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尚儒客栈,作者:开心爹,头图来自:AI生成
战斗故事,不一定是真的
小时候,我喜欢听人讲战斗故事,尤其是解放军叔叔讲自己的战斗故事。
那时候有不少打仗的电影,男孩子嘛,特别喜欢看那些激烈的战斗场面,看得是惊心动魄、热血沸腾。
那时候还有很多文学作品,抢渡大渡河的凶险、松骨峰战斗的壮烈、高山下花环的凄美,对战斗细节的描述给我们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作为在北京长大的70后,有不少得天独厚的条件,比如同学的父辈祖辈里有不少曾是军人,有的甚至是长征干部,所以有机会去同学家听他们讲战斗故事。
有的人能把战斗故事讲得绘声绘色,这些电影里可没出现过,我们一帮孩子听得如醉如痴,满眼都是崇拜和渴望。
中学时搬到父亲单位的房子,邻居里有一位亲身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领导,还立过功的,我就缠着他给我讲战斗故事。
他说他是汽车兵,往前线送物资,向后方运伤员,过程就是不断被炸。他讲的就是如何想办法降低损失,怎么闪转腾挪躲开飞机炸弹。我听着觉得好没劲,这么窝囊,还叫打仗,还能算英雄?
等长大懂事之后,我才明白,这个叔叔讲的是他的真实经历,真正的战斗故事,他是真正的参战者。
而以前那些听起来让人兴奋的战斗片段,讲给我们听的人反而只是道听途说,不但是自己加工的,甚至还有杜撰的,并不一定真实。
如今,我们在讲自己的“战斗故事”
弹指一挥间,四十多年过去了。
恍惚之间,我如今也成了讲战斗故事的人。
无论是在移动还是在华为,我亲身经历过不少重要事件;在业界深耕的这三十多年,恰恰是数字化产业迅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看到的听到的情况就更多了。
现在作为咨询顾问,经常有机会和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经历与经验,尤其是向年轻人介绍成功的案例,以及对失败的分析和总结。
最初的时候,听众们兴致勃勃,我也讲得津津有味,无论是自己独立的研究还是与从业人士的互动,都是我不断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同时能帮助对方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共同探索前行,其乐融融。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技术和产业的进步,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经历过的那些事情是不可复制的,我总结的那些经验和教训未必适用于当下的产业环境和市场状况。
所以越到后来,我的分享变得越谨慎,态度也越来越谦卑。
另一方面,我看到越来越多好为人师的中老年人,说这个不对,看那个不顺眼,张口闭口就是当年如何如何,曾经怎样怎样,浓郁的爹味让我都觉得难受,更何况年轻同志。
而且,其中不少故事并不是讲述者亲身经历,而是道听途说的东西,自娱自乐也就罢了,别误人子弟。
战斗故事再精彩,如果在当下没有了价值,即便不是错的,不也是讲了个寂寞?
更何况世易时移,很多内外部环境已变得面目全非。我们眼中的“应该”,并不见得合理;而所谓的“对错”,真如我们判断的那样?
新时代的事,要按照新的模式做
小时候喜欢听的战斗故事,大都是在困难条件下,借助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以弱胜强反败为胜,关注微观,在意情绪价值。
成年之后,我喜欢看的军事素材,是战略布局、战役准备、佯动穿插、随机应变,关注的是宏观,思维也更加理性。
如今的军事话题,讲的是无人化、智能化、超视距作战,关注点是装备的先进性和体系化;解放军的意志力,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素养,主要体现在救灾时的军民鱼水情。
类似的,我们年轻时的吃苦耐劳、厚积薄发、艰苦创业等等,这些经验并不适合现在。
我曾经在《请给90后多一些宽容》一文中写过,50后是自力更生,60后是洋为中用,70后是奋起直追,80后开创新世界,而90后则是平视世界的第一代人。
如今,我身边不少60后和70后都乐于向后辈传授经验,而聪明睿智的00后们也愿意聆听学习,像极了当年围着解放军叔叔听战斗故事的场景。
60后和70后的成功得益于改革开放伊始,国内庞大的市场空间、与西方世界巨大的落差、体制机制天翻地覆般的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产业机遇超多却又难以复制。
即便这些是亲历者讲述的真实历程,但是不是要考虑下时效性的问题?
我们的成功经验就像在火力不足时代的战斗故事,身负重伤仍与敌军拼个刺刀见红。故事虽然精彩,但对于如今的无人机飞手、电子战操作员来说,对作战的帮助和价值不大的。
换个说法,就是我们的经验和故事过了保质期,不能再称之为最佳实践,甚至谈不上优秀。
把自己的经历,成长或者创业的故事讲给00后听,讲的人津津乐道,自我感觉很好;听的人开始还给面子,但时间久了,就容易引起反感:你的观点未必正确,面对的困难和问题也不一样,人家有好多正经事要做,没那么多功夫哄你老人家。
十多年前,我曾经写过写给运营商年轻员工的信,分享我初入职场时的经历,当年颇受好评。前两年,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刚工作,让我这位成功人士给孩子讲讲如何适应职场,于是我就把自己的经历讲给他,还提了些建议。
很快我感受到了孩子眼中那礼貌但又不认同的表情,尝试着和他沟通互动后,他向我袒露了一些观点,核心意思就是,他所在的这家公司是民企上市科技公司,职场氛围、评价体系和沟通模式和国企完全不一样,而他准备用更为现代的方式融入公司。
我觉得他的话有道理,于是和他家长说,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逻辑,不妨让他试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
如今,这孩子是他们公司的优秀人才,与公司一起快速成长着。
可能有人会说:也有喜欢听战斗故事的00后啊。
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我觉得,即将上战场的年轻战士们,除了听可以磨炼意志品质的战斗故事,更主要的还是要学习和掌握新式武器的操作,熟悉体系化作战的动作与配合,思考在新时代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争取最终的胜利。
反之,如果沉溺于老一代的战斗故事,照搬曾经的经验和习惯,固守传统的技战术体系,在残酷的战场上笃信已过保质期的东西,一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至于我们这些有故事的老人,管住自己的嘴,少给年轻人添乱;迈开自己的腿,多在新环境下实践,给新一代展示新的故事,用新的成功证明自己宝刀不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尚儒客栈,作者:开心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