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好多媒體為高市開脫,
    說她不懂法律,
    在岡田議員逼問下講錯了。
    高市是失言、失誤嗎?
    當然不是。
    在接受質詢前一晚,
    高市凌晨三點就把閣員召集到官邸,
    她在書房準備到6點半才出來,
    這是刻意為之,
    謀定而後動吧!
    高市在做出「存立危機事態」狂語前,
    有跟美國,尤其川普商量嗎?
    有跟她的大老板麻生商量嗎?
    有跟石破茂、岸田文雄商量嗎?
    都沒有。
    現在這些大佬都被惹火了。
    高市又派個局長金井到北京來溝通,
    只溝通不改口不收回不糾偏,
    一點誠意都沒有,
    難怪劉勁松故意手插口袋羞辱他。
    高市還妄想 G20能與中國領導人見面。
    結果被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痛駡,
    要日本「請自重」。
    高市把路走絕了。
    昨天麻生也暗示與她切割,
    除了民粹年輕人挺她,
    比較成熟的中壯年都覺得她無聊,
    沒事找事。
    過些時候,逼她下台謝罪的聲音就會出來。
    只有賴清德狂挺她,
    還為她吃壽司、吃沙西米,
    也不怕回家後拉肚子。
    鬼滅之刃的大陸票房下來了,
    應該很快就會下檔。
    日本這回虧大了,
    都是高市的惹的禍。
    日本好多媒體為高市開脫, 說她不懂法律, 在岡田議員逼問下講錯了。 高市是失言、失誤嗎? 當然不是。 在接受質詢前一晚, 高市凌晨三點就把閣員召集到官邸, 她在書房準備到6點半才出來, 這是刻意為之, 謀定而後動吧! 高市在做出「存立危機事態」狂語前, 有跟美國,尤其川普商量嗎? 有跟她的大老板麻生商量嗎? 有跟石破茂、岸田文雄商量嗎? 都沒有。 現在這些大佬都被惹火了。 高市又派個局長金井到北京來溝通, 只溝通不改口不收回不糾偏, 一點誠意都沒有, 難怪劉勁松故意手插口袋羞辱他。 高市還妄想 G20能與中國領導人見面。 結果被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痛駡, 要日本「請自重」。 高市把路走絕了。 昨天麻生也暗示與她切割, 除了民粹年輕人挺她, 比較成熟的中壯年都覺得她無聊, 沒事找事。 過些時候,逼她下台謝罪的聲音就會出來。 只有賴清德狂挺她, 還為她吃壽司、吃沙西米, 也不怕回家後拉肚子。 鬼滅之刃的大陸票房下來了, 應該很快就會下檔。 日本這回虧大了, 都是高市的惹的禍。
    0 Comments·0 Shares·6K Views·0 Reviews
  • 對於中國大陸的憤怒,日本只派出外交官低頭,實際上卻不撤回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言論。
    最後中國大陸會不會順勢使出殺手級,真的測試看看,日本是不是真的敢有事?
    美日雖然有互相協防條約,但是如果台灣有事,日本主動攻擊中國軍艦,日本則可能被視為侵略行為,這時候中國如果反擊,美國就不一定會協防。
    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日本有事,會不會反而是給中國製造一個,千載難逢的武統機會?
    台灣人同島一命,此時的綠媒還頻頻挑釁、嘲笑大陸。
    賴清德更是行動支持日本,直接吃起日本漁獲鼓勵民眾一起支持日本,難道你們真的那麼急著被統嗎?
    對於中國大陸的憤怒,日本只派出外交官低頭,實際上卻不撤回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言論。 最後中國大陸會不會順勢使出殺手級,真的測試看看,日本是不是真的敢有事? 美日雖然有互相協防條約,但是如果台灣有事,日本主動攻擊中國軍艦,日本則可能被視為侵略行為,這時候中國如果反擊,美國就不一定會協防。 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日本有事,會不會反而是給中國製造一個,千載難逢的武統機會? 台灣人同島一命,此時的綠媒還頻頻挑釁、嘲笑大陸。 賴清德更是行動支持日本,直接吃起日本漁獲鼓勵民眾一起支持日本,難道你們真的那麼急著被統嗎?
    0 Comments·0 Shares·6K Views·0 Reviews
  • 日本的安倍和麻生都提過「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現在高市把這句話提升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存亡危機事態」,
    然後再加上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
    這簡直就是發動戰爭的檄文了。
    在九一八事變前,
    關東軍主導此事的石原莞爾說「日本有存亡危機」,所以必須佔領東三省。
    在山本五十六偷襲珍珠港之前,戰爭狂人東條英機也說「日本有存亡危機」,
    必須打敗美國太平洋艦隊,
    所以必須先毀滅珍珠港。
    這是舊恨加上新仇,
    難怪大阪總領事薛劍會有斬首論。
    大陸人民會群情激憤。
    不惜一戰的呼聲四起。
    除非你不是中國人,
    除非你是冷血動物,
    否則你都會有消滅倭寇的熱血澎湃。
    明天起,
    解放軍要在黃海進行三天的大規模實彈演習。
    這是1894年9月17日,中日黃海大海戰的舊地。
    是上上世紀中國人國恥的發生地。
    黃海大海戰輸了,才有馬關條約,才會割讓台灣。
    大陸的055海軍編隊已經先出發了。
    055是排水量1萬2千噸的萬噸大驅,
    率領054護衛艦,電子偵察船,補給艦,
    已通過大隅海峽到西太平洋。
    大隅海峽在鹿兒島南端,冲繩以北,是狹窄的國際水道。
    鹿兒島北邊就是熊本,是台積電投資晶片廠的地方。
    往北是長崎,是日本被丟下第二顆原子彈的地方。
    再往北是福岡,是麻生太郎老家,麻生是高市的後盾。
    日本產經新聞揚言要擊沉福建艦。
    這些無恥的右翼分子繼續幻想吧!
