 每天敷面膜,皮肤会更好?
全球 头条: 过于频繁地使用面膜不仅不会让皮肤变得更健康,反而可能会对皮肤造成负担,甚至引发负面影响。 面膜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短期的保湿和滋养,但它并不是解决所有皮肤问题的万能手段。 首先,皮肤有天然的自我修复和调节能力,而过度使用面膜会打破这种平衡,可能导致水油失调,出现皮肤干燥、油腻或过敏等问题。尤其是某些富含高浓度活性成分的面膜,短期内可能有效果,但长期使用反而会破坏皮肤的自然平衡,导致皮肤炎症和损伤。 其次,许多面膜产品的成分质量不一,部分含有易刺激、过敏的成分,长期使用可能对皮肤产生隐形伤害。尤其是对于敏感肌肤,这种风险更大。 最后,保持健康的皮肤状态并不能依赖于单一的护理产品,而是需要全面的护理方案。健康的皮肤来自于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防晒、均衡饮食、充足睡眠,而皮肤局部护理的基础应该是日常的清洁、保湿和防晒,面膜最多是作为补充手段,而不是日常必需品。 如果有敷面膜的习惯,每周1~2次基本就够了,不要过度依赖它。
2025-08-28 10:11
avatar 全球 头条 2025-08-28 10:09
#谣言# 下雨天高压线“滋滋”响,是漏电了吗?这并不是高压线漏电。高压线在工作时,其电线周围的电场强度超过空气的电离场强,就会使空气分子发生电离,进而引发“电晕放电”现象。   在雨天,空气相对潮湿,电阻也相对较低,这就如同给高压电线附近的强烈电场开辟了一条“快车道”。电场趁机将空气中的分子“拆解”成带电的离子,这个过程中就会发出“滋滋”的响声,它属于一种常见的气体放电形式。这种放电主要出现在导线的毛刺、连接部位等具有尖端的区域,只要稍微离开导体表面一点距离,放电就会停止,并不会导致空气的大面积击穿。而且,“电晕放电”产生的电流极其微弱,无法形成持续的电弧或火花,对人体不会构成直接威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潮湿气候下,空气的绝缘性能会下降。因此,人们与高压电线之间应保持比平时更大的安全距离,建议不要长时间在高压线附近逗留。
avatar 全球 头条 2025-08-28 09:19
Calendar
Sun Mon Tue Wed Thu Fri Sat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