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郑乐欢】
六月的蝉鸣声中,1335万考生结束了人生大考。当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全国各地的考场涌出年轻的身影——有人欢呼雀跃,有人沉默不语,更多人脸上带着复杂的茫然。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自2018年以来高考报名人数首次下降,比2024年减少了7万人。
在观察者网“青年·观”专题对话中,某市高三(1)班的七位应届毕业生敞开心扉,他们的经历映照出中国学子最真实的成长轨迹与心路历程。
高中三年的酸甜苦辣,经历过的人都深有体会。李帅(化名)用“压力与快乐并行”来概括这段时光。作为班长的他,对高三下学期的松懈耿耿于怀:“如果当时能坚持学下去,成绩或许会更好。”
高考是一场持久战,其中,心态至关重要。然而,不少同学在对话中坦言:相比学习压力,学习意义的缺失与人生方向的迷茫,反而成了更大的阻碍。源源(化名)直到填志愿时才意识到自己处于“不知道喜欢什么专业、想干什么行业”的真空状态;志今(化名)坦言整个高中阶段“感觉不到内驱力,干什么都是差不多就行”;文凯(化名)的态度则更为疏离,对心仪大学和专业表现得“无所谓”。这种目标感的缺失,成为比学业压力更沉重的精神负担。
高考结束,战斗看似落幕,实则开启了新一轮挑战。许多同学向观察者网表示,在期待大学生活的同时,已开始忧虑四年后的就业和考研。他们普遍认为,“现在本科太普遍了,最重要的还是四年后的考研”,“本科学历难找理想稳定的工作”。这些担忧并非空穴来风:2024年高考录取率已降至79.65%,创近八年新低。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时代,学历通胀问题早已传导至就业市场,考研竞争也已日趋激烈。
面对专业选择,学生们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开心(化名)报考了医学相关专业,希望未来进入大健康行业。她认为,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的发展空间将不断扩大。小冉(化名)则经过精打细算,排除了“理科、工科和医学”,最终选择了财务管理,她看重的正是其“人工智能的难替代性”。当然,对于未来,迷茫和焦虑仍是大多数同学共有的底色。
这些困惑与选择,共同构成了中国教育转型期的生动注脚。“该玩玩,该学学,不留遗憾就好”——这是高三(1)班学长学姐留给学弟学妹的寄语,也是对所有即将迈入人生新阶段的准大一新生的真挚建议。高考的结束,意味着新的开始。无论如何,关于青春压力、成长遗憾与未来憧憬的故事,仍将在每一代年轻人身上延续。
以下,为观察者网与高三(1)班七位同学(均为化名)的对话内容实录整理:
观察者网: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或一句话来形容你的高中三年,你会说什么?
李帅:一个词是“精彩”,一句话就是“压力与快乐并行”。高一高二过得快,高三学业和人际上压力都大,但快乐也是同时存在的。
文凯:关键词是“风雨交加”。经历了很多事、很多人,收获了很多友情。虽然学习上没太努力,但一路走来也比较艰辛。一句话总结就是“非常充实,收获满满”。
志今:我觉得是“成长”吧。高中三年让我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是知识上,还有为人处事、性格方面,我感觉自己比以前更加坚韧了。
小冉:高中三年是“充满压力的,同时也伴随着愉快和放松”的一个阶段。压力主要来自学业,愉快放松则来自同学情谊,同学间的帮助让人感到温暖,学业压力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开心:我觉得高中三年是“辛苦并快乐着”的。我是高二才转学过来的,学业压力当然是非常大,尤其是高三的时候,但和同学们相处得非常愉快开心。
源源:高三紧张难免,但这三年结交了很多朋友,也遇到了不少困难,不过老师和同学都会帮助我,感觉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说实话最后几天特别舍不得,三年高中生活可以说是喜悦夹杂着泪水。
晓东:现在回头来看,感觉这三年是“平淡但很美好的”。高考结束以后,我们从高压的学习生活中释放出来,所以现在想想高中生活,当时经历的困难已经有点淡化了,更多想到的还是美好的一面,洋溢着青春活力。高中三年说快不快,说慢不慢,过后回想还是很美好。
观察者网:高中阶段你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是如何克服的?
李帅:最大挑战是学科成绩,尤其高二的数学和物理,我学得不太好。是实话,我作为班干部,成绩不好一度让我很自卑,觉得无法带领大家。最难受的一次是晚自习后我独自在教室哭了,幸好有两位朋友陪着我走回宿舍,蔡同学不善表达,但一直默默陪伴着我,谢同学比较会安慰,也一直开导我,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情绪才逐渐平复。所以我觉得,友情是高中三年我最大的收获。
文凯:我觉得高中三年没什么太大困难,最大的挑战可能就是“作业永远写不完”。我基本没一天能写完作业,总被老师追着要。因为我性格比较开朗,不太在意这些,所以基本没太大困难。
志今:我觉得最大的困难是迷茫,因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嘛,感觉不到内驱力。干什么事都是“差不多就行”,但现在回头看是有点后悔的。
小冉:我是班级里的中等生,高二时学习还不错,但高三跟不上了,所以当时心里有落差。想使劲学但效果不好,心理压力很大。但高考后觉得结果还算不错,没有辜负自己当时的努力。
开心:最大挑战还是成绩吧,有段时间我非常努力地学习,但成绩一直上不去,所以感到非常焦虑和无力。后来还是在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才终于有了一点进步。
源源:说实话,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自己未来的目标是什么,我是在高三才发现这个问题的。以前只是埋头学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想干什么行业,到现在填完志愿我依然很迷茫。我觉得,高中三年挖掘兴趣很重要。比起学习压力,与我而言,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影响更大,因为看不到未来出路,一度觉得学习没意义,不知道坚持的意义何在。
晓东:高中三年感觉没什么大事,但有一些小困难。非要说的话,就是高三下学期二模那段时间成绩不太好,主要是数学成绩下滑厉害,有点焦虑。后来及时调整了心态,虽然最终数学成绩还是不理想,但比当时有进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