    你們的出雲號、加賀號、日向號,連中國的075兩棲攻擊艦都打不過,
    更別說有4萬多噸的076四川艦。
    至於福建艦,
    連美國福特號都不敢惹它,
    小日本想擊沉福建艦,
    做白日夢去吧!
    還有一件事,
    甲午戰爭時,日本人俘虜了定遠艦,
    這是中國人的國恥,
    這次一起報這個仇,
    連利息都要討回來。
    日本的安倍和麻生都提過「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現在高市把這句話提升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存亡危機事態」, 然後再加上自衛隊行使集體自衛權。 這簡直就是發動戰爭的檄文了。 在九一八事變前, 關東軍主導此事的石原莞爾說「日本有存亡危機」,所以必須佔領東三省。 在山本五十六偷襲珍珠港之前,戰爭狂人東條英機也說「日本有存亡危機」, 必須打敗美國太平洋艦隊, 所以必須先毀滅珍珠港。 這是舊恨加上新仇, 難怪大阪總領事薛劍會有斬首論。 大陸人民會群情激憤。 不惜一戰的呼聲四起。 除非你不是中國人, 除非你是冷血動物, 否則你都會有消滅倭寇的熱血澎湃。 明天起, 解放軍要在黃海進行三天的大規模實彈演習。 這是1894年9月17日,中日黃海大海戰的舊地。 是上上世紀中國人國恥的發生地。 黃海大海戰輸了,才有馬關條約,才會割讓台灣。 大陸的055海軍編隊已經先出發了。 055是排水量1萬2千噸的萬噸大驅, 率領054護衛艦,電子偵察船,補給艦, 已通過大隅海峽到西太平洋。 大隅海峽在鹿兒島南端,冲繩以北,是狹窄的國際水道。 鹿兒島北邊就是熊本,是台積電投資晶片廠的地方。 往北是長崎,是日本被丟下第二顆原子彈的地方。 再往北是福岡,是麻生太郎老家,麻生是高市的後盾。 日本產經新聞揚言要擊沉福建艦。 這些無恥的右翼分子繼續幻想吧! 你們的出雲號、加賀號、日向號,連中國的075兩棲攻擊艦都打不過, 更別說有4萬多噸的076四川艦。 至於福建艦, 連美國福特號都不敢惹它, 小日本想擊沉福建艦, 做白日夢去吧! 還有一件事, 甲午戰爭時,日本人俘虜了定遠艦, 這是中國人的國恥, 這次一起報這個仇, 連利息都要討回來。
    0 Comments·0 Shares·8K Views·0 Reviews
  • 說民進黨花80億歐元去歐洲租地自导自演
    青鳥不開心
    那今天再繼續戳穿民進黨

    大家知道IPAC是什麼組織嗎?
    英文: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幕後金主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索羅斯基金會」和民進黨「台灣民主基金會」,川普把IPAC資金砍掉了,現民進黨就是IPAC最大資金贊助者之一
    說民進黨花80億歐元去歐洲租地自导自演 青鳥不開心 那今天再繼續戳穿民進黨 大家知道IPAC是什麼組織嗎? 英文: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幕後金主是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索羅斯基金會」和民進黨「台灣民主基金會」,川普把IPAC資金砍掉了,現民進黨就是IPAC最大資金贊助者之一
    0 Comments·0 Shares·8K Views·0 Reviews
  • 沈伯洋留下的大禍害。
    連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博士的林佳龍,
    都感染大病毒了!
    現在是認知作戰的屎盆子到處亂扣。
    CNN報導,在聯合國大會期間。
    林佳龍在紐約設宴款待美國高官。
    結果重要高官無人出席。
    CNN意指美國官員看不上台灣。
    其實這就是華府正流行的棄台論。
    而賴清德對川普的予取予求,
    毫無尊嚴的照單全收,
    也令美國相關人士嗤之以鼻。
    CNN的報導被台灣媒體轉載,
    在𡷊內引發熱議。
    有人猜是吳釗燮與林佳龍內鬥。
    也有人懷疑是賴清德出手打壓林佳龍。
    更有人說是林佳龍自招其禍。
    不過林佳龍大聲喊冤。
    他說不是他邀宴,他只是受邀參加者。
    邀宴的是歐布萊恩。
    歐布萊恩是前白宮國安顧問。
    他最有名的言論是,
    台灣每個人發一把AK47對抗解放軍。
    真相到底如何?
    後來查明是一家政治公關公司主辦晚宴,
    請歐布萊恩具名邀宴。
    問題是這家政治公關公司與台灣有業務合作關係。
    這下子真相大白。
    林佳龍也惱羞成怒了。
    他批評CNN在搞認知作戰。
    難道連CNN都被大陸滲透了?
    那大陸統戰部門可太厲害了!
    我認為林佳龍是信口開河,胡亂指控。
    打從沈伯洋現身台灣政壇後,
    什麼事都推給大陸認知作戰,
    這也是一種病態表現。
    只是怎麼連向來冷靜的林佳龍也感染了,
    也學著沈伯洋成日胡扯認知作戰,
    弄得像杯弓蛇影的受迫害妄想症一樣。
    或者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反應吧!
    沈伯洋留下的大禍害。 連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博士的林佳龍, 都感染大病毒了! 現在是認知作戰的屎盆子到處亂扣。 CNN報導,在聯合國大會期間。 林佳龍在紐約設宴款待美國高官。 結果重要高官無人出席。 CNN意指美國官員看不上台灣。 其實這就是華府正流行的棄台論。 而賴清德對川普的予取予求, 毫無尊嚴的照單全收, 也令美國相關人士嗤之以鼻。 CNN的報導被台灣媒體轉載, 在𡷊內引發熱議。 有人猜是吳釗燮與林佳龍內鬥。 也有人懷疑是賴清德出手打壓林佳龍。 更有人說是林佳龍自招其禍。 不過林佳龍大聲喊冤。 他說不是他邀宴,他只是受邀參加者。 邀宴的是歐布萊恩。 歐布萊恩是前白宮國安顧問。 他最有名的言論是, 台灣每個人發一把AK47對抗解放軍。 真相到底如何? 後來查明是一家政治公關公司主辦晚宴, 請歐布萊恩具名邀宴。 問題是這家政治公關公司與台灣有業務合作關係。 這下子真相大白。 林佳龍也惱羞成怒了。 他批評CNN在搞認知作戰。 難道連CNN都被大陸滲透了? 那大陸統戰部門可太厲害了! 我認為林佳龍是信口開河,胡亂指控。 打從沈伯洋現身台灣政壇後, 什麼事都推給大陸認知作戰, 這也是一種病態表現。 只是怎麼連向來冷靜的林佳龍也感染了, 也學著沈伯洋成日胡扯認知作戰, 弄得像杯弓蛇影的受迫害妄想症一樣。 或者這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反應吧!
