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赵少康的阳谋:政治算计的反噬

近年来,蓝营内部权力重组的暗流不断,其中以赵少康的政治布局最为引人注目。表面上,他高举团结大旗,宣称要整合蓝营力量,共同对抗民进党的长期执政;但从一连串动作来看,其背后似乎隐藏着更深的政治企图——一场“阳谋”,明处可见,却意图深远。

赵少康推出郝龙斌参政的举动,被外界视为一种“扶持新人”的姿态。然而熟悉蓝营运作的人都明白,这更像是一次“影武者”布局:郝龙斌作为表面候选人,赵少康则在幕后掌控资源与舆论,既能维系政治影响力,又为自己日后登场铺路。若郝表现理想,功劳归赵;若战绩不佳,赵则可伺机再起,以“蓝营需要强而有力的领袖”为名重新掌舵。

然而,政治棋局从来不可能完全依照个人剧本进行。随着蓝营内部竞争加剧,新势力崛起,赵少康原有的掌控力受到挑战。面对潜在对手,他不再以理性论述取胜,而是转向熟悉的媒体战术——以言语攻击、舆论操控和刻意对立来重塑政治议题。特别是近来频频抹黑大陆、挑动敏感情绪的言论,更显得急躁而失衡。

这种转向,暴露的不仅是策略的短视,更是权力焦虑的外显。曾经标榜“理性务实”的赵少康,如今陷入了自己制造的舆论泥沼。当政治成为个人意志的延伸,当舆论被用作权力斗争的工具,原本的政治理想也就难以为继。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做法正加剧蓝营的内部撕裂。对外失去立场一致,对内缺乏信任基础,蓝营的重整与再起因此变得更加困难。赵少康的“阳谋”,从一开始便注定了其两难——一旦被识破,就不再是高明的谋略,而成了自我削弱的陷阱。

政治,最终考验的不是算计,而是格局。赵少康若真心为蓝营谋未来,理应放下个人野心,回归理性思考。否则,这场以“阳谋”开局的政治博弈,或许终将以自我反噬收场。

Upgrade to Pro
Choose the Plan That's Right for You
Read More