    0 Comments·0 Shares·2K Views·0 Reviews
  • 快訊/美國爆重大空難!
    現場死傷不明
    快訊/美國爆重大空難! 現場死傷不明
    0 Comments·0 Shares·4K Views·0 Reviews
  • 中美貿易戰休戰,背後藏着什麼?
    2025年10月30日,舉世矚目的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在韓國釜山舉行,雙方達成了重要共識。緊接着,中國商務部發布了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成果。至此,2025年的中美貿易戰,迎來了1年的休戰期。
    那麼,中美達成的共識是什麼?誰吃虧誰占便宜了?其背後又藏着怎樣的博弈呢?
    一、
    談成現在的結果,非常難得。
    要知道,10月上中旬的時候,中美還在劍拔弩張,誰能想到,才過了十幾天,中美就休戰了?
    那麼,中美到底談出了一個什麼共識,能讓雙方都偃旗息鼓了呢?
    目前,無論是中方還是美方,都有一份信息量比較豐富的文本出來,雙方肯定會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對共識進行發布和解讀。
    要想知道共識談出了什麼,必須把兩份文本對照起來看。
    先看看中國,一共公布了三點。
    第一點是美國取消10%所謂“芬太尼關稅”,24%對等關稅將繼續暫停一年。中方將相應調整針對美方上述關稅的反制措施。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需要詳細算一下今年中美貿易戰的加關稅情況。
    目前,美國對華的關稅就是10%芬太尼(2月)+10%芬太尼(3月)+10%基礎關稅(4月)=30%。除此之外,4月份的24%的對等關稅,在5月的日內瓦會晤後,處於暫停階段。
    而這次呢?不僅再次把24%關稅延期,而且取消了10%的芬太尼關稅,美國對華關稅變成了20%。
    美國取消的這10%芬太尼關稅,大概率取消的是3月份的那次,因為3月份那次中國的反制措施是針對美國農產品的。
    能逼美國人後退一步,難能可貴。
    第二點是美國暫停50%穿透性規則一年,中國暫停實施10月9日公布的相關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
    顯然,這又是一次對等互換。
    這裡面,請大家注意兩個點:
    1.中國取消的是10月9日的稀土管制令,也就是稀土技術和稀土成分“長臂管轄”的管制令,而4月份那次出於“履行不擴散義務”目的稀土管制,不在取消之列。也就是說,美國要買中國稀土,還是要申請許可證的。
    2.荷蘭強搶中國的安世半導體事件,其藉口就是美國的50%穿透性規則。但現在呢?50%穿透性規則停了,荷蘭這邊不就傻了嗎?
    第三,中美互相暫停港口稅一年。
    這一點沒啥可說的,中美港口吞吐量加起來占到了世界的50%,互相收港口費,足夠造成世界級的供應鏈危機了,適可而止,停止了這種互相放血的行為。
    再看看美國方面的說法,在返回美國的飛機上,特朗普接受了記者採訪,涉及中國的內容,大概有五點。
    第一點就是農產品貿易。用特朗普的話來說就是:“大量的、巨大的大豆和其他農產品將立即開始購買,立即開始。”
    這完全可以理解,中國每年大豆缺口高達1億噸,缺口在那擺着,無論如何也是要買的。
    今年我們停止進口大豆,目的就是拿捏美國,現在目的達到了,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也有利於大豆來源多元化,免得巴西人壟斷市場,坐地起價。
    第二點是芬太尼管控。
    芬太尼問題一開始就是個偽命題,美國強加給中國的。
    中國已經做了很多關於芬太尼的措施了,但美國人非要中國把芬太尼前體也納入管控範圍,必然影響中國正常利益。原因很簡單,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認可的“芬太尼前體”,其實只有7種。但美國人認為所有能製造芬太尼的原材料都是“前體”。
    那就複雜了,這些原材料大部分係普通化學品,有的用來生產退燒藥,有的用來生產染料,有的用來生產農藥,都是民生所需化學品。如果都按美國人要求的管了,能不能管住不說,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飯碗誰來解決?
    在中方的勸說下,特朗普認識到了芬太尼前體管控的複雜性,所以特朗普說“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因為它被用於許多不同的原因,包括麻醉等。但中方會非常努力地解決這個問題。”
    下一步,中美雙方肯定會進行進一步的磋商,先把什麼是“芬太尼前體”的定義搞清楚,再談管控的事情。
    第三點是芯片問題。
    特朗普說,“我們的確討論了芯片。他們將與英偉達和其他公司討論購買芯片。”
    這話的意思,是讓中國去找英偉達談芯片進口的事情,但最後能不能賣,決定權在美國政府手裡。
    雖然沒把話說死,但顯然美國的立場已經有鬆動了,有可能會同意向中國出口尖端芯片(但不包括10月29日剛剛投產的英偉達Blackwell芯片)。
    這顯然是一個巨大勝利。
    現在中國AI產業如火如荼,但高性能芯片拿不到,國產的昇騰系列雖然也能用,產能卻一直不足。所以,不久後,中國會買一批高端芯片解燃眉之急,同時也不會放棄芯片的國產化進程。
    第四點和第五點分別是對美投資和結束俄烏戰爭的問題,這兩個問題,特朗普說的非常模稜兩可。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中國在2025年9月中美馬德里貿易談判中提出1萬億美元投資計劃,以換取美國解除對中企限制。而中國商務部的通稿中“美方在投資等領域作出積極承諾”的表述,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
    而特朗普的說法是,“通過這次會議,數千億、數萬億美元的資金湧入我國。”這些錢到底是說日韓的投資?還是說中國的投資?中國會投資多少錢?特朗普沒說,只能繼續觀察了。
    俄烏問題同樣模糊,特朗普的說法是“我們將共同努力,嘗試解決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朗普顯然沒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讓中國施壓俄羅斯停戰。否則以特朗普的性格,早就嚷嚷開了。
    當然,可能為了給自己找一點面子回來,特朗普還專門強調了,對中國關稅是47%。言外之意是對華關稅仍然很高,借此來顯示自己並沒有向中國讓步太多。
    這47%是咋來的呢?其實完全不靠譜,就是把自己第一次任期的關稅又給疊加上去了而已。
    特朗普第一任期給中國分四輪加了關稅,但都不是所有商品,而且一部分商品後來陸續進行了豁免,所以平均稅率大概是百分之十幾的樣子。但根據特朗普自己的算法,平均下來是27%,這樣加上今年的10%芬太尼關稅和10%基礎關稅,就是47%了,選擇這個數字,大概是為了致敬自己是第47任總統吧。
    好吧,隨便特朗普怎麼說,他高興就好,反正中國肯定是不會按這47%的關稅交的。
    對照中美的表述看下來,我們可以簡單總結一下:
    1.中國用進口大豆,換來了美國放鬆芯片管制。
    2.中國用進一步加強芬太尼前體的管制,換來了美國取消10%的芬太尼關稅。
    3.中國用暫停稀土長臂管轄,換來了美國暫停50%穿透規則。
    4.中美對等暫停港口稅。
    二、
    那麼,如何評價這次中美元首會晤成果呢?
    其實吧,中美元首能坐在一起會晤,本身就已經說明問題了。特朗普這個人吧,非常喜歡玩“王對王”,喜歡元首直接談,這樣他就能使用自己的各種談判技巧,來拿到正常談判拿不到的東西。
    可是中國呢?中國人習慣於開會研究、集體決策,喜歡讓下面人先談,下面人談好了,再讓領導出面拍板簽約。
    所以中方能去韓國和特朗普會晤,本身就說明,雙方在吉隆坡已經達成共識了,只不過要等雙方元首在談判時最終確認和官宣而已。
    這麼一看,與其字斟句酌地研究共識內容,不妨把眼光放長遠一點,看看談判中,在共識內容之外傳達出了什麼信息。
    首先,就是中國對中美關係和貿易戰的定調。
    請注意中國領導人的三段文字表述:
    1“中美關係在我們共同引領下,保持總體穩定。”
    2“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時而也會有摩擦,這很正常。”
    3“中美元首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
    看到了嗎?哪怕中美之間劍拔弩張,各個環節都進入了競爭態勢,但中國仍然給出了中美關係“總體穩定”的評價,而且把最近的貿易戰視為“摩擦”,而不是戰爭。這就向特朗普傳達出一個信息:中國無意和美國走向全面對抗。
    也正因為此,才要求特朗普發揮“掌舵”作用,不要被你手下的小人給帶偏了,破壞中美關係。
    這個信息顯然被特朗普注意到了而且也認可了,所以他才會說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伙伴”這句
    話。“伙伴”,相比拜登時期的“對手”乃至美國鷹派口中的“敵人”,已經好很多了。
    其次,中國關於國際問題的態度。
    中國領導人說:“當今世界還有很多難題,中國和美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攜手多辦一些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
    這話是啥意思?顯然,這是要向特朗普表明,中國和美國可以一起治理世界。
    而特朗普似乎也同意這個觀點,說:“兩國攜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特別是在中美會晤前一天,特朗普專門發了個文:G2 即將開會!
    G2是啥?簡單來說就是“兩國集團”,這個概念最初是2008年美國《外交》雜誌提出的,指中美兩國合作共同主導世界事務。當然,這個提法只是在學術圈流傳,並沒有進入實質性的兩國框架。
    但現在呢?特朗普親口說了G2,就很耐人尋味了。
    這不僅證明了美國承認了中國有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資格,而且似乎還在宣告:世界的新格局要來了,以前是五常治世界,現在是中美治世界了!
    第三,減少中美誤判。
    與以往中美元首會晤不太一樣的是,這次中國領導人在會晤中,專門介紹了十五五規劃,還強調說“中國的發展振興同特朗普總統要實現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是並行不悖的,中美兩國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
    跟特朗普介紹十五五幹啥?
    顯然,是為了讓特朗普清晰地了解十五五規劃的目標。
    咱們都記得“中國製造2025”引發了美國的極度焦慮,認為中國是要取代美國,所以才對中國瘋狂打壓。
    而現在呢?面對面向特朗普介紹五年規劃,就是讓特朗普了解中國的真正戰略意圖:中國人就想集中精力發展自己,讓老百姓都過上幸福生活,而不是要“挑戰誰、取代誰”。所以,你們美國人不要總抱着“迫害妄想症”來看中國,中國對取代美國真的沒興趣。
    不管特朗普信不信吧,起碼話是說到了。
    第四,就是台灣問題。
    在此次會晤之前,其實關於台灣問題有很多傳言。
    台灣方面希望特朗普當面勸說大陸承諾不對台動武,這樣“特朗普肯定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而《金融時報》則傳言說,中國要求特朗普明確表態反對台獨,而不是過去的“不支持台獨”。
    不過,這兩個傳言,一個都沒實現,中美雙方壓根都沒提台灣的事。
    說實話,這其實是個好事情。
    台灣本就屬於中國內政,和美國毫無關係,為什麼要和美國人談呢?
    美國過去一直用“台灣問題”作為一個籌碼,不高興了就炒作一下台灣問題,然後找中國換取好處。現在呢?中國壓根就不提台灣問題,美國也就沒有了要價的由頭,這樣挺好的。台灣問題是中國的事情,有中國的節奏,無論美國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法阻礙統一進程。
    所以,從這次中美元首會晤來看,中國應對美國的策略已經完全不同了。
    特朗普為啥願意心平氣和坐下來談,而不是像對日本、韓國、烏克蘭那樣頤指氣使?不就是中國的反擊真的打疼了美國嗎!
    特朗普之前一直覺得,只要禁運幾顆高端芯片,就能讓中國的先進製造業陷入癱瘓;只要逼產業回流美國,就能在成本和規模上與中國競爭;只要加點關稅,中國經濟就受不了,只能乖乖妥協。
    而他從來都沒想過,中國的反制之劍,也能真正讓美國感受到疼。
    中國已經用事實證明,中國完全可以對等對美國造成傷害,美國要想發展,靠威逼施壓是沒用的,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只能平等商談才行。
    而這,就是這次會晤反映出的中國的最大改變與進步。
    所以,雖然這次的會晤只是休戰而不是停戰,但中國已經證明了現有手段的有效性。那麼在下一步的中美博弈中,中國只會更加遊刃有餘。
    中美貿易戰休戰,背後藏着什麼? 2025年10月30日,舉世矚目的中美兩國元首會晤,在韓國釜山舉行,雙方達成了重要共識。緊接着,中國商務部發布了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成果。至此,2025年的中美貿易戰,迎來了1年的休戰期。 那麼,中美達成的共識是什麼?誰吃虧誰占便宜了?其背後又藏着怎樣的博弈呢? 一、 談成現在的結果,非常難得。 要知道,10月上中旬的時候,中美還在劍拔弩張,誰能想到,才過了十幾天,中美就休戰了? 那麼,中美到底談出了一個什麼共識,能讓雙方都偃旗息鼓了呢? 目前,無論是中方還是美方,都有一份信息量比較豐富的文本出來,雙方肯定會按照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對共識進行發布和解讀。 要想知道共識談出了什麼,必須把兩份文本對照起來看。 先看看中國,一共公布了三點。 第一點是美國取消10%所謂“芬太尼關稅”,24%對等關稅將繼續暫停一年。中方將相應調整針對美方上述關稅的反制措施。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我們需要詳細算一下今年中美貿易戰的加關稅情況。 目前,美國對華的關稅就是10%芬太尼(2月)+10%芬太尼(3月)+10%基礎關稅(4月)=30%。除此之外,4月份的24%的對等關稅,在5月的日內瓦會晤後,處於暫停階段。 而這次呢?不僅再次把24%關稅延期,而且取消了10%的芬太尼關稅,美國對華關稅變成了20%。 美國取消的這10%芬太尼關稅,大概率取消的是3月份的那次,因為3月份那次中國的反制措施是針對美國農產品的。 能逼美國人後退一步,難能可貴。 第二點是美國暫停50%穿透性規則一年,中國暫停實施10月9日公布的相關出口管制等措施一年。 顯然,這又是一次對等互換。 這裡面,請大家注意兩個點: 1.中國取消的是10月9日的稀土管制令,也就是稀土技術和稀土成分“長臂管轄”的管制令,而4月份那次出於“履行不擴散義務”目的稀土管制,不在取消之列。也就是說,美國要買中國稀土,還是要申請許可證的。 2.荷蘭強搶中國的安世半導體事件,其藉口就是美國的50%穿透性規則。但現在呢?50%穿透性規則停了,荷蘭這邊不就傻了嗎? 第三,中美互相暫停港口稅一年。 這一點沒啥可說的,中美港口吞吐量加起來占到了世界的50%,互相收港口費,足夠造成世界級的供應鏈危機了,適可而止,停止了這種互相放血的行為。 再看看美國方面的說法,在返回美國的飛機上,特朗普接受了記者採訪,涉及中國的內容,大概有五點。 第一點就是農產品貿易。用特朗普的話來說就是:“大量的、巨大的大豆和其他農產品將立即開始購買,立即開始。” 這完全可以理解,中國每年大豆缺口高達1億噸,缺口在那擺着,無論如何也是要買的。 今年我們停止進口大豆,目的就是拿捏美國,現在目的達到了,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也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恢復購買美國大豆,也有利於大豆來源多元化,免得巴西人壟斷市場,坐地起價。 第二點是芬太尼管控。 芬太尼問題一開始就是個偽命題,美國強加給中國的。 中國已經做了很多關於芬太尼的措施了,但美國人非要中國把芬太尼前體也納入管控範圍,必然影響中國正常利益。原因很簡單,聯合國麻醉品委員會認可的“芬太尼前體”,其實只有7種。但美國人認為所有能製造芬太尼的原材料都是“前體”。 那就複雜了,這些原材料大部分係普通化學品,有的用來生產退燒藥,有的用來生產染料,有的用來生產農藥,都是民生所需化學品。如果都按美國人要求的管了,能不能管住不說,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飯碗誰來解決? 在中方的勸說下,特朗普認識到了芬太尼前體管控的複雜性,所以特朗普說“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因為它被用於許多不同的原因,包括麻醉等。但中方會非常努力地解決這個問題。” 下一步,中美雙方肯定會進行進一步的磋商,先把什麼是“芬太尼前體”的定義搞清楚,再談管控的事情。 第三點是芯片問題。 特朗普說,“我們的確討論了芯片。他們將與英偉達和其他公司討論購買芯片。” 這話的意思,是讓中國去找英偉達談芯片進口的事情,但最後能不能賣,決定權在美國政府手裡。 雖然沒把話說死,但顯然美國的立場已經有鬆動了,有可能會同意向中國出口尖端芯片(但不包括10月29日剛剛投產的英偉達Blackwell芯片)。 這顯然是一個巨大勝利。 現在中國AI產業如火如荼,但高性能芯片拿不到,國產的昇騰系列雖然也能用,產能卻一直不足。所以,不久後,中國會買一批高端芯片解燃眉之急,同時也不會放棄芯片的國產化進程。 第四點和第五點分別是對美投資和結束俄烏戰爭的問題,這兩個問題,特朗普說的非常模稜兩可。 根據彭博社的報導,中國在2025年9月中美馬德里貿易談判中提出1萬億美元投資計劃,以換取美國解除對中企限制。而中國商務部的通稿中“美方在投資等領域作出積極承諾”的表述,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 而特朗普的說法是,“通過這次會議,數千億、數萬億美元的資金湧入我國。”這些錢到底是說日韓的投資?還是說中國的投資?中國會投資多少錢?特朗普沒說,只能繼續觀察了。 俄烏問題同樣模糊,特朗普的說法是“我們將共同努力,嘗試解決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從這個角度來看,特朗普顯然沒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讓中國施壓俄羅斯停戰。否則以特朗普的性格,早就嚷嚷開了。 當然,可能為了給自己找一點面子回來,特朗普還專門強調了,對中國關稅是47%。言外之意是對華關稅仍然很高,借此來顯示自己並沒有向中國讓步太多。 這47%是咋來的呢?其實完全不靠譜,就是把自己第一次任期的關稅又給疊加上去了而已。 特朗普第一任期給中國分四輪加了關稅,但都不是所有商品,而且一部分商品後來陸續進行了豁免,所以平均稅率大概是百分之十幾的樣子。但根據特朗普自己的算法,平均下來是27%,這樣加上今年的10%芬太尼關稅和10%基礎關稅,就是47%了,選擇這個數字,大概是為了致敬自己是第47任總統吧。 好吧,隨便特朗普怎麼說,他高興就好,反正中國肯定是不會按這47%的關稅交的。 對照中美的表述看下來,我們可以簡單總結一下: 1.中國用進口大豆,換來了美國放鬆芯片管制。 2.中國用進一步加強芬太尼前體的管制,換來了美國取消10%的芬太尼關稅。 3.中國用暫停稀土長臂管轄,換來了美國暫停50%穿透規則。 4.中美對等暫停港口稅。 二、 那麼,如何評價這次中美元首會晤成果呢? 其實吧,中美元首能坐在一起會晤,本身就已經說明問題了。特朗普這個人吧,非常喜歡玩“王對王”,喜歡元首直接談,這樣他就能使用自己的各種談判技巧,來拿到正常談判拿不到的東西。 可是中國呢?中國人習慣於開會研究、集體決策,喜歡讓下面人先談,下面人談好了,再讓領導出面拍板簽約。 所以中方能去韓國和特朗普會晤,本身就說明,雙方在吉隆坡已經達成共識了,只不過要等雙方元首在談判時最終確認和官宣而已。 這麼一看,與其字斟句酌地研究共識內容,不妨把眼光放長遠一點,看看談判中,在共識內容之外傳達出了什麼信息。 首先,就是中國對中美關係和貿易戰的定調。 請注意中國領導人的三段文字表述: 1“中美關係在我們共同引領下,保持總體穩定。” 2“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時而也會有摩擦,這很正常。” 3“中美元首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係這艘大船平穩前行。” 看到了嗎?哪怕中美之間劍拔弩張,各個環節都進入了競爭態勢,但中國仍然給出了中美關係“總體穩定”的評價,而且把最近的貿易戰視為“摩擦”,而不是戰爭。這就向特朗普傳達出一個信息:中國無意和美國走向全面對抗。 也正因為此,才要求特朗普發揮“掌舵”作用,不要被你手下的小人給帶偏了,破壞中美關係。 這個信息顯然被特朗普注意到了而且也認可了,所以他才會說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伙伴”這句 話。“伙伴”,相比拜登時期的“對手”乃至美國鷹派口中的“敵人”,已經好很多了。 其次,中國關於國際問題的態度。 中國領導人說:“當今世界還有很多難題,中國和美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攜手多辦一些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 這話是啥意思?顯然,這是要向特朗普表明,中國和美國可以一起治理世界。 而特朗普似乎也同意這個觀點,說:“兩國攜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特別是在中美會晤前一天,特朗普專門發了個文:G2 即將開會! G2是啥?簡單來說就是“兩國集團”,這個概念最初是2008年美國《外交》雜誌提出的,指中美兩國合作共同主導世界事務。當然,這個提法只是在學術圈流傳,並沒有進入實質性的兩國框架。 但現在呢?特朗普親口說了G2,就很耐人尋味了。 這不僅證明了美國承認了中國有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資格,而且似乎還在宣告:世界的新格局要來了,以前是五常治世界,現在是中美治世界了! 第三,減少中美誤判。 與以往中美元首會晤不太一樣的是,這次中國領導人在會晤中,專門介紹了十五五規劃,還強調說“中國的發展振興同特朗普總統要實現的‘讓美國再次偉大’是並行不悖的,中美兩國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 跟特朗普介紹十五五幹啥? 顯然,是為了讓特朗普清晰地了解十五五規劃的目標。 咱們都記得“中國製造2025”引發了美國的極度焦慮,認為中國是要取代美國,所以才對中國瘋狂打壓。 而現在呢?面對面向特朗普介紹五年規劃,就是讓特朗普了解中國的真正戰略意圖:中國人就想集中精力發展自己,讓老百姓都過上幸福生活,而不是要“挑戰誰、取代誰”。所以,你們美國人不要總抱着“迫害妄想症”來看中國,中國對取代美國真的沒興趣。 不管特朗普信不信吧,起碼話是說到了。 第四,就是台灣問題。 在此次會晤之前,其實關於台灣問題有很多傳言。 台灣方面希望特朗普當面勸說大陸承諾不對台動武,這樣“特朗普肯定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而《金融時報》則傳言說,中國要求特朗普明確表態反對台獨,而不是過去的“不支持台獨”。 不過,這兩個傳言,一個都沒實現,中美雙方壓根都沒提台灣的事。 說實話,這其實是個好事情。 台灣本就屬於中國內政,和美國毫無關係,為什麼要和美國人談呢? 美國過去一直用“台灣問題”作為一個籌碼,不高興了就炒作一下台灣問題,然後找中國換取好處。現在呢?中國壓根就不提台灣問題,美國也就沒有了要價的由頭,這樣挺好的。台灣問題是中國的事情,有中國的節奏,無論美國說什麼,做什麼,都無法阻礙統一進程。 所以,從這次中美元首會晤來看,中國應對美國的策略已經完全不同了。 特朗普為啥願意心平氣和坐下來談,而不是像對日本、韓國、烏克蘭那樣頤指氣使?不就是中國的反擊真的打疼了美國嗎! 特朗普之前一直覺得,只要禁運幾顆高端芯片,就能讓中國的先進製造業陷入癱瘓;只要逼產業回流美國,就能在成本和規模上與中國競爭;只要加點關稅,中國經濟就受不了,只能乖乖妥協。 而他從來都沒想過,中國的反制之劍,也能真正讓美國感受到疼。 中國已經用事實證明,中國完全可以對等對美國造成傷害,美國要想發展,靠威逼施壓是沒用的,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只能平等商談才行。 而這,就是這次會晤反映出的中國的最大改變與進步。 所以,雖然這次的會晤只是休戰而不是停戰,但中國已經證明了現有手段的有效性。那麼在下一步的中美博弈中,中國只會更加遊刃有餘。
    0 Comments·1 Shares·14K Views·0 Reviews
  • 民進黨:絕對不接收美國施壓的55分台積電

    民進黨:是100%都過去美國,是全產業鏈!
    民進黨:絕對不接收美國施壓的55分台積電 民進黨:是100%都過去美國,是全產業鏈!
    0 Comments·0 Shares·3K Views·0 Reviews
  • 李秋水:問題不是「誰擁有稀土」,而是「誰能定義純度」。
    稀土的價值,不在礦脈,而在工業標準的掌控權。
    中國之所以可怕,不是因為有礦,而是因為能在冶金熱力學與化工閉環中「穩定地、持續地」把氧化物轉化為戰略材料。
    先談結構:
    稀土供應鏈可分為三段——開採、分離精煉、應用加工。
    開採只是地質行為;真正的技術與資本密度在中游。
    氧化物的純度要求到 ppm 級,這代表溶劑萃取系統必須在數百段連續操作中保持穩定相界、控制雜質分佈與溫度曲線。
    這不是「投資」能買到的能力,而是長期的 know-how 積累。
    再看數據:
    中國在稀土開採約佔全球 60%,但在分離精煉端的產能與良率控制,長期維持全球 85–90%。
    下游磁材(NdFeB)與相關合金加工更達九成。
    這代表不論美國、澳洲、歐洲如何「去中化」,都必須回到中國體系銜接。
    Mountain Pass 的礦能挖,卻仍需送往亞洲冶煉;
    Lynas 雖在馬來西亞建廠,仍受環評與技術瓶頸困擾。
    這些不是供應鏈延遲,而是系統性依賴。
    所謂「去中化」的最大謬誤,就是假設冶金體系可以模組化遷移。
    事實上,每一條分離線都是化學條件與地區水質、能源、氣候的特定函數,其中的操作窗口(operation window)是經過數以千計實驗迭代得出的區域性數據。
    中國的優勢是工業容忍度——污染、能耗、風險。這三樣厲害到就算阿三都不想玩。沒有這個社會結構,就沒有這條產線。
    技術面再往下:
    稀土分離主要依賴溶劑萃取(solvent extraction)與離子交換(ion exchange)工藝。
    前者的段數設計與反饋控制需要經年累月的經驗修正,任何外部移植都會遭遇非線性放大問題(scale-up nonlinearity),導致雜質超標或萃取效率下降。
    換句話說,這是化學冶金的「黑箱技術」,不是文件能轉移的知識。
    再論戰略層面:
    中國的出口管制不是單純的貿易工具,而是「技術層面的制度性防火牆」。
    自 2023 年起,包含稀土分離、冶煉、磁體生產技術在內的 know-how 已被明列出口許可條件。
    到 2025 年,更延伸至生產設備與軟體模型。
    這意味著即使其他國家開發出替代礦源,仍無法複製工業級操作條件。
    三普的誤判在於低估了「連續運轉」的戰略含義。
    稀土供應鏈不是產能比賽,而是時間序列的穩定性比賽。
    中斷任何一段,從萃取塔到焙燒爐的熱平衡就會崩潰。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可以用一條行政命令改變全球電動車與風電馬達的交期。
    學術層面的結論:
    稀土壟斷的本質是「產業常數」的壟斷——
    中國掌握的是穩態運轉所需的動力學參數、經驗模型與社會容忍結構。
    這不是礦業問題,而是冶金學、化學工程與制度設計的綜合體。
    當西方還在談 ESG,中國早已把污染外部性轉化為國家級的技術內生力。
    所以別再說「稀土不稀有」。
    稀的是能連續煉三十年、不倒爐、不罷工、還能在酸霧裡維持良率九成的文明體系。這不是礦戰,是系統戰。
    而中國的體系,已經從地底滲進了全球的製造骨架。這就是所謂的刨水肥都能出頭天。話說美粒果高高在上,回頭刨糞?你當真?
    李秋水:問題不是「誰擁有稀土」,而是「誰能定義純度」。 稀土的價值,不在礦脈,而在工業標準的掌控權。 中國之所以可怕,不是因為有礦,而是因為能在冶金熱力學與化工閉環中「穩定地、持續地」把氧化物轉化為戰略材料。 先談結構: 稀土供應鏈可分為三段——開採、分離精煉、應用加工。 開採只是地質行為;真正的技術與資本密度在中游。 氧化物的純度要求到 ppm 級,這代表溶劑萃取系統必須在數百段連續操作中保持穩定相界、控制雜質分佈與溫度曲線。 這不是「投資」能買到的能力,而是長期的 know-how 積累。 再看數據: 中國在稀土開採約佔全球 60%,但在分離精煉端的產能與良率控制,長期維持全球 85–90%。 下游磁材(NdFeB)與相關合金加工更達九成。 這代表不論美國、澳洲、歐洲如何「去中化」,都必須回到中國體系銜接。 Mountain Pass 的礦能挖,卻仍需送往亞洲冶煉; Lynas 雖在馬來西亞建廠,仍受環評與技術瓶頸困擾。 這些不是供應鏈延遲,而是系統性依賴。 所謂「去中化」的最大謬誤,就是假設冶金體系可以模組化遷移。 事實上,每一條分離線都是化學條件與地區水質、能源、氣候的特定函數,其中的操作窗口(operation window)是經過數以千計實驗迭代得出的區域性數據。 中國的優勢是工業容忍度——污染、能耗、風險。這三樣厲害到就算阿三都不想玩。沒有這個社會結構,就沒有這條產線。 技術面再往下: 稀土分離主要依賴溶劑萃取(solvent extraction)與離子交換(ion exchange)工藝。 前者的段數設計與反饋控制需要經年累月的經驗修正,任何外部移植都會遭遇非線性放大問題(scale-up nonlinearity),導致雜質超標或萃取效率下降。 換句話說,這是化學冶金的「黑箱技術」,不是文件能轉移的知識。 再論戰略層面: 中國的出口管制不是單純的貿易工具,而是「技術層面的制度性防火牆」。 自 2023 年起,包含稀土分離、冶煉、磁體生產技術在內的 know-how 已被明列出口許可條件。 到 2025 年,更延伸至生產設備與軟體模型。 這意味著即使其他國家開發出替代礦源,仍無法複製工業級操作條件。 三普的誤判在於低估了「連續運轉」的戰略含義。 稀土供應鏈不是產能比賽,而是時間序列的穩定性比賽。 中斷任何一段,從萃取塔到焙燒爐的熱平衡就會崩潰。 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可以用一條行政命令改變全球電動車與風電馬達的交期。 學術層面的結論: 稀土壟斷的本質是「產業常數」的壟斷—— 中國掌握的是穩態運轉所需的動力學參數、經驗模型與社會容忍結構。 這不是礦業問題,而是冶金學、化學工程與制度設計的綜合體。 當西方還在談 ESG,中國早已把污染外部性轉化為國家級的技術內生力。 所以別再說「稀土不稀有」。 稀的是能連續煉三十年、不倒爐、不罷工、還能在酸霧裡維持良率九成的文明體系。這不是礦戰,是系統戰。 而中國的體系,已經從地底滲進了全球的製造骨架。這就是所謂的刨水肥都能出頭天。話說美粒果高高在上,回頭刨糞?你當真?
    0 Comments·0 Shares·4K Views·0 Reviews
  • 果如預期,鄭麗文打敗郝龍斌。
    贏得國民黨主席。
    鄭麗文勝選的最大助選員是誰?
    毫無疑問,就是趙少康。
    趙少康的自以為是。
    自認高人一等的權貴姿態。
    還硬指「中共介選國民黨主席」。
    給民進黨遞了槍送了刀。
    今天晚上,民進黨已在大呼小叫。
    指鄭麗文是中共的傀儡。
    要國安單位介入調查。
    這都是趙少康惹的禍。
    綜合來說,鄭麗文成為黨主席後。
    有三種人仍會扯她後腿:
    一是既得利益的權貴。
    二是與民進黨暗通款曲的內鬼。
    三是受美國人指揮的親美份子。
    所以改革不是請客吃飯。
    改革是很艱難的。
    能不能改革成功。
    就看鄭麗文的竟志、決心、能力和魄力了。
    果如預期,鄭麗文打敗郝龍斌。 贏得國民黨主席。 鄭麗文勝選的最大助選員是誰? 毫無疑問,就是趙少康。 趙少康的自以為是。 自認高人一等的權貴姿態。 還硬指「中共介選國民黨主席」。 給民進黨遞了槍送了刀。 今天晚上,民進黨已在大呼小叫。 指鄭麗文是中共的傀儡。 要國安單位介入調查。 這都是趙少康惹的禍。 綜合來說,鄭麗文成為黨主席後。 有三種人仍會扯她後腿: 一是既得利益的權貴。 二是與民進黨暗通款曲的內鬼。 三是受美國人指揮的親美份子。 所以改革不是請客吃飯。 改革是很艱難的。 能不能改革成功。 就看鄭麗文的竟志、決心、能力和魄力了。
    0 Comments·0 Shares·2K Views·0 Reviews
  • 我去 這思路 那我們不買美國大豆不是幫美國減少砍翻麻煩嗎?
    我去 這思路 那我們不買美國大豆不是幫美國減少砍翻麻煩嗎?
    0 Comments·0 Shares·1K Views·0 Reviews
  • 這世界每一個國家
    被川普操作的變成
    你不親美就必須親中
    選擇親美的人
    應該不是每一個人
    都贊同半導體55分
    除非你是美國CIA
    選擇親中的人
    應該也不是每一個人
    都想成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
    除了那一些混不下
    台灣社會邊緣人
    或者已經在大陸
    賺大錢發大財的人
    我選擇親中不親美
    是因為親中對基層百姓好
    我不希望國民黨
    是美國扶持的另一個
    蕭美琴沈柏洋們的政黨
    只是名稱不一樣而已
    我希望人民百姓過得好
    不只是權貴們過得好
    這世界每一個國家 被川普操作的變成 你不親美就必須親中 選擇親美的人 應該不是每一個人 都贊同半導體55分 除非你是美國CIA 選擇親中的人 應該也不是每一個人 都想成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 除了那一些混不下 台灣社會邊緣人 或者已經在大陸 賺大錢發大財的人 我選擇親中不親美 是因為親中對基層百姓好 我不希望國民黨 是美國扶持的另一個 蕭美琴沈柏洋們的政黨 只是名稱不一樣而已 我希望人民百姓過得好 不只是權貴們過得好
    0 Comments·0 Shares·3K Views·0 Reviews
More Results
Upgrade to Pro
Choose the Plan That's Right for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